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aa
@Evaaaaa_2022111
Mon, Mar 24, 2025 10:36 AM
2
哲學家很常會提到「應該蘊含能夠」(ought implies can)的原則——唯有當你能夠做到某事,你才有做它的道德義務;換言之,你沒有義務去做你做不到的事情。按照這麼原則推演,如果有人要達成某件事情難如登天,要求他必須做到就會顯得毫無意義,而且不合理。(中略)這個事實蘊含一個極其深遠的道德意涵:我們不應該因為沒去做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而遭到責難。
「應該蘊含能夠」原則當然會有一些例外狀況;在追求具有價值或理想結果的過程中,試圖達到一些難如登天的標準,有機會讓我們更靠近目標。
最近看了《懼胖社會》這本書,其中提及了ought implies can 這個原則與其例外,也許這能夠解釋為何我們實質上難以做到RACK或SSC,但仍應以此為目標努力。
Evaaa
@Evaaaaa_2022111
Mon, Mar 24, 2025 10:38 AM
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 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 凱...
Evaaa
@Evaaaaa_2022111
Mon, Mar 24, 2025 10:38 AM
(沒有很認可其中的某些論述方式或觀點,但作者的文字運用能力很好,翻譯也翻得很好)
Evaaa
@Evaaaaa_2022111
Tue, Mar 25, 2025 10:35 AM
好吧我還是想要(盡量)簡短地ㄇㄇ一下這本書
作者在前幾章論證肥胖與危害健康不具備高度關聯性時,表示即便A出現時B也出現,也未必可以證明其具備因果關係,也可能有其他關聯因子導致這樣的結果。(就是相關不是因果的意思)
但在後幾章論述人們迫害肥胖者減肥,以致肥胖者實施減重手術,術後自殺機率是沒有進行手術的人的兩倍時,作者又表示雖然相關不是因果,但「這些發現確實讓人深感不安」。
在我看來這樣的論述就是用自己現存的價值觀去決定哪些內容更應該被重視?不然為何不說肥胖對健康的危害讓人深感不安呢,多少覺得有些玩弄文字與數據以獲取自己想要的結論的疑慮。
Evaaa
@Evaaaaa_2022111
Tue, Mar 25, 2025 10:38 AM
然後某些章節也有將議題扁平化、只認為問題存在於「肥胖就是社會原罪」的書寫習慣,但對我來說他提出的問題有可能是基於很多很多其他因素導致了結果,而非純粹討厭肥胖者。
(當然我也有小小反思是否與作者所言相同,人們對肥胖的憎惡已經高漲到自身不會意識到而迴避面對的程度)
載入新的回覆
「應該蘊含能夠」原則當然會有一些例外狀況;在追求具有價值或理想結果的過程中,試圖達到一些難如登天的標準,有機會讓我們更靠近目標。
最近看了《懼胖社會》這本書,其中提及了ought implies can 這個原則與其例外,也許這能夠解釋為何我們實質上難以做到RACK或SSC,但仍應以此為目標努力。
作者在前幾章論證肥胖與危害健康不具備高度關聯性時,表示即便A出現時B也出現,也未必可以證明其具備因果關係,也可能有其他關聯因子導致這樣的結果。(就是相關不是因果的意思)
但在後幾章論述人們迫害肥胖者減肥,以致肥胖者實施減重手術,術後自殺機率是沒有進行手術的人的兩倍時,作者又表示雖然相關不是因果,但「這些發現確實讓人深感不安」。
在我看來這樣的論述就是用自己現存的價值觀去決定哪些內容更應該被重視?不然為何不說肥胖對健康的危害讓人深感不安呢,多少覺得有些玩弄文字與數據以獲取自己想要的結論的疑慮。
(當然我也有小小反思是否與作者所言相同,人們對肥胖的憎惡已經高漲到自身不會意識到而迴避面對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