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洛 📚
讀嘛讀嘛

《案發現場:FBI警探和數學家的天作之合》Keith Devlin, Gary Lorden

作者Gary Lorden是影集《數字搜查線》的數學顧問,這本書以影集中的案件為起頭,介紹一些調查時會使用到的數學推論和技巧。不太好讀的一本書,除了數學概念,覺得不少語句翻得不是很通順
尼洛 📚
「DNA比對所做的,是在一定的信心下辨識出某個人。而這人的DNA分析結果與在犯罪現場採集到的一個檢體(或數個檢體)一模一樣。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就是這人犯下罪行,還需其他證物佐證才能將其定罪。」
尼洛 📚
「舉例來說,取自一位被性侵與謀殺之婦女陰道的精液樣本。所得出的DNA分析,假設與某個特定人士相符合,那麼在DNA比對的計算精準度範圍內,這件事只能推論該特定人士在這位女士死前不久,曾與她發生過性關係,但還需其他證據才能論定這人性侵了這位女士。若要推論他接著謀殺了她,可能還需要更進一步的證據。DNA相符合,就只是兩份分析結果吻合而已。」
尼洛 📚
「一般而言,透過DNA資料庫搜尋,尋找是否有某個分析結果符合一份給定樣本的分析結果(如犯罪現場採集到的樣本),這種過程就稱為『突然命中』搜尋。經由這樣的搜尋所得到的符合結果,之所以會被稱為『突然』,是因為在吻合之前,那人並不被視為是嫌疑犯。」
尼洛 📚
「在突然命中搜尋得到符合結果,應該問的主要問題就是:這個相符合的結果是否意味著,在資料庫裡的分析結果與這次搜尋主角的樣本,屬於同一個人?還是這個符合只是純粹的巧合?」
尼洛 📚
以樂透彩為例,「贏得最大頭獎的機率大約是三千五百萬分之一。對單一個人來說,買彩券顯然是浪費時間,這樣的勝負比實際上等於零。但是,假設每一週至少有三千五百萬人確實都買了一張彩劵(這是合乎現實的情境),那麼平均每一到三週就會有人中大獎,而新聞報導接著就會蜂擁而至去訪問這位幸運兒。這個人有何特殊之處?根本沒有。關於那個人,你所能說的僅是他就是有獲獎號碼的人而已,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結論。」
尼洛 📚
不過今天如果有個人說他有超能力,可以預知彩券號碼,之後幾次的中獎號碼竟然都跟這人說的一樣,那事情就非比尋常了。「那麼,你會做出什麼結論?最有可能的就是那是場騙局。」
尼洛 📚
「經由隨機符合機率來做的突然命中搜尋,比較像第一個情境。它能告訴你的所有事情,只是有一個DNA分析結果相符合。就其本身而言,它並沒有告訴你其他任何事,而且很確定地,它沒有說那人就是這場罪行的犯人。」

「另一方面,如果有個人經過DNA比對之外的其他方式,被辨識為犯罪嫌疑人,那麼,隨後所做的DNA比對,就比較像是第二個情境。」
尼洛 📚
如果除了DNA以外還有其他的可信證據(曾與被害人見過面、身分證遺落在犯罪現場,或是在開獎前就宣稱自己知道號碼),「那麼,一次符合有著長串分母的隨機機率勝算比的比對,本身就是結論。但是就像樂透的例子般,為了要使得相當渺小的勝算比具有影響力,初始的辨識身分就必須在DNA比對之前先進行(或者至少它們是彼此獨立地論證)。先進行DNA比對,那麼渺小到令人印象深刻之勝算比,將沒有任何意義。」

如果除了DNA相符以外沒有其他任何證據,那相符的那人可能就只是很衰而已。

— end —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