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雅
江琬鈺FB
Facebook

💡 理解亞斯:當世界的運作方式不同,我們該如何接納與包容?
亞斯孩子(亞斯伯格症:高功能自閉症)認識世界的方式,與一般社會人截然不同。他們主要依靠學過的道理、邏輯推理和過去經驗來理解世界,而非情感直覺。他們透過一次次的互動累積「資料庫」,並藉由這些經驗來學習如何與人相處。他們擅長物理性關係,而非人際互動,因此即使能夠條理分明地陳述某些道理,卻常常發現沒人對他們的內容感興趣。
栗雅
相較之下,一般社會兒童是雙軌學習,透過「情緒本能」與「認知腦」同步發展社會理解。即使他們不完全理解某些規範,但情緒可以幫助分辨非語言訊息。例如,當父母生氣地說:「好啊,你最好試試看!」社會兒童的「情緒腦」會察覺對方的怒氣,進而避免犯錯;同時,他們的「認知腦」會學習因果關係,理解何時父母是在說反話,何時是認真的。

然而,亞斯孩子的學習方式是單線推進、不循環的,他們往往是在做了之後才知道效果,缺乏對情緒與社交暗示的即時理解。此外,由於亞斯孩子對抽象概念的理解較弱,他們的情緒辨識、表達和應用能力受限,這導致了「情盲」現象,使他們難以解讀非語言訊息,行為上看起來較為「自我中心」。
栗雅
因為亞斯孩子的情緒腦與認知腦之間缺乏連結,他們容易說出「白目」的話,例如:「你煮的菜不好吃。」這並非惡意,而是單純的事實陳述,因為他們無法理解,在社交場合中,「維持和諧」往往比「陳述事實」更重要。他們習慣將「人」與「事」分開評價,因此無法預測自己的話可能會傷害他人。

✨:理解,才能真正接納
認識亞斯並非為了標籤,而是為了理解。他們的行為背後並無惡意,而是源自天生的神經發展特性。當我們理解這些特質,就能在與亞斯孩子相處時不再因他們的直白而受傷,也能給予更多的包容與支持。唯有用理解取代責怪,才能讓每個人都擁有更自在、和諧的相處環境。💙

#圖片來源:當亞斯人來到地球 :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亞斯人
#情盲
#白目
#理解才能真正接納
栗雅
https://images.plurk.com/3c3wnEhrKdHg6gsIPbP0wp.jpg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