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茄」學名後半部的belladonna來自義大利文,意思是「美麗的女士」。一五四四年,義大利醫師暨植物學家彼得羅•安德里亞•馬蒂奧利(Pietro Andrea Mattioli)出版《藥物學》(Materia Medica)一書,描述他在藥用植物學方面的觀念。雖然馬蒂奧利是一位醫師與治療師,但他也對有毒植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進行研究。他記錄許多觀察結果,包括在威尼斯的女演員和交際花會擠一滴顛茄漿果汁液到眼睛裡,使瞳孔放大,讓自己的容貌時尚又誘人。據說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的《蒙娜麗莎》(Mona Lisa)之所以吸引人,部分原因就是蒙娜麗莎的眼睛呈現顛茄造成的瞳孔擴張效果。
好管家的害蟲殺手是由麵粉、煤灰和番木鱉鹼混合製成,塗抹在麵包或乳酪上,接著放在廚房地板上過夜。番木鱉鹼可以迅速有效地對付嚙齒動物,經常能看見老鼠和田鼠直接死在毒藥附近。一八九七年出版的《醫學法理學手冊》(Manual of Medical Jurisprudence),由阿爾弗雷德•斯溫.泰勒(Alfred Swaine Taylor)撰寫,書中對害蟲殺手的評論是:「這些粉末是毒殺的沃土,無論是意外還是蓄意;它們被無知的人公開賣給更無知的人,並被大量用於自殺。」由於番木鱉鹼如此普遍地以「害蟲粉」(Vermin Powders)的名義銷售,就算買家確實有殺人意圖,購買時依舊不會引起任何關注。」
二〇〇五年,紐澤西州州長簽署《醫療照護專業責任和報告州» ( State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Reporting Act),要求醫院向監管機構通報醫療照護人員的任何可疑活動,並對所有醫療照護執照持有者進行犯罪背景調查,這項新法也被稱為「卡倫法」。」
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價值一億美元的名畫《星夜》(Starry Night)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每顆星星周圍都有黃色的冠狀光暈。這位創造力豐富的荷蘭藝術家創作的《夜間咖啡館》(The Night Cafe)和《黃色房屋》(The Yellow House)等許多畫作,都有使用強烈黃色的特色。究竟梵谷只是喜歡黃色,還是受到某種不為人知的健康狀況影響?
人們對這個問題有很多答案,其中之一就是梵谷中了毛地黃毒。眾所周知,梵谷患有憂鬱症和癲癇症,當時的醫師普遍認為,如果一種藥物對一種疾病有效,很可能也對其他疾病有效。雖然沒有書面證據表明梵谷曾使用毛地黃藥物,但梵谷曾為他的醫師畫過兩幅肖像畫,其中之一是《嘉舍醫師的畫像》(Portrait of Doctor Gachet),而這位好醫師在兩幅畫裡都拿著毛地黃花。」
「埋在粒線體膜內襯裡的是一連串的蛋白質,它們構成所謂的電子傳遞鏈(electron transport chain)。我們呼吸的氧氣正是在這裡,被確實用於製造腺苷三磷酸。傳遞鏈中有一個蛋白質成分稱為「細胞色素C」(cytochrome C),鐵原子靜靜位於細胞色素C的核心,是它發揮功能的關鍵。 氰化物的致死性,在於它能和細胞色素C中心的鐵原子緊密結合,讓墊個蛋白質死亡。一旦失去活性,細胞色素C就不能在傳遞鏈的最後一步利用氧氣,導致腺苷三磷酸的整個生產過程中斷。
11種致命分子與使用它們的凶手
A Taste for Poison : Eleven Deadly Molecules and the Killers Who Used Them
Neil Bradbury/譯者: 鍾沛君/方舟文化/出版日期: 2024/07/31
字數: 122,029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這本書超適合間諜小說和推理小說的讀者和作者!
毒物是任何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的化學物質,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造的;而毒素通常是指生物所製造的致命化學物質。不過,如果你是被下毒的一方,兩者的差異就只是學術討論了。
toxikon這個字源自古希臘文,意思是「箭頭浸泡的毒物」,指的是塗抹在箭頭上以導致敵人死亡的植物萃取物。
當toxikon這個字與希臘文的logia(意思是「研究」)結合時,就成為現在的「毒理學」或「毒素研究」(toxicology)這個詞彙。
毒物一詞源自拉丁語的potio,意思是「喝」,之後慢慢演變成古法語中的puison或poison。
毒物這個字在一二〇〇年首度出現在英語中,意思是「致命的藥水或物質」。」
「茄科植物(Solanaceae)的成員,包括大家熟知的馬鈴薯、茄子、辣椒和番茄等一般家庭常見的食材。然而,儘管這些植物現在是餐桌上的常客,但剛開始時,民眾其實對茄科植物敬謝不敏。西班牙征服者在十六世紀將番茄從新大陸帶到歐洲,當時的商人得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向消費者兜售這種新水果,因為大家都深信這種東西吃了會沒命。為了對抗這種番茄恐懼症,商家經常雇人在攤位旁邊吃番茄,這可以說是最早的消費者對產品的評論。」
查了一下顛茄的長相、真的很像蕃茄欸。
總之後來出獄後,「遭判十二年徒刑的保羅在二OO二年服刑滿七年後假釋出獄,已經五十八歲的他離開蘇格蘭,搬回德比郡與年邁的父母同住。值得一提的是,他出獄後曾一度在曼徹斯特大學(Manchester University)夜間部講課;教授的是哲學與醫學倫理。」
欸。
20世紀初之前,番木鱉鹼被當成補藥。連希特勒都拿來提振精神(?
