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洛 📚
讀嘛讀嘛

《地表最強熊蟲:不可思議の緩步動物》鈴木忠

「熊蟲在分類學上屬於緩步動物門,這個『門』裡面所有生物皆稱為熊蟲,而人類則是屬於脊索動物門。」

「為什麼熊蟲會獨立成一個『門』呢?這是因為熊蟲與其他動物在身體結構上有很大的差異。包括頭部,熊蟲共可分為五個體節,腹部有神經系統,四對附肢沒有關節,不過末端有爪狀或吸盤狀的『手指』。」

「根據身體結構的特徵,可再將緩步動物門分成異緩步綱、真緩步綱、中緩步綱。」
尼洛 📚
【哪裡可以找到熊蟲?】

「在我們生活的周遭,例如在沿著圍牆底部生長、快乾掉的苔蘚中,就找得到熊蟲;」或是山裡面長青苔的樹木、岩石,「這些青苔內也找得到熊蟲」;還有「沙灘的砂礫之間」、「海邊的藤壺內」、深海底部的沉積物。「從喜馬拉雅山脈到南極大陸都找得到熊蟲的蹤跡。」

———
尼洛 📚
【小班熊蟲的屎】
https://images.plurk.com/4811XvyqqklE7cY9pDtBRK.png
圖的右下角。超大坨!!!

———
尼洛 📚
【酒桶狀】

當環境逐漸乾燥的時候,熊蟲就會縮成一球,「像被曬過一樣又乾又硬,看起來就像橡木酒桶。」「一九二二年,Baumann將這種型態記為『小小的酒桶』,從此之後,這個狀態下的熊蟲在英文世界就被稱作tun(酒桶)。」
尼洛 📚
「熊蟲變成酒桶狀,會在體內累積海藻糖,組織內的水分也會逐漸消失。若沒有水,許多需要水才能進行的化學反應便會停止。而海藻糖會取代水分進入體內,保護蛋白質與細胞膜的分子形狀。熊蟲之所以能抵抗外界環境的激烈變化(乾旱、高溫、高壓、輻射等等)而再次甦醒,大概就是這個原因。」

———
尼洛 📚
「海藻糖是昆蟲的血糖(人類的血糖則是葡萄糖),我們平常沒什麼機會碰到,不過最近海藻糖常被當作食品添加物。」

———
尼洛 📚
【把熊蟲丟進微波爐】

「如前所述,變成酒桶狀的熊蟲,體內組織不含任何可自由移動的水分子。微波爐是藉由水分子的高速震盪來加熱物體,所以不會對不含任何水分的酒桶狀熊蟲造成影響。如果是正常狀態下的熊蟲,可能微波數秒就會被煮熟,但如果是酒桶狀熊蟲,大概什麼事都不會發生。」

———
尼洛 📚
【長命百歲的熊蟲】

目前沒有確切證據顯示熊蟲可以活超過一百年,這個說法可能起源於「研究結果顯示熊蟲在乾燥狀態下可以活數年」,並以此推測後,就出現了熊蟲可以活一百年以上的「傳說」。
尼洛 📚
「至今保留下來的紀錄中,保存期限最長且成功甦醒的例子是Baumann在一九二七年的實驗,他從保存七年的苔蘚中找到甦醒的熊蟲。」另外在格陵蘭境內,「有報告指出,這些熊蟲在冰封狀態(而非乾燥狀態)下,保存了八年以上。」

— end —
尼洛 📚
熊蟲能夠抵抗極端環境的特質其實很多微生物也有,但熊蟲之所以特別受到注目,作者覺得大概是因為人類覺得熊蟲比較可愛吧XD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