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蓋後盾👻
https://images.plurk.com/7JKDLZnM23XhK0EEIhM8tY.jpg https://images.plurk.com/3nPKcCJC9bEaHA0svoguAS.jpg https://images.plurk.com/4WGwUJiWIJFUFA9ympq3wZ.jpg

先說結論,比起奇美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我更推高美的《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有時間順著脈絡先看奇美再看高美其實也挺不錯,但如果要擇一我一定推薦瞬間。
杯蓋後盾👻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我是學攝影的,而且一直以來都對於自從攝影術出現對於繪畫造成的衝擊以致於所有畫家開始找尋新的方式(無論動機是什麼)然後反覆在和攝影較勁與自我辯證的過程非常感興趣。
杯蓋後盾👻
但我認為是展覽的概念和整個策展想呈現的東西,奇美在這方面我覺得跟高美比起來真的是感覺沒有什麼在思考。
杯蓋後盾👻
文藝復興到印象派這些主題本來就都是老生常談(雖然也很想說就是亞洲國家老是在推廣這幾個時代和流派),展覽的編排也是非常保守的順著年代,沒有什麼挖掘新意的動機,展板上的文案、專人導覽也是一種,沒看過的人花個時間google也可以得到這些內容的感覺。
杯蓋後盾👻
台灣某些單位辦的展覽導覽總是容易流於這樣,總是在注意最表層的資訊,就是這幅畫上面有什麼,他在畫什麼,畫了誰,什麼聖經神話故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很難去談論視覺語言。但視覺語言其實跟民眾的距離一點都不遠,現在幾乎人人都有手機可以拍照。
(雖然也不是全然沒有這方面的導覽內容,但比例實在低得可憐。)
杯蓋後盾👻
而且因為又是這種大關鍵字的展覽所以展場內吵得跟菜市場一樣。死老人隨便插隊,死小孩隨便亂鑽,我甚至遇到穿著類似凡爾賽拜金女的瞎妹去裡面拍照,真的頭好痛。整個展覽的品質和體驗我實在無法誇讚。
杯蓋後盾👻
但還是很感謝能讓看見林布蘭的真跡。
實際看到真的是會死掉的痛苦,就是連銀鹽都很難做到(不是物質問題是手工技術問題)的綿密光影和紋理細節(數位絕對暴死所以沒什麼好說的),雖然用手機照了好幾張但永遠無法呈現出那個色調和濃度變化,唉。
杯蓋後盾👻
相較之下瞬間就很清楚展覽的定位,只能說不愧是政府機關的美術館嗎。
光是第一個展間,進去看到的第一個作品就選得非常有趣,我自己很喜歡。
是Dorothea Lange的移工母親(Migrant Mother)。

https://images.plurk.com/1wjUXatfbpVHqjjwwaRoVR.jpg

接著是蘇珊桑塔格的一句話:

https://images.plurk.com/12z5OA6KWCaSyORV6TZABh.jpg

說真的就連這句話刻意印在轉折處的方式都是一種將立體平面化的錯覺手法。
杯蓋後盾👻
然後順著過去是三張弗洛伊德的肖像畫,對面是愛麗絲尼爾、畢卡索。然後接著培根,反正就是都是畫家的作品。
我那個時候第一個想法是,為什麼策展人會選擇把一個攝影作品放在這裡?後來往慢慢看過去,並且聽完語音導覽之後我真的是愛死。(請務必租借語音導覽,非常好聽。)
杯蓋後盾👻
順著看過去的畫家們當然都已經不是在奇美絕大多數看到的那些傢伙,他們的作品就用朵拉瑪爾的話來說好了:「關於我的肖像都是謊言,他們都是畢卡索,沒有一個是真正的朵拉瑪爾。」
就連新客觀主義的弗洛伊德我都認為那是一種主觀意識選擇的客觀。
杯蓋後盾👻
所以這時候回過來看被這個展覽第一個作品移工母親的故事。
(這故事語音導覽會說)

那是Lange在政府工作的Case,為了支持羅斯福的新政要去拍攝受到沙塵暴乾旱災害流離失所的難民。然而照片在報紙上刊登多年後,這名女子寫信給編輯澄清她是一位美洲原住民,根本不是沙塵暴難民,Lange在拍她照片的時候根本沒有問她是誰,只是告訴她要怎麼擺姿勢,然後拍完就走了。

這個故事根本跟後面的畫作和整個展覽的主題扣緊的亂七八糟。
很多人常常誤以為攝影是紀錄「真實」,根本bull shit,只有按下快門的瞬間「這個按下快門的動作」是真實而已,一切都是創作者的意識。不管是畫作還是照片,視框內的一切都是陷阱。
杯蓋後盾👻
移工母親這個作品也很好的展示了時代已經將「記錄的責任」轉移給攝影。曾經必須為宗教、政治、階級服務的繪畫得到了解放,得到了自由。(雖然後來也開始為資本主義服務。)

