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Tue, Jun 10, 2025 10:28 AM
Tue, Jun 10, 2025 10:41 AM
144
72
ಠ_ಠ - 只是想抱怨一下 最近才發現很喜歡的一個圖文作家ig備用帳,放了一堆捷運上偷拍他人的照片,還引...
該怎麼說,我覺得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社會觀念的轉變,這種轉變當然會迫使法律調整,而創作者也必須跟上時代腦內重新改寫自己的倫理意識。
攝影的視線一直都是具有攻擊性的,也無疑是一種話語權。尤其是愈有名氣地位的攝影師就愈明顯,因為被攝者幾乎沒有任何重新說出自己版本故事的空間。
而關於森山大道的某些作品,我也能理解用現在的標準來看,許多人會感覺越界。但我記得森山本人有講述過這件事,他承認自己某種程度是凝視結構的共犯之類的。(雖然他應該是沒有直接用共犯這個詞啦)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Tue, Jun 10, 2025 10:29 AM
Tue, Jun 10, 2025 11:10 AM
好像是在《犬の記憶》還是哪本,因為我不是森山粉所以我手邊也沒有書可以斷言,如果有人想補充很歡迎。
就像我一開始所講的,我一直都是強調攝影就是權力的延伸,因此我認為創作者的自我意識和選擇、了解到自己擁有權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Tue, Jun 10, 2025 10:29 AM
Tue, Jun 10, 2025 10:42 AM
這是我認為和像miuk之類的偷拍帳號的最大問題,他們號稱是觀察卻缺乏自省與倫理展現,甚至不認為自己在剝削。
森山和這些偷拍帳號我認為還是不太相同的。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Tue, Jun 10, 2025 10:29 AM
Tue, Jun 10, 2025 11:26 AM
(當然你也可以認為森山這樣的自剖對你而言是毫無價值的,或者你也可以認為他的言詞過度美化之類的,這個部份我認為都可以被檢視。)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Tue, Jun 10, 2025 10:29 AM
而「街拍」在當代的語境下絕對是應該被重新討論的。
什麼樣的「攝影」或者「照片」是藝術、是議題的延伸與討論,還是只是消費只是一種暴力的凝視,這些都可以被公眾討論與批評。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Tue, Jun 10, 2025 10:30 AM
Wed, Jun 11, 2025 3:30 AM
尤其是街拍或偷拍的對象經常是女性(男性凝視)、非典型身體(身體正義)、或者被動狀態中的人,像是在睡覺、看書、滑手機、放鬆、喝醉的時刻,他們處於被動狀態無法即時反應,這就是權力關係的不對等。
誰在記錄?誰被拍攝?誰發文然後附上註解?誰得到流量?這些當然都是權力問題。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Tue, Jun 10, 2025 10:30 AM
Tue, Jun 10, 2025 10:33 AM
所以我覺得盡可能談論很好,就算檢討就算吵架也都很好,這是我們都應該參與的公共議題。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Tue, Jun 10, 2025 10:30 AM
Tue, Jun 10, 2025 10:31 AM
繼續推薦大家影言社出的《資本主義與相機——論攝影及榨取》這本書,裡面有很多關於資本、權力、凝視的討論,攝影一直都不是什麼無辜的旁觀者。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Tue, Jun 10, 2025 10:57 AM
Tue, Jun 10, 2025 11:01 AM
我自己其實,偷偷覺得,大眾常接觸到的台灣攝影評論和視覺文化論述中,權力關係啊,觀看倫理啊這類的東西好像滿被邊緣化的。
所以對於森山的評論更是很少觸及這塊,而且森山本身講話就很嗯,假掰(幹)。所以如果本身就缺少這些文化研究閱讀和創作倫理權力關係訓練的話,就很難去把森山說的話當成是一種自我剖析,而是反而變成替他開脫之類的論述吧。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Tue, Jun 10, 2025 11:01 AM
Tue, Jun 10, 2025 12:20 PM
簡單來講就是台灣的攝影其實沒什麼人在做文化論述,因為我們也沒有攝影系所。
我們的評論很常是資本主義市場、創作者在主導的,這些人雖然有很多的創作、閱歷作品或者國際展覽的經驗,但他們很可能沒有受過影像倫理的政治訓練。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Tue, Jun 10, 2025 11:05 AM
Tue, Jun 10, 2025 12:19 PM
就連我自己花大錢受的攝影訓練都只是老師曾經告訴我「攝影像是拿槍對著其他人」,但也沒有更深入權力關係的探討(當然整個課程時數也沒這麼多啦),這都是我自己有興趣去閱讀的。
(突然在抱怨大環境我甚至不是圈內人,笑死。)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Tue, Jun 10, 2025 11:37 AM
Tue, Jun 10, 2025 11:45 AM
介紹一下我非常喜歡當時日本70年代的Provoke運動。
這個運動挑戰了許多攝影的框架,不論是美感的框架還是以攝影作為主觀的批判語言,也挑戰攝影以往總是被認為是在「記錄真實」,AKA只有唯一一個版本的故事。
(我在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
這個展覽裡也說過)
森山就是這個運動的成員之一,因此其實森山也是在討論凝視和被凝視的關係。
Provoke 挑釁復刻版 全三冊 - 多木浩二、中平卓馬、岡田隆彥、高梨豐、森山大道 | moom b...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Tue, Jun 10, 2025 1:32 PM
Wed, Jun 11, 2025 5:48 AM
小結一下,前述重點是:
在森山那個年代,攝影是唯一解,唯一版本的故事,也就是所謂的「真實」,但對被攝者來說,那又是真實的嗎?
