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i新
https://images.plurk.com/29gEM12fuj8UeEEH5L1fWH.jpg
今天拿到台灣造型的茶餅乾。

先說,我對於這個創意非常欣賞,但會去買它則是出於好奇。

基於之前也瘋過一陣子茶口味的烘焙和烹飪,我那幾年對於茶入菜入甜點的感想是-他X的還真不容易。

溫度𣎴高的製作像冰淇淋/冷飲/幕斯/奶酪,一些發酵重焙火中重的,在成品中勉強可以保留完整的表現。但前香重或發酵度低或者焙火度低的茶,光加糖加奶加油都可以完完全全蓋掉它原本風味。

更別說溫度高的烘焙烹飪了,沒有特殊手段,連茶感的存在都若有似無。
wili新
所以台灣的特色茶裡,用到高山茶/包種茶/四季春/碧螺春/東方美人,都非常容易出現製作者下了足量的茶粉了,但吃的人卻出現「蛤」感的尷尬情況。

凍頂烏龍/鐵觀音/大葉種的紅玉阿薩姆/紅烏龍還有窨花茶的表現稍佳,但也只限於溫度不超過60-70度以下,高於70度茶風味的完整保留就非常危險。

這樣自己實驗出來的刻板印象下,對於個台灣造型兼台灣特色茶口味餅乾。我好奇之餘,對於製作者充滿敬佩。

對於保留完整茶風味而言,餅乾就是加糖加奶加油還加熱的魔王關啊。
wili新
今天和家人整個嚐了一輪,每個口味都覺得好吃,但以保留茶風味的角度來看,桂花包種/四季春抹茶/東方美人曲奇餅我真的吃不太出原本茶的風味表現;日月潭阿薩姆吃得出來奶,但茶感不太明顯;客家擂茶/台茶十八號/柚香金萱的茶風味表現就比較完整,高山茶也有風味表現,但我覺得是不是用的茶粉可能焙火度稍微高些(如果不是...那就....) ,台茶十八號則是把茶風味保留最完整的一款,非常驚喜。

至於炭焙烏龍開心果和客家擂茶抹茶夾心,茶感都吃不到了,但內餡味道倒是相當不錯。

百香果綠茶餅乾先保留,因為只有一塊,得等屁童們回來一起分著試才能說感想了。
阿糖仔
創意+分
伊娃齡
我只知道要排隊等很久,就沒訂了。希望有機會跟團(被打)
keigi
這款我好早之前就訂了,然後放到冰箱一直忘記吃XD
wili新
伊娃齡 : 這個應該不會接團購,他接單都要到七月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