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納
@katana89 - 自俄羅斯發動其所稱之特別軍事行動,今天已正式進入第三年了⋯⋯ 前幾天聽一位開戰時...
延續這篇話題,那位從特別軍事行動前就在烏克蘭的仁兄,到波蘭後就輾轉波蘭、捷克與斯洛伐克等地的難民營和各國的NGO人員合作。
他也提到幾個觀察所見:
1. 難民營裡各樣人都有,物資珍貴不可能供養所有人。 戰爭長期打下來歐盟各國也逐漸不堪負荷維持龐大的難民營福利,紛紛縮減支持。
有的人會很努力去找活路,達成庇護所需的門檻(語言、職業訓練等) 尋求新的開始,也有人依然窩在難民營裡過著飯來張口的生活。
2.各團體如何運用其支援能量也有很大不同
歐盟各國的紅十字會常會把物資直接交給烏軍,導致俄軍得到情報後便會針對這些援助節點打擊,對於援助所需要的運輸工具和物資都是很大的損失。
卡塔納
3. 物資援助國也常有對現場狀況不了解,發生過花10倍運費從國外送來可以在歐洲當地輕易購買到的物資,或是日本的慈善團體送來當地人不習慣使用,連說明書都是日文的即食食品。
4. 教會對教會的聯絡管道 可以跨越國籍和政府,直到21世紀都還是很好用的資訊、物資傳遞管道。
葉加瀬小雨(enigma)
所以你那朋友的學位拿到了沒?
卡塔納
葉加瀬小雨(enigma) : 沒有,他入學一年多就碰上入侵,而且目前好幾個NGO都有撥事務費預算給他,他也只需要繼續跑難民營就能生活無虞好一陣子了。
葉加瀬小雨(enigma)
才一年多那就難了
只能算他衰
卡塔納
而且他學生簽證也到期了,他停留在烏克蘭的身份就目前有點尷尬,但他隨手帶著一本他在各處教會機構協助的照片紀錄,海關和執法人員對他都沒有刁難過。
卡塔納
最後他還有提到 目前烏克蘭拉伕徵兵的狀況很嚴重,所有人聞徵兵局皆色變,連路上看到徵兵處的車子都會放慢不敢靠近。 而且連醫院內和療養機構的工作人員都不會放過,常常就是走進某個地方看到役齡男子就通通帶走。
卡塔納
所以像他這種不會被徵召入伍的外國人,對這些地方都是及時雨,到處都在缺人。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