森山參與的Provoke運動挑戰了則是這點,這個運動認為攝影應該是「主觀的批判」,因此森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在那個時候,這樣的反叛是一種新的權力分配,因為這個運動實踐了「攝影」是「主觀」的。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Tue, Jun 10, 2025 1:32 PM
Wed, Jun 11, 2025 4:47 AM
Provoke運動雖然不是從「我是不是在壓迫對方」這個角度展開的,但某種意義上,他們當時算是在重新定義攝影中的觀看權力。
而到了現在,如果要以當代的觀念去重新審視,當然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Tue, Jun 10, 2025 1:42 PM
Tue, Jun 10, 2025 2:49 PM
以及這篇偷偷說很多人在討論因為森山大道沒有發言嘲諷或者上TAG或者文字附註三小的就沒問題,其實並非如此。
你如何使用這些照片,如何把他人的影像作為自己的內容,光是公開照片,本身就是一個拍攝倫理問題。
即使作為作品,和創作主題或訴求有所呼應,如果未經同意,被攝者仍然是一個沒有話語權的角色,所以這部分的倫理判定其實非常困難。
百樓.exe
@btxjmr
Tue, Jun 10, 2025 2:04 PM
Tue, Jun 10, 2025 2:05 PM
我看到穀子點讚了那個說這是街拍以及批評的人很無聊的護航,但即使沒有討論到那麼深的權力問題(我想多數人也沒有思考過這方面的事)
就純粹討論miuk的偷拍算不算一種藝術,我個人不認為他想藉由那個阿姨走光的樣子傳達任何故事性,或有什麼藝術概念在裡面,所以那個護航者試圖用藝術表達來淡化對路人的嘲弄及冒犯,我不覺得是很好的推托理由
當然人家阿姨也不可能知情並同意她上傳這樣的圖片及文字吧
(如果我是miuk的粉絲,應該最覺得失望的會是她看到這樣的場景,不是上前提醒阿姨,而是選擇拍攝PO網嘲諷)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Tue, Jun 10, 2025 2:15 PM
百樓.exe
: WOW,他居然還點讚這種評論,我本來還想說他道歉滿有誠意的。當然,我在說的不是miuk,我是在說森山的作品要倫理判定一定會有非常多爭議和各種聲音吵成一團。我的淺見而言miuk的小帳號就是單純的以未經同意的他人影像作為內容來賺取流量與關注。而且部分內容看起來是有走光,無疑觸及法律問題了吧。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Tue, Jun 10, 2025 2:25 PM
Tue, Jun 10, 2025 2:28 PM
百樓.exe
: 對對對,你說的完全沒錯。這一切都是miuk自由意志的選擇。你可以提醒,你選擇拍攝。拍攝就算了,選擇發表。發表就很惡劣了,還繼續嘲諷。我當然不是說上面都可以我的意思是這三層都通過他的大腦了,哈。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Wed, Jun 11, 2025 4:07 AM
Wed, Jun 11, 2025 5:08 AM
和友聊到補充一下。
我要說我覺得miuk和Shibuya Meltdown的觀看視框差非常多,你可以看見Shibuya Meltdown幾乎是在記錄荒謬性的場面,不會特別focus在私密處。但因為他的被攝對象仍然是處於被動狀態,因此仍然有拍攝倫理的問題,即使他應該可以作為一種城市荒謬文化的紀錄。
但miuk的照片是一種偷拍的視框,甚至是對準別人並非對拍攝者敞開的部位,這是一個很糟糕而且完全不無辜的視框選擇,我自己認為難以用藝術開脫。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Wed, Jun 11, 2025 5:04 AM
Wed, Jun 11, 2025 5:04 AM
再推薦一本觀看倫理的經典文本:蘇珊桑塔格的《旁觀他人之痛苦》。不需要文字,單單影像就能消費被攝者的羞辱和痛苦,超兇超好看。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Wed, Jun 11, 2025 5:17 AM
Wed, Jun 11, 2025 5:51 AM
而Shibuya Meltdown也算是經典的當代影像倫理問題。
攝影它同時可以存在著批判,也可以同時在進行剝削
。
這完全不衝突,也是最值得討論的地方。
