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分享
Mon, Jun 9, 2025 7:32 PM
5
5
雲嘉南腦中風患者治療陷困境 嘉義長庚內部簡訊曝光了 | 聯合新聞網
神經內科也爆醫療崩壞 嘉義長庚求救「滿85歲中風晚上別轉來」 | ETtoday健康雲 | ETtoda...
LINE訊息引發爭議 醫師澄清提醒注重病患分流 | 生活 | 中央社 CNA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系主任黃彥筑一則通訊軟體LINE訊息指『各大醫院神內崩盤』引發爭議,黃彥筑今天透過醫院表示,主要提醒各醫院注重病患分流,勿排擠真正需求患者。
黃彥筑表示,這則訊息原本是傳到雲嘉南各醫院一群專業醫師的Line群組,主要提醒各醫院,如果有患者要轉到嘉義長庚,須確認是中風或懷疑大血管阻塞,避免非相關病症患者排擠真正需要治療的患者,主要談病患分流的重要,卻引起大家誤解。」
神經內科醫師招募困難前線苦撐 學會研擬支援方案 | 生活 | 中央社 CNA
嘉義長庚爆夜診「拒收逾85歲中風病患」LINE對話流出 衛福部回應了│TVBS新聞網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Jun 9, 2025 7:32 PM
@eunice6927 - [轉噗] 「個別醫院總額全面上路,除了台北區,其他五個分區先於第一季實施,營...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Jun 9, 2025 7:33 PM
台灣腦中風學會今天晚間與當地醫師視訊會議,研擬支援方案向衛福部爭取,必要時不排除舉行公聽會。
陳龍說,這次視訊會議目的在於了解當地醫療現況與需求,並研議可能協助之處。會後將彙整會議意見,提出具體建議,請求衛福部相關支援,如有必要,也不排除後續舉行公聽會,以促進解決問題與政策優化。
陳龍表示,今年神經內科醫師預計招收51人,實際僅有38人報到,尤其中南部招募情況尤為嚴峻,現階段只能仰賴既有醫師持續支撐臨床工作。未來照護人力恐將出現斷層,出現『醫師比病人年長』的現象,令人憂心。
以急性腦中風為例,這類患者處置需高度即時性與人力投入,醫療過程緊湊且高壓,對年長醫師而言,身心負擔相當沉重。如此工作特性,已非單純以薪資誘因可解決,甚至在高報酬下也可能無人願意承擔。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Jun 9, 2025 7:33 PM
陳龍認為,解決神經內科醫師人才流失,必須從根本制度面著手,積極改善醫師的執業環境,包含工作量調配、人力支持、後勤資源與訓練體系等,才能真正減輕醫師壓力、提升留任意願,並確保病患能獲得及時且高品質的照護。」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Jun 9, 2025 7:35 PM
「衛福部長邱泰源在立法院表示,專業人力要用在刀口上,認為醫院對於轉診對象做了更好的詮釋。
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認為,這是因為醫師人力太少,畢竟連睡覺都沒有時間了,認為這樣的LINE對話,傳遞的訊息是『拜託讓他們可以有一點時間休息』。另外也點出,只要給醫師的待遇不夠,或是比不上外面的診所或開業醫,自然就會出現人力短缺的狀況。
一位前急診醫師透露,『離職是因為體力的問題,因為我們急診很常要日夜顛倒』,再加上現在又有護理師的離職潮,少了護理師,醫師工作也會更辛苦,『你的夥伴都離職了,然後人力不足,大家都很累,情緒都很不好』,有的醫院甚至醫師要自己去抽血、自己去刷條碼。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Jun 9, 2025 7:35 PM
這個問題也不僅限於重症相關科別,今年將成為準急診醫師的有92人,但預估離開急診的將超過百人,屬於斷崖式流失,有的醫師只待了一年就決定出走。
為了挽救人力,衛福部祭出3項措施,包括請院方妥善調配、區域整合和分級分流。另外,健保給付將在5月1日投入逾40億元,6月後開始發放。醫師工會也提醒,這筆資源能否確實給到醫師,也是關鍵所在,否則就算不斷推出新措施,也難以留住人才。」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Tue, Jun 10, 2025 8:48 AM
憂腦中風恐缺醫生看病 神經學等2學會籲速改制度 | 生活 | 中央社 CNA
載入新的回覆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系主任黃彥筑一則通訊軟體LINE訊息指『各大醫院神內崩盤』引發爭議,黃彥筑今天透過醫院表示,主要提醒各醫院注重病患分流,勿排擠真正需求患者。
黃彥筑表示,這則訊息原本是傳到雲嘉南各醫院一群專業醫師的Line群組,主要提醒各醫院,如果有患者要轉到嘉義長庚,須確認是中風或懷疑大血管阻塞,避免非相關病症患者排擠真正需要治療的患者,主要談病患分流的重要,卻引起大家誤解。」
陳龍說,這次視訊會議目的在於了解當地醫療現況與需求,並研議可能協助之處。會後將彙整會議意見,提出具體建議,請求衛福部相關支援,如有必要,也不排除後續舉行公聽會,以促進解決問題與政策優化。
陳龍表示,今年神經內科醫師預計招收51人,實際僅有38人報到,尤其中南部招募情況尤為嚴峻,現階段只能仰賴既有醫師持續支撐臨床工作。未來照護人力恐將出現斷層,出現『醫師比病人年長』的現象,令人憂心。
以急性腦中風為例,這類患者處置需高度即時性與人力投入,醫療過程緊湊且高壓,對年長醫師而言,身心負擔相當沉重。如此工作特性,已非單純以薪資誘因可解決,甚至在高報酬下也可能無人願意承擔。
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認為,這是因為醫師人力太少,畢竟連睡覺都沒有時間了,認為這樣的LINE對話,傳遞的訊息是『拜託讓他們可以有一點時間休息』。另外也點出,只要給醫師的待遇不夠,或是比不上外面的診所或開業醫,自然就會出現人力短缺的狀況。
一位前急診醫師透露,『離職是因為體力的問題,因為我們急診很常要日夜顛倒』,再加上現在又有護理師的離職潮,少了護理師,醫師工作也會更辛苦,『你的夥伴都離職了,然後人力不足,大家都很累,情緒都很不好』,有的醫院甚至醫師要自己去抽血、自己去刷條碼。
為了挽救人力,衛福部祭出3項措施,包括請院方妥善調配、區域整合和分級分流。另外,健保給付將在5月1日投入逾40億元,6月後開始發放。醫師工會也提醒,這筆資源能否確實給到醫師,也是關鍵所在,否則就算不斷推出新措施,也難以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