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Sun, Feb 23, 2025 11:04 AM
Sun, Feb 23, 2025 11:05 AM
16
5
《Stay True保持真誠》 by 徐華(二十張)
keywords: 回憶錄、友誼、成長
你的意識就像一座城市,你在裡頭拾荒,尋找美好往日的記憶寶藏。或說記憶也許更像是一場火而非一座城,它不可控制、善變無常、具破壞力。
寫作帶來一種活在當下之外的方式,略去當下的質地與緩慢,將當下轉化為語言,你只思考語言而完全不思考當下。
-
-
讀嘛讀嘛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Sun, Feb 23, 2025 11:05 AM
作者徐華為美國移民二代,原本以為出版社想利用人家台裔移民的身分攀關係,沒想到作者確實對父母的故鄉和文化略懂略懂,能夠精準描述新竹是「以狂風與貢丸聞名」的城市,也能指認出台灣婦女特徵:「戴著全臉遮陽帽與駕駛用長手套以期保持皮膚白皙的媽媽團」。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Sun, Feb 23, 2025 11:06 AM
除了因為成長時期每年回台灣小住數月之外,更主要的,我想必須歸功於徐爸爸刻意維持親子間通暢的溝通管道,徐華回憶,父親決定回台灣工作之後,特地買了兩部傳真機,以便家書通過電話線迅捷往返。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Sun, Feb 23, 2025 11:06 AM
在父親的來信中,可以看出他總是試圖理解兒子與自己截然不同的成長體驗,當然也有像普遍亞洲父母一樣推銷自己價值觀的時候,不同的是,他最後總會留下一句「你怎麼想?」如果說尋常父母的長篇大論帶來的是兒女築牆——將父母隔絕於自己的世界之外——的後果,徐爸爸的
「你怎麼想」
則意味由父親主動砌牆,留給兒子足夠的自我空間。這是本書讓我深有感觸之其一。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Sun, Feb 23, 2025 11:07 AM
其二則是回憶錄的中心主角——徐華的大學好友阿健。
我買書向來不會仔細研讀簡介,所以看到一半我才驚覺似乎有什麼不對勁:某種flag立好立滿的不祥預兆,這時才翻到背面把字看完,𝘖𝘶𝘤𝘩。不知道這麼說會否太冒犯,但阿健之死讓我重新憶起《渺小一生》帶來的悲傷,那份綿綿無絕期的悲傷,抽乾了生活中的所有趣味。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Sun, Feb 23, 2025 11:08 AM
阿健是個好人,他讓身邊的人都覺得自在,徐華最初覺得這個正向到不行的傢伙不可能對盤,但阿健彷彿看穿了他的一切矯飾,接納並喜愛他的本質,不知不覺間,便成了他無可取代的靈魂伴侶。
為什麼好人總是不長命?我也經常如此質疑世道的不公,為什麼死的不是■■而是⚫⚫?但或許,只是因為好人在我們心中的分量特別大,空下來的位置也就會特別大吧。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Sun, Feb 23, 2025 11:09 AM
他提到,有人想做阿健意外事件的case study,分析甚或探討種族歧視或仇恨犯罪之可能性,
「他們試圖把阿健的死安插進更宏觀的脈絡當中」
,他說,
「但它就不是啊,就只是某些他媽的爛事發生了。」
比如我自己在看悲劇時,寧可它是某種極端邪惡的後果,或者某種偉大理想的犧牲,起碼有些意義吧,但人生常常不是這樣運作,它們往往只是偶發事件,就只是他媽的倒楣透頂。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Sun, Feb 23, 2025 11:10 AM
某年大學春節收假,同戶的室友病懨懨地說她整個假期因為感冒泡湯,藥丸當年菜吃,不料當晚就因為併發症去世。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感冒會病死人,第一次明確意識到,死亡可能毫無道理可言,而且那種出於偶然的無意義性,會折磨生者的靈魂。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Sun, Feb 23, 2025 11:11 AM
徐華藉由寫下他的歷史來紀念阿健,爬梳回憶、想像對話、查找事實、重新認識對方,理解過去,接受過去,以過去理解未來。那是一段以歷經痛苦來克服痛苦的過程,然而在他筆下不只有哀慟,更多的是他從阿健身上觀察到的機智與真誠。
——
我真希望你讀到這本日記。我不在乎你是否會看透我這個人,只要你能看見我。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Sun, Feb 23, 2025 11:12 AM
-
-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Sun, Feb 23, 2025 11:14 AM
-
-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Sun, Feb 23, 2025 11:14 AM
-
KOBO
|
讀墨
|
博客來
-
載入新的回覆
你的意識就像一座城市,你在裡頭拾荒,尋找美好往日的記憶寶藏。或說記憶也許更像是一場火而非一座城,它不可控制、善變無常、具破壞力。
寫作帶來一種活在當下之外的方式,略去當下的質地與緩慢,將當下轉化為語言,你只思考語言而完全不思考當下。
-
-
讀嘛讀嘛
我買書向來不會仔細研讀簡介,所以看到一半我才驚覺似乎有什麼不對勁:某種flag立好立滿的不祥預兆,這時才翻到背面把字看完,𝘖𝘶𝘤𝘩。不知道這麼說會否太冒犯,但阿健之死讓我重新憶起《渺小一生》帶來的悲傷,那份綿綿無絕期的悲傷,抽乾了生活中的所有趣味。
為什麼好人總是不長命?我也經常如此質疑世道的不公,為什麼死的不是■■而是⚫⚫?但或許,只是因為好人在我們心中的分量特別大,空下來的位置也就會特別大吧。
——我真希望你讀到這本日記。我不在乎你是否會看透我這個人,只要你能看見我。
-
-
KOBO | 讀墨 | 博客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