在記錄這個城市荒謬的同時,也在剝削那些喝到茫沒有能力拒絕的被攝者。
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因為攝影師本身即使不說明,輿論也很容易朝「消費」的方向進行,就算攝影者當時只是為了記錄,也很難說攝影者完全沒有嘲諷或取樂的意圖。更不用說這個帳號甚至將照片公開並且賺取自己的流量。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Wed, Jun 11, 2025 5:17 AM
Thu, Jun 12, 2025 2:46 AM
這就是為什麼我補充了蘇珊桑塔格的《旁觀他人之痛苦》,因為桑塔格強調的比較不是「拍攝者在想什麼」,跟上面討論森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那樣的論述不同。
而是我們作為觀眾,觀看影像的時候怎樣去看,怎樣去反應。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Wed, Jun 11, 2025 5:29 AM
Wed, Jun 11, 2025 5:29 AM
因此觀看倫理不只是最一開始說的「攝影者要負責」(拍誰、怎麼拍、為什麼拍、是否知情同意),觀看者同樣扮演重要角色。我們怎麼看、怎麼解讀,都在延續某種權力結構。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Wed, Jun 11, 2025 5:32 AM
Wed, Jun 11, 2025 6:10 AM
這次的事件完全精準的表現了觀看倫理的雙重暴力。
一邊是拍攝者號稱記錄,使用了偷拍視角,還拍攝私密部位,這不是記錄,是權力的操控。
一邊是觀眾把這些號稱記錄的影像當成迷因,做為取樂的素材,複製了羞辱結構。
所以就算觀看者沒拍攝也沒公開影像,只要按讚或轉發,也參與了這場共犯結構。
🌌杯蓋後盾💥E44
@LSC_badguyholden
Wed, Jun 11, 2025 5:41 AM
Thu, Jun 12, 2025 1:21 AM
順便想說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倫理」在亞洲語境裡面常常被拿來當什麼儒家的道德教條,但其實不是,就連教育部辭典也是錯的解釋。導致這個詞常常出現就被人家看做什麼道德綁架或者正義魔人。
但其實這個詞是一個關乎權力的詞彙,它的意思是你在權力階級的關係之中,你如何選擇與別人共存,如何承認你確實對他人有影響,而並不逃避你的責任。這才是倫理的意義。
載入新的回覆
攝影的視線一直都是具有攻擊性的,也無疑是一種話語權。尤其是愈有名氣地位的攝影師就愈明顯,因為被攝者幾乎沒有任何重新說出自己版本故事的空間。
而關於森山大道的某些作品,我也能理解用現在的標準來看,許多人會感覺越界。但我記得森山本人有講述過這件事,他承認自己某種程度是凝視結構的共犯之類的。(雖然他應該是沒有直接用共犯這個詞啦)
就像我一開始所講的,我一直都是強調攝影就是權力的延伸,因此我認為創作者的自我意識和選擇、了解到自己擁有權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森山和這些偷拍帳號我認為還是不太相同的。
什麼樣的「攝影」或者「照片」是藝術、是議題的延伸與討論,還是只是消費只是一種暴力的凝視,這些都可以被公眾討論與批評。
誰在記錄?誰被拍攝?誰發文然後附上註解?誰得到流量?這些當然都是權力問題。
繼續推薦大家影言社出的《資本主義與相機——論攝影及榨取》這本書,裡面有很多關於資本、權力、凝視的討論,攝影一直都不是什麼無辜的旁觀者。
所以對於森山的評論更是很少觸及這塊,而且森山本身講話就很嗯,假掰(幹)。所以如果本身就缺少這些文化研究閱讀和創作倫理權力關係訓練的話,就很難去把森山說的話當成是一種自我剖析,而是反而變成替他開脫之類的論述吧。
我們的評論很常是資本主義市場、創作者在主導的,這些人雖然有很多的創作、閱歷作品或者國際展覽的經驗,但他們很可能沒有受過影像倫理的政治訓練。
(突然在抱怨大環境我甚至不是圈內人,笑死。)
這個運動挑戰了許多攝影的框架,不論是美感的框架還是以攝影作為主觀的批判語言,也挑戰攝影以往總是被認為是在「記錄真實」,AKA只有唯一一個版本的故事。
(我在《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這個展覽裡也說過)
森山就是這個運動的成員之一,因此其實森山也是在討論凝視和被凝視的關係。
在森山那個年代,攝影是唯一解,唯一版本的故事,也就是所謂的「真實」,但對被攝者來說,那又是真實的嗎?
