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arthur
章立凡的父親為抗戰前夕救國會「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中共建政後,章乃器歷任政務院政務委員、全國政協常委及首任糧食部長。章立凡曾撰文稱,在中國反右運動中,毛澤東點名「右派的老祖宗就是章伯鈞、羅隆基、章乃器」,此後章乃器被劃為「極右分子」。章立凡因父親的緣故也受到株連,曾遭關押。

文革結束後,章立凡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從事近代史研究。1989年「六四」天安門學運爆發,章立凡應中共統戰部的邀請參與調停學潮。天安門事件之後,章立凡脫離體制,成為獨立學者。
中國學者章立凡3月離世 家人受壓喪事保密 | 兩岸 | 中央社 CNA
Peterarthur
章立凡(1950年7月- 2025年),浙江青田人,生於北京市,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大陸歷史學者、公共知識分子。[1][2]

生平
章立凡生父是中國民主建國會創始人章乃器,母孫采蘋生於1911年,曾就讀於上海中國公學及早稻田大學,任教於重慶民衆教育舘及上海南通學院,1948年和丈夫馬廷英離異後,外遇已婚的章乃器,生下章立凡。臺灣作家亮軒是孫采蘋和馬廷英所生之子,是章立凡的同母異父兄長。[3]
Peterarthur
1950年,章立凡出生在北京市,曾經用名立凡。[1][2]1957年,章乃器同章伯鈞、儲安平和羅隆基在反右運動中被劃分為四大右派,毛澤東將章乃器、章伯鈞和羅隆基劃分為右派的老祖宗。[1][2]1957年6月8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刊布《關於組織力量準備反擊右派分子進攻的指示》,《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這是為什麼?》,隨後《新聞日報》刊布《關於「特殊材料製成的」——和章乃器先生商榷》,章乃器被徹底打倒,經常被拉去參加各種形式的批鬥會;那時章立凡才7歲,父母已經分居。文化大革命中章乃器遭到衝擊,章立凡因父親身份的緣故也受到株連,曾遭關押。[1][2]1977年5月13日,章乃器在北京醫院地下室含冤病逝。
章立凡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