報導者The Reporter
@twreporter
Mon, Jul 7, 2025 5:32 AM
70
46
專題報導【在急診室只能搶救到底?如何在生命盡頭獲得安寧,是醫護與家屬共同面對的課題】
急診中如何「安寧」:老化台灣須提早開始的對話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醫院永不打烊的急診,是搶救生命之地。然而在搶救過後,病人怎麼活、怎麼死,卻常常在早已超載的醫療現場中被忽略。
隨著高齡者激增、慢性病與多重共病成為常態,面對必然下滑的病程,如果硬是救活,往往只是「在澆一朵枯萎的花」──延續下來的可能不是生活,而是長年臥病、往返醫院的痛苦人生;如果搶救失敗,在急診室那擁擠、吵雜又混亂的環境中,病人可能在慌亂中離世,家屬也往往來不及好好告別,留下永久的心理創傷。
因此,急診中的安寧,是另一種選擇。
(→ܫ←)
@morries
Mon, Jul 7, 2025 5:47 AM
需要的是安樂死。不是安寧
赤いⓘⓝ台湾ですت
@enom5164312
Mon, Jul 7, 2025 7:02 AM
(→ܫ←)
: 可見你不懂安寧。
載入新的回覆
醫院永不打烊的急診,是搶救生命之地。然而在搶救過後,病人怎麼活、怎麼死,卻常常在早已超載的醫療現場中被忽略。
隨著高齡者激增、慢性病與多重共病成為常態,面對必然下滑的病程,如果硬是救活,往往只是「在澆一朵枯萎的花」──延續下來的可能不是生活,而是長年臥病、往返醫院的痛苦人生;如果搶救失敗,在急診室那擁擠、吵雜又混亂的環境中,病人可能在慌亂中離世,家屬也往往來不及好好告別,留下永久的心理創傷。
因此,急診中的安寧,是另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