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eraliao
@omeraliao
Thu, Jun 5, 2025 5:02 AM
每個人吃進去紅肉之後 產生的TMAO其實差很多
來自西班牙CSIC研究中心的研究,他們在體外腸道模擬實驗中發現,當L-carnitine被投進模擬腸道系統後,真正大量產生TMA的區域,是橫結腸和降結腸,這剛好是菌相最活躍、代謝最旺盛的地方。
而且,不同人的腸道裡,有沒有含「gbu基因叢」的細菌,會直接決定TMA的產量。這些菌相有些會代謝出對身體友善的短鏈脂肪酸(如丁酸),有些卻會製造出像TMA這樣的「健康麻煩製造機」。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常看到,有些人天天吃牛排,健檢還是過關斬將;但有些人可能一週才吃一次紅肉,血脂肪、發炎指數、甚至TMAO都飆高。這真的不是吃得多不多的問題,而是腸道裡住的是什麼菌。
載入新的回覆
來自西班牙CSIC研究中心的研究,他們在體外腸道模擬實驗中發現,當L-carnitine被投進模擬腸道系統後,真正大量產生TMA的區域,是橫結腸和降結腸,這剛好是菌相最活躍、代謝最旺盛的地方。
而且,不同人的腸道裡,有沒有含「gbu基因叢」的細菌,會直接決定TMA的產量。這些菌相有些會代謝出對身體友善的短鏈脂肪酸(如丁酸),有些卻會製造出像TMA這樣的「健康麻煩製造機」。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常看到,有些人天天吃牛排,健檢還是過關斬將;但有些人可能一週才吃一次紅肉,血脂肪、發炎指數、甚至TMAO都飆高。這真的不是吃得多不多的問題,而是腸道裡住的是什麼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