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eraliao
每年7、8月為颱風季節,除了防災外,颱風來襲帶來的強風暴雨,也容易使土壤中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更容易傳播,每每在颱風後疾管署也曾多次提醒,可能透過吸入、食入受汙染的塵土或水而受感染,也因大部分症狀不明顯,常被忽略為感冒,要留意發燒、頭痛及胸痛、咳血等症狀,盡速就醫。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類鼻疽之致病菌為類鼻疽桿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屬假單孢菌屬革蘭氏陰性桿菌;通常發病的個案,其皮膚多有擦傷、撕裂傷或燒傷傷口,並接觸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
疾管署指出,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但也可經由吸入受污染的塵土、土壤或水滴感染;而颱風後疫情常為吸入性感染,大多在颱風後一個月內,會出現確診個案。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