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吸血鬼形象演變史】

PBS的影片,梳理英美文學及影視文化的吸血鬼形象轉變,以及時代氛圍如何影響創作中的吸血鬼塑造,並分享相關的代表作。

自十八世紀末小説興起,吸血鬼的形象便在sexy與scary之間不斷游移,每個時期都有特定的主流形象。而主講人Emily Zarka認為現階段又回到scary的趨勢。

Why Vampires Don't Look Like Vampires Anymore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同頻道的影片,談論《德古拉》如何替現代流行文化的吸血鬼形象奠定基礎,以及二十世紀後的幾部代表性著作。

有談到《我是傳奇》好開心 這本是將吸血鬼與末日、病毒、活屍結合的起源,某種程度上也影響ACG的吸血鬼塑造(個人觀點)。

Dracula: The First Modern Vampire | Monstrum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我是傳奇》原著的吸血鬼囊括民俗和流行文化的特點,畏光、怕大蒜與鏡子、用木樁刺心臟才能殺死,而這些特性都用「科學」的成因解釋,但後世的電影改編把傳統的吸血鬼元素淡化了。

其實年初有預計寫閱讀心得(和電影改編的文本比較),但進行到一半就擱置了XDD 未來還是會找機會完稿。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噗首影片提到Hammer出品的恐怖片,受到第二波女性主義影響,對於性的表現比起前期環球怪物系列更赤裸,尤其女性在變異為吸血鬼後,形象往往變得更性感、更有侵略性。

先前在寫《吸血鬼:諾斯費拉圖》時,內文也有帶到Hammer製片的電影。雖然結局仍趨向保守,不妨視為轉型的過度期及女性情慾的逃逸。Hammer在進入1960s後期,跟隨性解放的趨勢,對於情慾的描繪又更奔放了。

破除「慾女/怪物有罪」的魔咒 — 《德古拉》、《吸血鬼︰諾斯費拉圖》與女性情慾的前世今生
廢墟貓✟鬼靈精怪🍷
《我是傳奇》超好看的,儼然讓吸血鬼成為另一種能存活下去的新人類物種。美國科幻型吸血鬼有滿多這方面詮釋,相當有趣。想請問能牽Ivy這噗連結到自家的德古拉相關整理文內嗎 ,不方便的話也沒關係喔!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廢墟貓✟鬼靈精怪🍷 : 好開心能遇到一樣喜歡《我是傳奇》的同好 吸血鬼超人類的世界觀在當代是很前衛的設定啊!我也喜歡主角遭逢逆境時的堅韌不屈精神。

這邊很歡迎轉連結喔!沒有問題的
廢墟貓✟鬼靈精怪🍷
好耶,放在此集中串,感謝Ivy(blush)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廢墟貓✟鬼靈精怪🍷 : 不會,也感謝你的《德古拉》集中串分享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