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The Reporter
【維繫台灣生活日常的「數位生命線」: 海底電纜 斷了會怎樣?維修為何難?如何影響國家安全?】
海底電纜斷裂危機下,台灣維繫「數位生命線」的應變挑戰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今年1月,連接美、日的 TPE國際海纜 疑遭貨輪拖錨人為損害,接著台馬之間唯二的海纜又因自然老化而斷裂……儘管沒有造成大規模斷網災害,但台灣超過95%網路頻寬都依賴海底電纜,仍引發各界對台灣聯外通訊韌性與安全的關切。

台灣沒有專業的海纜維修船,一旦海纜發生故障,業者先向協議的維修船區申請海纜船維修,海纜船則依據自身情形規劃維修時程以及報價,而如果船區有多條海纜同時故障就必須排隊。

《報導者》探勘國內外數據資料,訪問官員、中華電信、學者專家,釐清海纜是什麼、斷裂故障影響與如何維修等事實基礎,並思考在這場「數位生命線」維繫之戰裡,台灣面對的現實與可行的防禦對策。
報導者The Reporter
2023年2月,兩條 台馬海纜 先後疑遭中國漁船/中國籍貨輪人為損害而斷,就因為多家國際海纜船當時都無暇立即處理,馬祖全島陷入長約50天的斷網黑暗期,而這還是成功爭取到提前維修的結果。
報導者The Reporter
根據國家安全局統計,近3年我國周邊海纜平均每年發生7到8次斷纜,芯線自然劣化外,原因還包括中國大量抽砂導致海纜裸露損害、漁船拖網捕撈扯斷海纜、大型貨輪下錨勾拖損壞海纜,以及中國權宜輪偽掩活動致生勾損。

通訊命脈斷裂危機不單台灣有,中俄也屢傳在波羅的海區域破壞電纜,國際認為這是中俄發動的「灰色戰爭」。承載全球絕大多數數據傳輸的532條海纜系統,平均每年約發生150到200起故障事件,近8成原因都與商業捕魚活動和船錨有關。但是,全球具備維修能力的海纜船雖有50艘,其中僅22艘船被指定進行維修工作,其他則是投入更有利潤的海纜鋪設作業。
小葉
國家安全議題!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