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會過去|Q丸
把疾病視為神經多樣性的好處是接受人有各種樣貌,就算沒辦法成為所謂的「正常人」,還是能以健康快樂、有生產力為目標。
但是,我們還是必須正視疾病帶來的障礙。當事人在執行功能、社交、問題解決和生活自理的困難衍生的痛苦,不會因為把疾病視為光譜而減輕。
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增加這些生活技能(life skills),是有好處的。
這也會過去|Q丸
就算是沒有任何診斷的所謂的正常人,增加生活技能也是很有好處的,這樣可以增加韌性和生活的容錯率。
這也會過去|Q丸
成癮的處遇,有一部分就是在增加生活技能(life skill)。
其實很多「正常人」,生活技能也沒有很好,他們能「正常」的活著,可能是因為保護因子或社會支持足夠,也可能是因為剛好沒有遇到壓力事件。
浣熊🦝🦝三階投下罷免票割藍委
以前看過有人說雙極性人格在古代狩獵很好用,躁期可以追逐獵物不放,鬱期就不會消耗熱量蜷縮在洞穴裡,聽了莞爾一笑覺得自己也是挺有工作時間管理能力的嘛
這也會過去|Q丸
浣熊🦝🦝三階投下罷免票割藍委 : 天阿,那我一定是那種在大冬天浪費能量的人(rofl)
這也會過去|Q丸
是說神經多樣性這個說法第一次被提出,是1998年,距今超過25年了。
DanseMacabre✣
我真的蠻討厭那些說著疾病只是特質的人,總是很想回,你行你上,你得一次看看,這種話我覺得就是不願意面對障礙之所以被稱為障礙,就是有困難
這也會過去|Q丸
DanseMacabre✣ : 我之前也對這種說法很有情緒,我認為自己的困難根本不能用「特質」一說來定義,這讓我覺得自己的困難被否定了。
前陣子我發現,宣稱疾病是特質,也許是相對於相信這是一個「可以治好的疾病」的說法,好像把病治好了,就會得到一個「正常」的小孩。實際上我們知道,這兩個都不對,疾病不只是特質,而有些症狀會存在一輩子。
所以才會有噗首的心得。
終將歸於平靜☆無道
感覺是要想辦法共存跟遇到狀況時知道該怎麼處理吧?
DanseMacabre✣
這也會過去|Q丸 : 對,就是充滿一種好像這樣講它就不是障礙的感覺,明明障礙之所以是障礙,就是因為造成了困難,但這些人用特質來定義,總給我一種輕飄飄的語感,而那總讓我感到不適,明明有病的不是這些人。
所以我看到你這噗就忍不住衝進來回了(。
啊嗚封狼
我覺得那個說法有時候,其實是淪為能代償的高功能患者搶鎂光燈用的說詞
DanseMacabre✣
很多我們這種的明明是一輩子帶著的,特質乍看中性,然而那對我本身的否定感真的很濃厚
這也會過去|Q丸
背離親緣裡面有一句話講的蠻好的:
自閉症既是障礙,也是差異。我們必須找出方法減輕障礙,同時又尊重並珍惜這些差異。
這也會過去|Q丸
神經多樣性的說法有點像在否認疾病帶來的障礙;簡單的用疾病來標籤,則是不尊重差異。
有同樣診斷的人彼此之間差異極大,沒有診斷的人也是,我覺得很困難卻很重要的是,在面對障礙的同時,把每個人當作一個人。
這也會過去|Q丸
我之前跟一個精神科醫師說我有ADHD,他說:現在都好了吧?
嗯,我不知道怎樣叫做好,是說我的功能很好嗎(這應該還不錯)?還是說我已經不符合診斷的標準(不,我仍然符合)?或是想表達這些都過去了,我已經是一個全新的人了(並沒有)。

不過他可能是沒有想那麼多,因為他不需要想嘛。
浣熊🦝🦝三階投下罷免票割藍委
這也會過去|Q丸 : 每個醫生的專長大不同,我後來找診斷成人過動口碑好的醫生,他就不會廢話而是專心幫我調整藥量(但他對憂鬱症也是用現在痊癒了吧這種講法……)然後我復健科跟骨科的醫生兩個人對相同患部的診斷也有不同看法 (rofl)
pseudomonas
猜他指的應該是他覺得你ADHD的行為沒有持續到成年,因為你功能看起來不錯之類的,並不是指你變成全新的人了(呃不過也可能是如噗主說的什麼都沒想就說出口了)
不舒服或有誤可以直接跟醫師說的,如果你說你仍符合診斷,有些精神科醫師說不定還會積極討論XD
DanseMacabre✣
你看我現在這樣也會有人說我看起來沒有亞斯(或者把柯先生拿來當例子講)
我知道我看起來很正常啊,都20幾年了如果看起來還沒成果才好笑吧
但我總是在想,這些人定義的正常是什麼。
我看起來符合你們的標準,障礙就消失了嗎?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