森山參與的Provoke運動挑戰了則是這點,這個運動認為攝影應該是「主觀的批判」,因此森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在那個時候,這樣的反叛是一種新的權力分配,因為這個運動實踐了「攝影」是「主觀」的。
而到了現在,如果要以當代的觀念去重新審視,當然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你如何使用這些照片,如何把他人的影像作為自己的內容,光是公開照片,本身就是一個拍攝倫理問題。
即使作為作品,和創作主題或訴求有所呼應,如果未經同意,被攝者仍然是一個沒有話語權的角色,所以這部分的倫理判定其實非常困難。
就純粹討論miuk的偷拍算不算一種藝術,我個人不認為他想藉由那個阿姨走光的樣子傳達任何故事性,或有什麼藝術概念在裡面,所以那個護航者試圖用藝術表達來淡化對路人的嘲弄及冒犯,我不覺得是很好的推托理由
當然人家阿姨也不可能知情並同意她上傳這樣的圖片及文字吧
(如果我是miuk的粉絲,應該最覺得失望的會是她看到這樣的場景,不是上前提醒阿姨,而是選擇拍攝PO網嘲諷)
我要說我覺得miuk和Shibuya Meltdown的觀看視框差非常多,你可以看見Shibuya Meltdown幾乎是在記錄荒謬性的場面,不會特別focus在私密處。但因為他的被攝對象仍然是處於被動狀態,因此仍然有拍攝倫理的問題,即使他應該可以作為一種城市荒謬文化的紀錄。
但miuk的照片是一種偷拍的視框,甚至是對準別人並非對拍攝者敞開的部位,這是一個很糟糕而且完全不無辜的視框選擇,我自己認為難以用藝術開脫。
再推薦一本觀看倫理的經典文本:蘇珊桑塔格的《旁觀他人之痛苦》。不需要文字,單單影像就能消費被攝者的羞辱和痛苦,超兇超好看。
攝影它同時可以存在著批判,也可以同時在進行剝削。
這完全不衝突,也是最值得討論的地方。
在記錄這個城市荒謬的同時,也在剝削那些喝到茫沒有能力拒絕的被攝者。
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因為攝影師本身即使不說明,輿論也很容易朝「消費」的方向進行,就算攝影者當時只是為了記錄,也很難說攝影者完全沒有嘲諷或取樂的意圖。更不用說這個帳號甚至將照片公開並且賺取自己的流量。
而是我們作為觀眾,觀看影像的時候怎樣去看,怎樣去反應。
一邊是拍攝者號稱記錄,使用了偷拍視角,還拍攝私密部位,這不是記錄,是權力的操控。
一邊是觀眾把這些號稱記錄的影像當成迷因,做為取樂的素材,複製了羞辱結構。
所以就算觀看者沒拍攝也沒公開影像,只要按讚或轉發,也參與了這場共犯結構。
「倫理」在亞洲語境裡面常常被拿來當什麼儒家的道德教條,但其實不是,就連教育部辭典也是錯的解釋。導致這個詞常常出現就被人家看做什麼道德綁架或者正義魔人。
但其實這個詞是一個關乎權力的詞彙,它的意思是你在權力階級的關係之中,你如何選擇與別人共存,如何承認你確實對他人有影響,而並不逃避你的責任。這才是倫理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