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療癒永動機☆無道
善良的歧視主義者 - 金知慧(김지혜)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同樣是趁著READMOO性別馬拉松讀完的書。
這本其實算是讀到一半被放置的書,因為中間一度讀到有點不舒服XD
不舒服的點大概是意識到「我其實也會歧視人」「我(相較於其他族群)是擁有特權的」這件事情,但也正因為意識到了這一點,才會去留意自己的行為吧~
善良的歧視主義者 無道與書 不讀會死
自我療癒永動機☆無道
將我周遭的言語與想法一個個抽絲剝繭的作業,感覺彷彿是在重新學習這個世界。而我只是活在自己沒有歧視他人的錯覺與神話裡罷了。
這是作者在不經意的說出了「侮辱性字眼」後得到的體悟。
自我療癒永動機☆無道
書中也有提到了關於特權的部分。
所謂「特權(privilege)」,指的是被賦予的社會條件有利於自身,而得以享用一切優惠待遇。
一般來說「享受特權」大多不是透過有意識地努力獲得,而是本身已經擁有的條件,所以在多數情況中並不會被察覺。換言之,由於特權是「擁有者的餘裕」,因此擁有者根本是處在連自己「擁有的事實」都意識不到的自然、舒適狀態。
唯有在意識自己能毫無任何不自在的架構或制度,對他人來說竟是種阻礙的當下,我們才會發現自己享受的特權。
自我療癒永動機☆無道
而透過理解對方的狀況跟處境並換位思考,這或許是能夠讓原先傾斜的世界回歸到平等吧?
自我療癒永動機☆無道
作者因為是韓國人的關係,有針對不少還過特有的社會現象書寫。
像是韓國人有反對收容葉門難民這件事情,是涉及對關於「穆斯林」、「難民」、「潛在的性犯罪者」的歧視。
自我療癒永動機☆無道
人為什麼會有歧視行為呢?
因為人類是有分類的傾向。人類會透過分類去劃分「我們」和「他們」。
根據研究,人易於傾向單純地將自己不屬於其中的群體視作「他們」。面對自己隸屬其中的內部群體,往往能感覺相對地複雜、多樣、富人情味;反之,面對自己不隸屬其中的外部群體,看起來便顯得相當單調、同質性高、缺乏人情味。內部群體與外部群體的差異也可能會被想得更誇張。
「我們」和「他們」的界線,不是「國籍」這項客觀的事實,而是取決於主觀概念願意將其視作「我們」的程度。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根據什麼樣的界線,我們對「自己人」便是親切、肯奉獻的人,而對「外人」又會變成冷酷,甚至殘忍的人。
自我療癒永動機☆無道
我自己在讀的過程中也有意識到,法律雖說是最低標準,但有時候這個低標也未必正確或是符合正義。
自我療癒永動機☆無道
整體讀完會覺得作者挺......理想主義?
特別是後半在講關於性別友善廁所、反歧視法的部分(躺
但我也認同作者書寫的動機。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也有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有被一些刻板印象束縛住了。
自我療癒永動機☆無道
後記的這些段落讓我特別有感觸
自我療癒永動機☆無道
我在本書提過的許多歧視故事,或許,正是始於那個小小世界。當名為「朋友」的共同體,不是一段輕鬆展開的關係,而是密實封閉的關係時,無法屬於其中的不安也只會變得更嚴重。以最近的流行語來說,這道二選一的選擇題是──要不成為與多數人和得來的社交達人(insider),要不成為與任何人都合不來的邊緣人(outsider)。劃分社交達人與邊緣人的標準確實存在,而在此也重現了因外貌或能力等原因產生的各種歧視。
自我療癒永動機☆無道
被趕出某個群體界線之外,是件令人憂慮的事。為了進入界線之內,我們犧牲了許多。
自我療癒永動機☆無道
與其為了歸屬成為「完美」的人而努力,或假裝自己是那種人,不如一起想像歡迎所有人原有樣貌的世界。夢想著建立一個至少不用因為擔心自己被排斥而去取笑、捉弄、踐踏他人,能夠寬容擁抱所有人的平和社會。
自我療癒永動機☆無道
歧視,不單是限於象徵「社會弱勢」或「少數者」等特定群體,更是關乎組織你我每一個人生活的關係。因此,我們不妨試著從本書中基於各種原因做出歧視和受歧視的無數關係裡,回頭檢視你我究竟該如何建構我們的生活。然後,建議大家慢慢卸下武裝,一起試著打造雖然有些鬆散,但能夠包容陌生人事物的自在關係。
自我療癒永動機☆無道
有沒有可能,不是一個封閉群體的「我們」,而是由無數個「我」交錯而成的共同關係形成的「我們」呢?我希望成為的不是隨便喝斥他人「踩線了!」「走開!」而是同為熱情與開放共同體的「我們」。
自我療癒永動機☆無道
講一下廁所的事情好了。
就我所知有些跨性別會覺得性別友善廁所是歧視,甚至會說那是等同於黑人廁所一般的隔離政策。
性別友善廁所也因為出入較不會引人側目反而容易淪為偷拍的天堂......
而有些性別友善廁所也就只是把女廁換個牌子罷了。
這樣講倒也不是反對設立性別友善廁所,而是我會覺得有時候真的是很難滿足所有人的想法跟需求。畢竟就算擁有相同的身分,也是會有不少個體差異。
但在倡議的過程中要怎麼統合意見、怎麼去達到平衡,我認為這是倡議者們要做的事情。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