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IKU/TSAO🎤🍓
ಠ_ಠ - 作為參考,想聽聽大家在編劇時在角色設計上有遇到什麼困擾嗎 ?
最近的感想是畫了才知道角色在想什麼

原本可能只有初步的人設背景,但一進入故事中才發現「原來這件事會對他很重要、也是有這樣的個性吧」然後讓作者似乎學到了什麼。
MORIKU/TSAO🎤🍓
而故事的發展還會因為角色的想法而改掉了,一改就感覺我更認識這個角色,有一種滿足的感覺,似乎更能看到全貌(明明是作者)但或許只是我還對自己的角色不熟(這樣對嗎
MORIKU/TSAO🎤🍓
回頭看過去的作品時像是在看別人的作品,變成讀者視角時除了感覺到作品的不足之外,極少時候會有一些感動(回歸作品本質)曾經重看<美式獨佔>時對這一幕也很想哭:
https://images.plurk.com/7uL3YiHgOzKP3PtTNJ4riz.jpg https://images.plurk.com/6zlMUgN2hwbSyu16bD9maK.jpg https://images.plurk.com/5XnzVc1xU147I6ndIqGwTK.jpg
MORIKU/TSAO🎤🍓
單行本(2),利人在最無助的情況下本能地去找彼得,兩人雖互有好感但不到心意相通,看完時這種壓抑的寂寞也傳達到自己心中,鼻酸了一下。

如果能為角色感到心痛甚至落淚,真的就是一部好作品~~
MORIKU/TSAO🎤🍓
最近在做月底漫基講座用的簡報,就會發現原來過去在推廣原創作品時做了哪些事情,一切都是為了讓讀者多多認識這個角色(上菜,試吃,這種感覺)甚至讓讀者無意識地對角色寫出更多想法(回饋)

作者常常又因此學到了更多 或是更認識自己的角色了(果然對自己的角色不熟
MORIKU/TSAO🎤🍓
二創的話因為原作的角色已經有七成(?) 剩三成大家可以瘋狂加料腦補,有愛的話就很好發揮~所以二創是很好的編故事練習!
MORIKU/TSAO🎤🍓
一但從二創跨去原創,角色就必須要自己用故事情節/事件反應一步步撐起來,單純在人設卡上寫著「喜歡甜食」這種設定讀者是毫無感覺的,得自然地放出讓人知道這角色嗜甜的情境,例如這個單圖吃著超大聖代的黑道(硬要貼
https://images.plurk.com/m9ISLwKnpe7VqpPeLwXf8.png
MORIKU/TSAO🎤🍓
https://images.plurk.com/4Ilh6joy4klOiqXGzL6yO.jpg
附上巨無霸聖代本人1500日圓。
這個聖代真的超大,我...和友人...根本吃不完(((太甜了
MORIKU/TSAO🎤🍓
繞回來看到噗內是寫到對命名苦惱,命名...真糟糕我都直接把內心浮現的字+近期喜歡的字拿來用(有時還取菜市場名)單純希望以好記為主(有CP的話則是要盡量以兩個字簡潔地寫出來!ex:彼利)

啊,還有認識的人的名字(覺得這名字真好聽,特別喜歡就會筆記起來以後用在創作上)美式獨佔裡的黑道趙子揚其實是我國中同學的名字,帕頌先生裡的葛叔是我國小同學的名字 (當然兩位同學都沒有聯絡了,似乎聽說趙子揚當了警察,結果我還畫成黑道...
MORIKU/TSAO🎤🍓
可以完全獨立的角色:子揚哥,弟弟趙子烈的命名則是台灣人取名時習慣的延續中間字來的。
https://images.plurk.com/1E50qdzykSbgdfab55Ujzg.jpg https://images.plurk.com/4iQShY2hir4nIULm0lDZmx.jpg
MORIKU/TSAO🎤🍓
字的素材有了後,放到故事裡角色的名字包含父母對兒女的期許,揚烈兄弟的名字也有這層含義在。
MORIKU/TSAO🎤🍓
(貼個還沒完成的漫畫<不是兄弟>草稿,這部也還在燉TT
https://images.plurk.com/hoMaWA4um9tZZvsGoZ2jH.jpg https://images.plurk.com/2g6xjKuXqWbBRvbqF2VEfm.jpg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