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Wed, Jun 18, 2025 3:50 PM
Wed, Jun 18, 2025 3:53 PM
3
自殺隔14年重回國人十大死因 醫揭兒少三大危險族群須注意 | 聯合新聞網
兒少中毒占比增 0至5歲意外多、12至17歲蓄意近7成 | 生活 | 中央社 CNA
「兒童與青少年中毒事件占比不僅逐年上升,更呈現『雙峰現象』,0至5歲以意外為主,在12至17歲個案,約7成是蓄意為之。醫師今天提醒,避免藥物取得過於容易是防治關鍵之一。
台北榮民總醫院舉行『兒童中毒與青少年自殺防治研討會』,台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自1985年7月開始試行運作,至今已接近40年,累積的資料庫規模相當可觀,也是國內唯一的相關資料來源。
根據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統計,兒童與青少年中毒事件呈現『雙峰現象』,這與其他先進國家的情形相似。楊振昌表示,第1個高峰出現在0至5歲,以『意外中毒』為主。」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Wed, Jun 18, 2025 3:53 PM
@eunice6927 - 「衛福部公布去年10大死因,死亡人數較前1年減少4192人,癌症蟬聯首位43...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Wed, Jun 18, 2025 3:54 PM
雖然這個年齡層中毒人數較多,但整體嚴重程度相對較低。
楊振昌說明,第2個高峰落在12至17歲,主要屬於『蓄意中毒』,多與自殺行為有關。雖然人數不如學齡前兒童,但中毒情況往往較為嚴重。近年來青少年『蓄意自我傷害』中毒的比率有上升趨勢,值得關注。
從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通報資料來看,兒童與青少年中毒案件的占比有明顯上升,楊振昌表示,與30多年前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創立初期相比,兒童與青少年約占整體通報的1/4,如今已接近4成,顯示這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議題。
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林芷蔚說,根據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1985年至2020年的通報資料,整體共有約1.9萬筆個案,其中約2000例為青少年,在12至17歲的中毒個案中,約有7成為蓄意中毒,顯示此年齡層的中毒事件可能與自殺行為有關。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Wed, Jun 18, 2025 3:54 PM
林芷蔚說,避免藥物取得過於容易是防治關鍵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多重用藥青少年往往合併精神疾病,因單一藥物治療效果有限,需使用多種藥物。若這些孩子需自行服藥,他們手上自然會有藥物,尤其是年紀較大的青少年須上學,藥物可能隨身攜帶,使家長難以全面掌控。
林芷蔚表示,對照顧者而言,24小時監控孩子的用藥情形並不容易。因此,比起口服藥物每天多次服用的方式,若未來能發展長效型針劑藥物,並由醫護人員定期施打、監控,將可降低誤用或蓄意使用的風險,可能是更為安全的治療方法。」
載入新的回覆
「兒童與青少年中毒事件占比不僅逐年上升,更呈現『雙峰現象』,0至5歲以意外為主,在12至17歲個案,約7成是蓄意為之。醫師今天提醒,避免藥物取得過於容易是防治關鍵之一。
台北榮民總醫院舉行『兒童中毒與青少年自殺防治研討會』,台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自1985年7月開始試行運作,至今已接近40年,累積的資料庫規模相當可觀,也是國內唯一的相關資料來源。
根據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統計,兒童與青少年中毒事件呈現『雙峰現象』,這與其他先進國家的情形相似。楊振昌表示,第1個高峰出現在0至5歲,以『意外中毒』為主。」
楊振昌說明,第2個高峰落在12至17歲,主要屬於『蓄意中毒』,多與自殺行為有關。雖然人數不如學齡前兒童,但中毒情況往往較為嚴重。近年來青少年『蓄意自我傷害』中毒的比率有上升趨勢,值得關注。
從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通報資料來看,兒童與青少年中毒案件的占比有明顯上升,楊振昌表示,與30多年前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創立初期相比,兒童與青少年約占整體通報的1/4,如今已接近4成,顯示這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議題。
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林芷蔚說,根據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1985年至2020年的通報資料,整體共有約1.9萬筆個案,其中約2000例為青少年,在12至17歲的中毒個案中,約有7成為蓄意中毒,顯示此年齡層的中毒事件可能與自殺行為有關。
林芷蔚表示,對照顧者而言,24小時監控孩子的用藥情形並不容易。因此,比起口服藥物每天多次服用的方式,若未來能發展長效型針劑藥物,並由醫護人員定期施打、監控,將可降低誤用或蓄意使用的風險,可能是更為安全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