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剛好在FB看到有人爭論中國用語以及台灣用語(對,還是萬年不變的質量跟品質)並且用國語辭典證明質量在台灣也可以作為品質使用。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想用教育部辭典佐證你的用語是否正確,請務必看清楚你查的字典《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還是《國語辭典簡編本》。
如果是用重編國語的話,它的主任委員序有提及:「由於兩岸交流日益密切,所以也兼收海峽對岸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語詞,以增進彼此間的了解,以利文化交流。」
所以要查詞語用法的話,建議使用簡編本最為正確。
此為重編本主任委員序
https://images.plurk.com/6ShIEA1CEV6xErtVSb6aKv.jpg
主任委員序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此為簡編本主任委員序 主任委員序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2021
ಠ_ಠ
國教院說明,中小學教學及一般民眾宜使用「國語辭典簡編本」,其字詞取音較符合當代語言習慣;「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以研究者為主要對象,在首頁即標明「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orange2152
之前還看到有噗說拿簡編本佐證很low
看得我頭好痛
ಠ_ಠ
orange2152: 蛤有這種白痴嗎我要看
ಠ_ಠ
喔我看到白痴了(幹
pizza5754
不過我遇過盲信這個原則結果鬧笑話的lol
ಠ_ಠ
pizza5754: 盲信什麼原則
ಠ_ಠ
pizza5754: 還是沒有很懂XDD?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我現在討論的是以重編字典來佐證中國用語,不過你突然提出盲信這個原則結果鬧笑話的這個部分讓我有點錯愕這樣。我想你想討論的方向可能跟我想講的不一樣……?
ಠ_ಠ
就,反正如果要證明你講的話不是中國用語,拿重編來證明其實不是一個好的方式,這個噗只是想講這個而已。
pizza5754
ಠ_ಠ: 對啊我就順帶一提,所以才用「不過」開頭當成提個趣事
簡單來說就是有人使用那噗的方法超越了你這邊說的「如果要證明你講的話不是中國用語,拿重編來證明其實不是一個好的方式」,他直接解讀成「看重編都要打折扣」
ಠ_ಠ
pizza5754: 喔原來如此,我覺得看個人就是了,如果要論證什麼的話還是建議不要只看重編這樣。其實如果他說:只看重編都要打折扣。我就能夠理解了。
earth1721
凡人之質量,中和最貴矣。中和之質,必平淡無味;故能調成五材,變化應節。是故,觀人察質,必先察其平淡,而後求其聰明。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