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洛 📚
@MUS2001147
2 個月前
2 個月前
12
1
書
讀嘛讀嘛
《搞懂「發酵」看這一本就對了!》齋藤勝裕
「與發酵相關的微生物通常不耐熱,大多數60℃以上就會死亡。因此,想攝取活的微生物就得注意烹煮技巧。以味噌湯來說,煮滾後熄火,最後階段才放入味噌攪散即可。」
咦?所以味噌醬是活的...?
尼洛 📚
@MUS2001147
2 個月前
【椰果】
「有些醋酸菌在發酵過程中會生成薄膜,椰果就是利用這種特性做出來的。在椰子水中加進一種叫做『木質醋酸菌』的醋酸菌進行發酵,就能做出富有嚼勁的椰果了。」
———
尼洛 📚
@MUS2001147
2 個月前
【大豆不能生食】
「大豆是優質的健康食品,其實裡面也有一些有害物質,這點倒是比較少人知道。大豆內含有毒的蛋白酶抑制劑、澱粉酶抑制劑,以及凝集素(Lectins),因此不能生食。」
尼洛 📚
@MUS2001147
2 個月前
「那麼,如何消除大豆中的有害物質呢?透過加熱就能把這些有害物質消除掉(變性、失去活性)。但如果是蛋白酶抑制劑,加熱也無法完全使其失去活性。」或是「在大豆中培養納豆菌等微生物,那麼不但可以分解蛋白酶抑制劑,還能提高消化吸收的效率。」
———
尼洛 📚
@MUS2001147
2 個月前
【紅味噌(赤味噌)與白味噌】
「味噌大致分為紅味噌(赤味噌)與白味噌兩種。這種分類法不是依據大豆的種類或麴的種類,而是依據發酵期間的長短。」「進行反應的時間較長,即貯藏期間較長,顏色就會變深。」
「基本上,為了便於保存,紅味噌的鹽分濃度較高而味道很鹹,且因為熟成期間長而味道濃郁。相對地,白味噌的鹽分濃度較低,又有麴的糖分,味道較甜。」
———
尼洛 📚
@MUS2001147
2 個月前
【大豆的細胞壁】
「在味噌的反應過程中,澱粉被分解為葡萄糖而完全溶解,蛋白質也被分解為胺基酸與肽而溶解,但大豆的細胞壁不會被分解。即使是經過熟成的味噌,也不會變成液體而流動,就是因為細胞壁仍然保留著,發揮了保水作用。」
尼洛 📚
@MUS2001147
2 個月前
「這些殘留的細胞壁對脂質有很大的作用。味噌中含有高達6%的脂質。儘管如此,味噌湯的表面並不會浮油,這是為什麼呢?這都得拜味噌中保留的細胞壁所賜。換句話說,正是因為細胞壁把脂質封鎖在大豆細胞的殘骸中,味噌的油才不會浮上來。我們可以在不感到油膩的情況下攝取到脂質的營養,就是細胞壁發揮控油功效之故。」
總覺得好神奇
———
尼洛 📚
@MUS2001147
2 個月前
【薄口醬油】
「顏色較淡,味道較鹹的醬油。由於使用濃口醬油會讓料理的顏色變黑,因此薄口醬油深受強調食材原色的京都料理所喜愛。雖然稱為『薄口』,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它的鹽分濃度比濃口醬油高約一成。釀造過程中會減少麴的使用量,增加鹽水的比例。」
沒想到「薄口」反而比較鹹!
