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資料框
來去劇場
2025.05.04 臺灣豫劇團《錦衣》
因為在等隔壁的錢都,所以順手亂寫個感想(?)

這部也是最大靜摩擦力大到想放棄的戲,200 分鐘真的是???
不過因為群戲多,一大段一大段的其實體感還好,也可能是因為我很認真在研究河南官話的調值所以很專心(???

主角加入錦衣衛之後整個 chaos,偏迷,故事沒有很說服我,但下半場那個自我對話還是很好哭嗚嗚嗚嗚,醒醒吧你〇〇〇〇(為友善還沒看戲ㄉ臺中高雄場觀眾自主消音)

整體就是精良製作、演員穩定輸出,還是滿值得看ㄉ。

兼跟各位介紹歌仔戲曲調【五更鼓】是個好調,喜歡「春天遠了」的各位民眾可以一起來聽歌仔戲
玉羅剎
PTT歌仔戲版有人在問這題~有空去回覆解答嗎~
二維資料框
謝謝資訊,已去回
玉羅剎
二維資料框 : 謝謝啦~
kai
是我問的,謝謝大大解開糾結我兩天了的謎團
今晚公視台語台有播薪傳的<三藏出世>,順便宣傳一下~~
二維資料框
竟然在噗浪上認親成功真剛好XDD
▲pey
好好奇選用歌仔戲調的原因喔
二維資料框
臣妾抱歉XDD 臣妾不是這齣戲的編腔或音樂設計,臣妾也不能回答XDDD
臣妾只能講個人的想法XDDD

我自己的感覺是,豫劇板式的傳統如果要產生一段「主題曲」型的能迅速洗腦(?)觀眾的旋律比較不容易,反觀歌仔戲的曲調是相對熟悉且能快速記住的,在劇中作為姊弟之間哼唱的民謠小曲一類的存在也是滿合理的……?

類似的情況是新編歌仔戲滿常會有跟劇同名的新編曲調來當成主題動機這樣的感覺……?

單論臺灣劇種的借用而言,客家戲也是滿常用歌仔戲的曲調、反之亦然(歌仔戲用客家戲的天公落水採茶調、南管的相思引等等),但我自己在演出當下確實也覺得豫劇中選用歌仔戲滿特別的XD 尤其是這麼重要的段落XD
不知道是不是周以謙的想法?(倒是音樂設計鋪得很滿這點我滿喜歡的XD)
二維資料框
順帶一提五更鼓算是早年廣傳ㄉ民謠,但我剛剛想跟媽媽求證ㄉ時候被打臉(?

大家也可以找找自己家的長輩確認他們會不會五更鼓喔喔喔喔(?

https://images.plurk.com/526KiRbFVTnQUlJ6NC0UBZ.jpg
▲pey
謝麥茶大大開示(?) 這種民謠調的選擇不知道是不是編腔還是音樂設計。話說我很喜歡武俠這系列的音樂,各個場景會有各自的主題曲,懸疑感的也有主題。
二維資料框
我這個人很膚淺,有嗩吶有笙我什麼都好(?????
這部的笙用得很好耶qqq (懸疑感 max
ann ✘ 地獄渡魔中
目前看戲看下來,也有觀察到台灣的戲曲不分劇種,蠻多都會借用「歌謠」當作曲調。
比較常聽到的:桃花過渡、雪梅思君、五更鼓⋯
二維資料框
經這麼一講,我噗首直接把五更鼓列在歌仔戲曲調不夠嚴謹,歌仔戲的曲調來源確實滿多是民謠的(屬於歌仔戲曲調來源四或五大類中的其中一類),我自己很順的就把它內化進歌仔戲ㄌ,my bad,先跪來放→

戲曲發展借用不同劇種的曲調或是民謠真ㄉ常見到有時候想不起來的瞬間會超痛苦的啊啊啊,尤其有些不同地區的民謠又存在一些繼承關係真的啊啊啊
之前發噗哀號得超大聲

臺灣的民謠這個講下去也好多能說的,像是劇情 like shit 的《1624》的民謠選擇也有很多小巧思在(例如說原住民角色登場時唱臺東調/恆春調這種)

請問p大看《鏢客》活動當天有沒有開放現場聊天環節XDD
▲pey
二維資料框 : 我幫大多借兩個小時聊天(O)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