能在這個展間能更看到畫家們開始挑戰繪畫的局限性,挑戰攝影,挑戰現實,挑戰一直以來繪畫的形式與大眾的觀看習慣。

https://images.plurk.com/5WXd5Ae2VpJOssPzac95qA.jpg
杯蓋後盾👻
然而在這個展覽裡攝影又是怎麼回應的?
這個展間最後一件作品是Jeff Wall的Study for “A Sudden Gust of Wind (After Hokusai)”

https://images.plurk.com/1YXBXhxMxRlgIBUT8IUvmK.png

這是一幅致敬與學習北齋《富嶽三十六景:駿州江尻》的作品。

https://images.plurk.com/5NfSYB5heqMCLbVNiTvJY0.png
杯蓋後盾👻
這個「習作」耗時五個月,請了四名演員,融合了暗房拼貼和數位修圖的技術,展場內有Wall精密的原稿,上面拼貼滿模仿北齋原圖的物件對照,一個一個都編上編號。

Wall是這麼說的:

https://images.plurk.com/6L72XMPEWQJEtoosVtprHI.jpg
杯蓋後盾👻
Wall提出了攝影因著器材特性而具備的時效性,對應到本展覽的命題「瞬間」。

攝影術初始做為一門科學(或者冷靜而客觀的記錄工具)把藝術界搞得天翻地覆的時候,繪畫被解放往人們更深層的意識裡鑽,而攝影師也看見自身器材相對於繪畫的侷限性。

這個作品向我展現出的東西我認為就是不論攝影師或者畫家都沒有打算投降(攝影師們也鑽研出了許多能夠將時間複合的技術,攝影的流派也進行了相當多的變革),兩者間彼此每次對撞的瞬間都讓藝術的可能性不斷擴展。

於是展覽的編排就是讓後面展間裡的繪畫和攝影就這樣慢慢地疊合在一起,不論是以什麼樣的形式,相互影響、投射、模仿、競爭、再創造、再詮釋。

或許在攝影術被發明的瞬間很多事情就註定改變了。
杯蓋後盾👻
我想瞬間這個詞彙是相當複雜和具有多重的複合性,大概也沒有什麼正確唯一解,藝術本來就沒有答案也不需要追求答案,去感覺就好。

不論是兩者相融或相斥的瞬間,下筆的瞬間,按下快門的瞬間,藝術家做出任何決定的瞬間,反光元件映下似乎是現實世界「真實」的瞬間,作品被誤讀或曲解的瞬間,策展人挑選作品的瞬間,觀者觀賞作品的瞬間。

我認為這個展覽的編排加上語音導覽的內容確實能讓觀者穿越在好多個作品和藝術家生活的瞬間(不論真偽),而又能讓觀者好好站在自己的瞬間去感受這些作品。
杯蓋後盾👻
唯一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是攝影作品的數量相較於繪畫作品的數量少滿多的。

攝影在多數大眾的認知裡還是停留在「紀實」的年代,作為記錄工具,被認為複寫真實而較不具有創作性,目前台灣仍然沒有太多展覽符合現在這個時代的「攝影」,還是在敘述單一瞬間的故事,彷彿不依附在「現實」故事就無法成立。
杯蓋後盾👻
雖然我所有作品都有拍下來,但完全不想現在貼出來抱歉(幹拎)
誠摯的希望各位去看看該展。
我信奉文字的力量(吃屎)
杯蓋後盾👻
真的特別喜歡攝影讓繪畫被大解放之後,融合了各種社會議題和當代思潮,而後幾乎是所有形式的藝術也都開始被注入靈魂,各種關注於自身課題、心理狀態、哲學思辨、身分認同和性別意識等等。對我來說藝術就是應該反叛,應該超越時代。
杯蓋後盾👻
除此之外,推薦各位該衝一波高美還有另外一個理由:

https://images.plurk.com/3wEDPWQ7D4YT7ue90XMagz.jpg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展期快結束了只到9月8日)
杯蓋後盾👻
1970-1990的台灣藝術有夠好看。

在黑暗時代裡被蒙蔽住的聲音、國家民族自我認同的衝突、工業發展汙染引發的土地情懷或生態主義、對小人物的描繪全部在畫布裡燦爛的跟放煙火一樣,超級有種。而且好幾幅作品標題都超嗆超好笑,南方真的好兇好派,愛死。

感覺都能夠看出策展方有多不爽這些作品沒被看見。
所以如果大家有去高美看瞬間有時間務必到三樓了解一下🥹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