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The Reporter
【我的孩子遇到狼師,報案卻如跑大地、重述被害過程15次⋯⋯說好的「減少陳述」與「司法詢問員」呢?】
土城圍棋老師猥褻12名兒童案,凸顯被害人求助體制的二度創傷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新北市土城一名圍棋老師李慶彥涉嫌對12名小學生孩童強制猥褻、並用監視器錄影,今年3月一審判決有期徒刑22年。

Amber一家是最早發現李慶彥犯行的受害者,沒想到報案過程卻像是「跑大地」:

從土城分局到金城派出所再到婦幼隊,好不容易確定找誰報案;完成所有報案程序時已是隔天的凌晨2點,整整花費14個小時;被迫向陌生人述說壞人對他們做了什麼,計15次。
偵查庭時,原本以為家人可以陪同,不料檢察官表示只能社工在場,孩子當下驚恐地看著父母,「只有我自己進去嗎?」

從報案的混亂、多次陳述到心理諮商資源媒合,都反應現行體制的僵化,與對於性侵案件被害人保護的不足⋯⋯
報導者The Reporter
明明,狼師李慶彥有猥褻幼童前科,但在法定的刑期、列管期、監控結束後,卻沒有其他監管機制,家長與孩子只能自求多福?
明明,12歲以下及心智障礙的性騷及猥褻案都是由婦幼隊受理,為什麼實際報案時卻還是往返周折?
明明,台灣20多年前就發展出「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的流程,並參考英美等先進國家,引入新角色「司法詢問員」,為什麼難以落實執行?

冗長的司法流程中,社工理應是被害者最有力的陪伴者,但現實是全國每6件通報的個案中,就有1件在新北,新北家防中心負荷量高,社工案量大,服務品質與受害家庭的期待有所落差⋯⋯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