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lan
@esmeron
Sat, Apr 26, 2025 2:53 AM
「川端康成在諾貝爾演說中談的是日本美學,然而後來的他選擇用瓦斯自盡,那是一種極靜默的死,我覺得那不是某種缺席,而是一種極端的存在。
我不斷想到鄭南榕自焚時的姿態──那不是抗議,是灼燒存在。
如果說存在是空間的佔據,那死亡是空間的極端放大。
這與我對《4分33秒》的感受其實很接近,那段極端靜默是最激烈的反抗,是一種消聲也是一種殘響,是一種被消音的在場,一種被撕裂的存在。
在我看來,那不只是空白,是飽滿到超載的白,是必須死去才能誕生的白。」
載入新的回覆
我不斷想到鄭南榕自焚時的姿態──那不是抗議,是灼燒存在。
如果說存在是空間的佔據,那死亡是空間的極端放大。
這與我對《4分33秒》的感受其實很接近,那段極端靜默是最激烈的反抗,是一種消聲也是一種殘響,是一種被消音的在場,一種被撕裂的存在。
在我看來,那不只是空白,是飽滿到超載的白,是必須死去才能誕生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