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
灯火
我一直很好奇歐洲流行音樂對日本20世紀中葉流行音樂有多少影響
灯火
百万本のバラ 加藤登紀子
最容易當例子的應該是這首,這旋律怎麼聽都昭和感滿載,但他其實是拉脫維亞流行歌(後來的俄語翻唱更有名)的翻唱
- Aija Kukule - Dāvāja Māriņa.[Original.VOB].VOB
灯火
夢見るシャンソン人形 Poupée de cire, poupée de son
看這份清單才想起來,這首當例子應該更好
很多人都指出過,後來的這首歌跟他很像:
山ねずみロッキーチャックOP・ED主題歌 (1973年) [HD!!]
灯火
不過這也不是戰後才發生的,法國的香頌音樂在戰前就已經開始影響日本流行歌謠了,只是50-60年代在日本的流行更明顯而已
灯火
ヨーロッパ生まれの音楽は日本人に聴きやすい? – HORLOGERIE(オルロジュリー)
這位寫手提出另個有趣的問題,60年代法國流行音樂(Yé-yé girls之一的France Gall)被製作人硬是冠上了對「少女性」的病態追求,是否影響了70年代山口百惠的偶像形象塑造?
灯火
如果要細究起來可能會更複雜,法國的香頌音樂本來是歌詞重於旋律的,才有那種娓娓道來的訴說感
愛の讃歌 エディット・ピアフ
Hymne à l'amour 愛の讃歌 1974〜越路吹雪
但60年代的Yé-yée音樂,已經受到披頭四等英美的Rock潮流影響,節拍固定且存在感更強,是往旋律裡面塞詞

也就是說,如果要比較60年代的歐洲少女偶像=Yé-yé girls(如France Gall、Françoise Hardy)跟70年代的日本少女偶像=山口百惠在音樂上的相似度,可能在背後始終存在的英美搖滾樂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Françoise Hardy - Le Temps de l'Amour
山口百恵 青い果実
灯火
『イエイエ(Yé-yé)って何?(その3)#シャンソン』
這位寫手則提到,70年代的荒井由実(松任谷由実)、桑田佳祐、山下達郎等ニューミュジック的音樂人,已經完全是寫西洋音樂的旋律,再填日文歌詞了,甚至使得他們的歌詞唱起來往往是有些「彆扭」的
像是松任谷由実的出道曲「ひこうき雲」的第一句就很明顯
松任谷由実 - ひこうき雲 (Yumi Arai The Concert with old Friend...
灯火
雖然有點跑題,但最近的日本流行音樂的話,Ado已經正式將「不把日文當日文唱」提升成一種黃金定律了
【Ado】 唱
雖然聽起來像是隨性亂唱,但Ado本人是有非常仔細研究過這首歌的歌詞每個細節該如何發音的
【難易度SSS】 Adoさんご本人に『唱』の歌い方を教えてもらいまSHOW。【ユニバーサル・スタジオ・ジ...
而且「唱」這首歌最有趣是,Giga本人原本Demo版本中的隨興哼唱,許多元素都被後來的歌詞加以挪用,「轉譯」成日文
show_demo_221229.wav #唱
灯火
回到60年代的歐洲歌謠,我覺得跟日本昭和歌謠曲之間共通的,好像是某種對小調、對半音進行的迷戀?讓旋律特別有種曖昧不明的氛圍感,以及最後一句的和弦好像會故意用個比較不明朗的終止?我不懂音樂所以也無法說得明白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