———
尼洛 📚
@MUS2001147
2 個月前
【水飴】
「日本有一種特別的糖漿叫『水飴』,是製作日式點心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能夠增加甜味與濕潤感,可說是日式點心的幕後英雄。水飴是由煮熟的糯米加入麥芽和糖化酵素,並維持在適當的溫度下進行發酵與糖化的產物。」「水飴的主要成分,如果是用麥芽來發酵就是麥芽糖,如果是用糖化酵素來發酵就是葡萄糖。」
———
尼洛 📚
@MUS2001147
2 個月前
【酒的甜度】
「葡萄酒與日本酒一樣有甜不甜之分,這取決於酒精濃度。如果所有的糖分都轉化為酒精,就會得到不甜的葡萄酒;如果在糖分尚未完全轉化時停止發酵,就會得到甜的葡萄酒。」
———
尼洛 📚
@MUS2001147
2 個月前
【陶器】
「黏土是一種成分複雜的無機物。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SiO2,但也含有其他各種金屬元素,如鐵、銅、鋁等。這些金屬元素賦予陶器等燒製品特有的色彩與表情。不過,其實土裡面也有有機物。」「當然,還有微生物。」
「如果直接拿混合後的黏土來塑形、燒製,是沒辦法做出優質陶瓷器的,它們會在燒製過程中破裂、龜裂,或者過度收縮。就算在燒製之前,它們也難以成形,更可能出現裂縫。」
尼洛 📚
@MUS2001147
2 個月前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混合後的黏土需要靜置一段時間,視情況,時間從幾個月到幾年都有。」「黏土在靜置期間發生了微生物發酵。發酵過程中,微生物分泌的有機物會讓黏土顆粒變得細膩且光滑。結果,水分更容易滲透,黏土就變得更柔軟、更具可塑性了。」
尼洛 📚
@MUS2001147
2 個月前
「黏土塊的表面與內部含有的氧氣量不同。培養黏土,需要有喜歡空氣的好氧菌,以及討厭空氣的厭氧菌兩者的共同作用。因此,靜置黏土,必須時不時重新揉合。」「當然,一旦成形並燒製,所有的微生物與酵素都會被消滅殆盡。」
沒想到連製陶用的黏土也跟發酵有關係
— end —
載入新的回覆
《搞懂「發酵」看這一本就對了!》齋藤勝裕
「與發酵相關的微生物通常不耐熱,大多數60℃以上就會死亡。因此,想攝取活的微生物就得注意烹煮技巧。以味噌湯來說,煮滾後熄火,最後階段才放入味噌攪散即可。」
咦?所以味噌醬是活的...?
「有些醋酸菌在發酵過程中會生成薄膜,椰果就是利用這種特性做出來的。在椰子水中加進一種叫做『木質醋酸菌』的醋酸菌進行發酵,就能做出富有嚼勁的椰果了。」
———
「大豆是優質的健康食品,其實裡面也有一些有害物質,這點倒是比較少人知道。大豆內含有毒的蛋白酶抑制劑、澱粉酶抑制劑,以及凝集素(Lectins),因此不能生食。」
———
「味噌大致分為紅味噌(赤味噌)與白味噌兩種。這種分類法不是依據大豆的種類或麴的種類,而是依據發酵期間的長短。」「進行反應的時間較長,即貯藏期間較長,顏色就會變深。」
「基本上,為了便於保存,紅味噌的鹽分濃度較高而味道很鹹,且因為熟成期間長而味道濃郁。相對地,白味噌的鹽分濃度較低,又有麴的糖分,味道較甜。」
———
「在味噌的反應過程中,澱粉被分解為葡萄糖而完全溶解,蛋白質也被分解為胺基酸與肽而溶解,但大豆的細胞壁不會被分解。即使是經過熟成的味噌,也不會變成液體而流動,就是因為細胞壁仍然保留著,發揮了保水作用。」
總覺得好神奇
———
「顏色較淡,味道較鹹的醬油。由於使用濃口醬油會讓料理的顏色變黑,因此薄口醬油深受強調食材原色的京都料理所喜愛。雖然稱為『薄口』,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它的鹽分濃度比濃口醬油高約一成。釀造過程中會減少麴的使用量,增加鹽水的比例。」
沒想到「薄口」反而比較鹹!
———
「日本有一種特別的糖漿叫『水飴』,是製作日式點心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能夠增加甜味與濕潤感,可說是日式點心的幕後英雄。水飴是由煮熟的糯米加入麥芽和糖化酵素,並維持在適當的溫度下進行發酵與糖化的產物。」「水飴的主要成分,如果是用麥芽來發酵就是麥芽糖,如果是用糖化酵素來發酵就是葡萄糖。」
———
「葡萄酒與日本酒一樣有甜不甜之分,這取決於酒精濃度。如果所有的糖分都轉化為酒精,就會得到不甜的葡萄酒;如果在糖分尚未完全轉化時停止發酵,就會得到甜的葡萄酒。」
———
「黏土是一種成分複雜的無機物。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SiO2,但也含有其他各種金屬元素,如鐵、銅、鋁等。這些金屬元素賦予陶器等燒製品特有的色彩與表情。不過,其實土裡面也有有機物。」「當然,還有微生物。」
「如果直接拿混合後的黏土來塑形、燒製,是沒辦法做出優質陶瓷器的,它們會在燒製過程中破裂、龜裂,或者過度收縮。就算在燒製之前,它們也難以成形,更可能出現裂縫。」
沒想到連製陶用的黏土也跟發酵有關係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