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 for one
前情提要
@unmj66 - 規劃出遊還是翻開磚頭書《渺小一生 》上集,(下集仍在排北市圖的預約,從300多已降到...

過完農曆年終於預約到圖書館的《渺小一生》下,然後再次摸到要出遊前一晚才看完。明明白天帶出門才看完一半,沒想到文字好讀、工作時就讀了大半,擔心自己在工作場所掉淚才匆匆暫停。

但老實說也許是期待過頭,閱讀過程逐漸不耐,被描述觸動、甚至眼紅不是沒有,但…有雷下收

借書櫃
cook for one
一直以為會輪流講述四位朋友的背景故事,所以當發現下集看到一半仍只著重在裘德身上/心理拉扯時,突覺厭煩我想看麥坎的家人issue跟傑比的自卑自大混亂生活

搜尋別人心得會讀後心情不佳,反而覺得自己共情不到這種嫌棄/懷疑自己至極的心路歷程角色是有其遭遇導致,那一般讀者是?原本對戀童/虐待的部分覺得噁心(也很現實…),但後面就對情侶間的反覆責難覺得煩噪,局外人全知視角看得出來伴侶無法取代心理諮商的功能,偏生兩位聰明多金主角看不出來…

想起之前喜歡的日本輕小說《小書癡》系列,某天驚覺可能是下意識投射成主角,擁抱愛書人身份同時又有冷面帥哥陪伴鞭策自己的生活;而回到這套厚重如磚的上下兩集,面容模糊只知道是個專情、有耐心且事業有成的帥哥伴侶,是否也安撫了普遍不安/自棄的現代人呢?
cook for one
延伸想到,這個世代似乎適合稱為喪世代呢~所以心靈雞湯/成長書籍與宗教團體盛行也不意外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