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rumor
星期日(2/23)看了紀錄片《白南準:月亮是最古早的電視》,加上星期六參加《想像的共同體》讀書會,記錄因這兩件事情碰撞了以後的幾個想法
catrumor
紀錄片中,白南準有一件作品是以拆下來的柏林圍牆來創作,表示了渴望統一但依舊分裂的情緒
我突然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我會覺得兩德統一是一件好事?」
catrumor
如果是因為媒體的灌輸(像是社會主義之吻那樣的作品,又或者是統一後人們在照片上欣喜若狂的表情)
那到底是因為我個人得到資訊渠道有限;還是因為那是共產陣營併入民主陣營,而因為我身處民主陣營所以得到這樣的資訊?
如果今天一樣是統一,但是是民主陣營併入共產陣營,媒體還會這樣報導嗎?
catrumor
而且我也完全沒有思考過合併對於兩地居民來說到底是好是壞
catrumor
衍生題
會不會有外國人(又甚至不只外國人)覺得,中國和台灣統一是結束分裂,是好事呢?
(當然這並不考慮在地居民的心情,但如果我自己都沒有思考過別的國家的處境,為什麼我得要求其他人接受「不統一」是一個好選項?)
catrumor
衍生題之二
《想像的共同體》讀書會上,我提問台灣是否有可能成為想像的共同體,小部回問我「為何一定要成為想像的共同體」。
讀書會結束後我又繼續思考,對啊,如果你出生在台灣,擁有中國民國國籍,難道就代表你一定要認同/愛這個國家嗎?(我不覺得這是必然的)
而如果一個人本來就沒有義務要愛自己的國家(不愛你就會受到懲罰,那和那種濫用愛國主義的人有什麼差別?),為什麼某些藝人一邊擁有中國民國國籍一邊說我愛祖國時,我又會在道德上看不起這些人?
為什麼我會這樣想?
catrumor
難不成我心中也有一個愛國主義小警察嗎?
catrumor
所以如果今天有一個人只是將自己的身分利益最大化,在台灣就是個愛台灣的台灣人,在中國就是個愛祖國的中國人,在美國就是個美國人。為什麼不可以?
我想逼問自己,是否之前一直覺得這是牆頭草可笑行為的我,才是那個偽善的人?
catrumor
坦白說在思考上我似乎把自己逼到絕境了
(撞牆)
cmt
我覺得如果要討論統一,當地人民的主觀意願還滿重要的。一個中國原則建立在兩岸都認知「中國只有一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這個認知在1990年代台灣民主化以後就有些動搖了。
cmt
我覺得對我來說比較像是義務,而不是愛。普世人權常常有明顯的地域範圍,如果在享有權利、健康保險的同時,還幫著敵國傷害本國,我覺得確實就還滿值得譴責的……
catrumor
cmt : 謝謝回覆
用義務來解釋我覺得很好
所以如果我要把我的問題問得更清楚那就是:「國民個人對國家的認同(比如在社交媒體上說我是中國人or台灣人)、對國家的付出是一種義務嗎?」
從人與人的關係來比喻就是,a送b一個禮物,b就一定要接受並回饋嗎?我認為一個正向的關係是,a可以給而b可以拒絕,反之亦然。
catrumor
當然我個人一定對各種行為有好惡,但我覺得我似乎沒有批評的權利。
cmt
如果只是個人認同表態,我也同意是個人自由意志的表達(BTW, 中國公民有統一的義務……,我認為他們要取得臺灣公民的門檻應該要更高)。

演員/明星/網紅政治認同的表態,台灣人也經歷滿多的,我今天也才看到有在中國任教的學者在論文中說「我来自中国台湾」,我其實認為他不必寫到這句,讀到時心裡也不太爽(但同時也滿尊敬他的學問,還是會繼續讀他的書XD)。

我想到前陣子剛好有讀到Kate Manne討論gaslighting的文章,裡面提到說道德規範經常被武器化,影響人對自己感知、記憶、信念的掌控感。也許兩個例子不適合類比,但總歸盡量不要對個別公民進行道德攻擊。
catrumor
cmt :
你提到你還是會繼續讀來自中國台灣的學者的書
我的想法先是「XD 你真是寬宏大量如果是我我就不看了」
第二秒想「等等我是不是又道德判斷了」(用上面那段文字打自己XDDD)
(雖然個人選擇看不看/買不買和公開發文譴責和號召一大群人譴責 是不同層次)

也許我過了明天後又繼續回到原本的行為軌跡裡了吧 哈哈哈哈哈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