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洛 📚
讀嘛讀嘛

《統計操控的真相與謊言》德瑞爾.赫夫(Darrell Huff)

這本書的初版是1954年,內容是關於媒體、新聞、政府等機構如何濫用、錯用統計學的舉例和故事,即使現在來看也完全不會覺得過時。雖然書名看起來很嚴肅,不過內容其實相當淺顯好讀,而且書中插圖也很有趣,很有年代感XD
尼洛 📚
【不隨機的隨機樣本】

「一位印度的法官曾對一位年輕、熱心的英國公務員說:『當你年紀再大一點時,就不會那麼自信的引用印度的統計數據了。因為雖然政府非常熱衷於統計數據──他們蒐集數據,將數據相加、求n次方、取立方根並製作出精彩的圖表。但你絕不能忘記,這其中的每一個數字都來自村莊的守衛,他只是寫下了他喜歡的東西。』」
尼洛 📚
「一位精神科醫師的報告曾指出,幾乎每個人都罹患了精神官能症。這種過度泛化的說法,除了會破壞『精神官能症』一詞的特定涵義之外,還應該檢視這位醫師的樣本。換句話說,精神科醫師觀察的都是哪些人呢?

事實證明,他得出這個充滿啟發的結論,其實是透過研究自己的病人而來,但是他的病人與代表所有人的樣本群體相距甚遠。如果一個人是正常的,我們的這位精神科醫師根本不會遇到他。」
尼洛 📚
「有一位民意調查的調查人員指出,她在火車站找人採訪是因為『你可以在火車站中找到所有類型的人』。但我們必須向她指出事實並非如此,像是『需要照顧年幼孩子的家庭主婦』,就幾乎不會出現在車站而會在樣本中被忽略。」
https://images.plurk.com/1DRLhbsFwZ9ApWT4SbmSi6.jpg
尼洛 📚
【誰的結論】

〈流行觀念:是真是假?〉「問:念大學對你保持未婚狀態有什麼影響?答:如果你是女人,你成為未婚女性的機率將直線飆升。但如果你是男人,大學會帶來相反的效果──大幅減少保持單身的機率。」

「康乃爾大學曾對1500名大學畢業的中年人進行研究調查。在男性中,93%已婚(相較之下,男性一般群眾的已婚率是83%)。但在大學畢業的中年女性中,只有65%已婚。女性單身的比例,大學畢業的中年女性是一般女性群眾的三倍。」

「17歲的蘇西.布朗(Susie Brown)讀到這篇研究時意識到,相較於不念大學,念大學之後的結婚機率會變得較低。這篇文章就是這麼說的,而且文章中附上的統計數字具有信譽良好的資料來源。」
尼洛 📚
「儘管這些數字與結論相符,但這些數字其實不能支持該結論的正確性;此外我們還要留意,雖然這些統計數字來自康乃爾大學,但結論卻不是,不過,匆促閱讀這篇文章的讀者很可能會覺得結論也來自康乃爾大學。」

康乃爾大學的研究調查只是描述了觀察到的現象,並沒有下任何結論。這個真的是很容易掉進去的陷阱耶...

尼洛 📚
【缺乏比較性】

「許多數字都因為缺乏比較性而失去了意義。《展望》(Look)雜誌的一篇文章在論及唐氏症時寫道:『一項研究指出,在2800個病例中,超過一半病例的母親年齡在35歲以上。』能不能從這段描述中得到任何意義,取決於你是否了解女性通常會在幾歲生孩子,而鮮少有人知道這一類的事情。」

尼洛 📚
【智力測驗】

「大致上來說,智力測驗是一種針對智力的抽樣研究。就像其他抽樣方法一樣,智商是一個具有統計誤差的數字──統計誤差會呈現該數字的準確度或可信度。」

舉例來說,如果一項智力測驗的可能誤差是3%,彼得測出98,琳達測出101,那琳達的智商就比彼得高嗎?「若我們用更加完整的方式來表示,彼得的智商應該會是98±3,琳達的智商則是101±3。」
尼洛 📚
「這個數字代表彼得的智商,有一半機率會落在95至101之間;另外一半的機率則是高於或低於這個範圍。同樣的,琳達的智商有一半機率會落在98至104這個範圍內。你馬上就可以從這些描述中看出,彼得的智商有四分之一的機率高於101,而琳達的智商也有四分之一的機率會低於98。這麼一來,彼得的智商可能就不會比琳達來得差,甚至還會產生3的差距。」
尼洛 📚
「歸根究柢,我們會發現看待智商的唯一方法,和看待其他抽樣結果的方法一樣,應該要用範圍來檢視。舉例來說,智商的『標準值』並不是100,而是90至110的範圍,而且,把『落在這個範圍內』的孩子,和『落在較高或較低範圍』的孩子比較,是有道理的。但是,把差距很小的智商拿來比較是沒有意義的。」

尼洛 📚
【半關聯性數字】

「如果你沒辦法證明你想證明的,那麼你可以選擇展示其他事物,假裝這兩者是一樣的。」

「雖然你無法證明某種藥方能治癒感冒,但你可以(用超大的字體)刊登一則宣稱絕對誠實的實驗報告,告訴讀者只要半盎司(oz,約14克)的藥方就可以在11秒內殺死試管中的31,108隻細菌。過程中,請確保你找的實驗室具有良好信譽或聲名遠播。你可以全文轉載那份報告,並找一名模特兒穿上白色醫師袍,拍一張相片,附在文章中。」
尼洛 📚
但沒有說在此藥方在人體中是否同樣有效(實驗室中可以用超高劑量去殺細菌,但上市後的藥方必須稀釋到不會傷害人體,效果可能也被稀釋到對人體沒有影響)、也沒有說殺死的是哪種細菌,你的感冒是這種細菌引起的嗎?還是根本不是細菌引起的呢?

尼洛 📚
【濫用加法】

「常會有人把那些不該加起來、但看起來應該加起來的東西加在一起,許多粗心錯誤和奸巧詭計都來自於此。」

《紐約時報書評》:「書價上漲與作家收入之間之所以會出現差距,似乎是因為製作成本與原料成本出現大幅上升。光是工廠與製造的開支在過去十年中就上漲了10%至12%,原料上升了6%至9%,銷售與廣告支出則攀升了10%。把這些價格上漲加總起來,上升幅度至少有33%(對某些公司而言),對部分較小的出版社來說則可能高達將近40%。」
尼洛 📚
「若我們認同這種把所有百分比加在一起的邏輯,最後將可能會製造出各式各樣的幻想。比如說,你今天買了二十樣商品,發現每件商品的價格都比去年上漲了5%。把這些百分比『加起來』就是100%,於是你的日常支出變成了兩倍──這根本是胡說八道。」

end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