「番木鱉鹼是在各國船舶開始和世界其他地方進行貿易活動時,進入歐洲市場。所有的船上都有老鼠,而水手不喜歡老鼠吃掉食物或傳播疾病,番木鱉鹼便因此成為商船之間流行的囓齒類動物控制解決方案。到了一八〇0年代後期,每年進口到倫敦的馬錢子種子將近五百公噸,其中大部分都用來毒死田鼠與老鼠等有害動物。雖然很難從藥劑師那裡購買到番木鱉鹼,但一般大眾還是能用三便士和六便士的價格買到袋裝的「害蟲殺手」( Vermin Killer) •
Monkshood 也叫附子
「雖然只透過味覺檢測植物生物鹼,是一種厲害也挺奇怪的愛好,但史蒂文森確實能夠「品嘗」出各種體液中混雜的生物鹼,於是檢方將波西的嘔吐物、胃內容物和尿液的萃取物,依序放置在十九世紀的尖端化學分析儀器上——史蒂文森的舌頭。就像一位經驗豐富,能憑藉專業知識辨別出某款葡萄酒的年分與種植地點的侍酒師,史蒂文森開始自己的「品酒會」。檢方將波西的胃部內容物萃取物放在史蒂文森的舌頭上,產生一種「灼熱感,向下延伸到胃……這是烏頭特有的。」
因此唯一合理的結論就是,波西的死是烏頭中毒的結果。」
⋯有點無言⋯
這本書竟然還有諜報小說的元素!KGB 出場了!
講的比較詳細的是 Georgi Ivanov Markov 這個
有特殊道具像雨傘的空氣槍、把毒素包裹著的蠟丸、有抑制核糖酸的致死毒藥、有執行清掃任務的暗殺者
「卡倫接受警方訊問時,坦承在長達十六年的瘋狂殺人期間,分別在七家醫院殺害多達四十名患者,但許多調查人員認為實際受害人數應該接近四百人。所有受害者都是在卡倫擔任加護病房護理師期間,於醫院病房死亡。受害者幾乎沒有共同點,年齡從二十一歲到九十一歲不等,有男有女;一些人病況危急、一些人即將出院返家。」
還有拍電影
天知道如果管理人員能更關心患者的安危,而不是可能的官司,就能救回多少性命。
二〇〇五年,紐澤西州州長簽署《醫療照護專業責任和報告州» ( State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Reporting Act),要求醫院向監管機構通報醫療照護人員的任何可疑活動,並對所有醫療照護執照持有者進行犯罪背景調查,這項新法也被稱為「卡倫法」。」
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價值一億美元的名畫《星夜》(Starry Night)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每顆星星周圍都有黃色的冠狀光暈。這位創造力豐富的荷蘭藝術家創作的《夜間咖啡館》(The Night Cafe)和《黃色房屋》(The Yellow House)等許多畫作,都有使用強烈黃色的特色。究竟梵谷只是喜歡黃色,還是受到某種不為人知的健康狀況影響?
齁,氰化物這一章講到 Jim Jones,就是那個 1970年代舊金山灣區的 People’s Temple,後來1978年死了九百多服氰化物自殺,包含兩百多個小孩。
上次是在《漫遊歐洲一千年》,重點在電報,這次是氰化物。
兇手他的辯護律師辯詞好扯:
「隔天,塔威爾被捕,以屬於加重謀殺罪的蓄意謀殺罪名受審,受害人為哈特。
由於這是一起利用電報逮捕嫌犯的案件,全國民眾都對塔威爾的審判產生極大興趣。
塔威爾的辯護律師是菲茲羅伊•凱利(FitzroyKelley)爵士,他是一位精通商業法,但對刑事法知之甚微的律師。
審判持續兩天,但是陪審團只花費三十分鐘就做出判決,認定塔威爾犯下謀殺罪。塔威爾在一萬多人的見證下,於法庭外被公開絞刑。
倫敦人之後將電報電纜稱為「絞死塔威爾的電纜」。那麼塔威爾的律師呢?他贏得了「蘋果籽凱利」的綽號。」
「埋在粒線體膜內襯裡的是一連串的蛋白質,它們構成所謂的電子傳遞鏈(electron transport chain)。我們呼吸的氧氣正是在這裡,被確實用於製造腺苷三磷酸。傳遞鏈中有一個蛋白質成分稱為「細胞色素C」(cytochrome C),鐵原子靜靜位於細胞色素C的核心,是它發揮功能的關鍵。
氰化物的致死性,在於它能和細胞色素C中心的鐵原子緊密結合,讓墊個蛋白質死亡。一旦失去活性,細胞色素C就不能在傳遞鏈的最後一步利用氧氣,導致腺苷三磷酸的整個生產過程中斷。
儘管名字聽起來很相似,但發紺(cyanosis,也稱為紫紺)症狀與氰化物中毒無關。發紺指的是與缺氧血相關的藍色,也是靜脈血液呈藍色的原因。相反地,由於與氰化物結合的細胞色素C不能再使用氧氣,血液中的血紅素反而會一直保持充氧狀態,4因此氰化物中毒的症狀之一,就是皮膚因為鮮紅色的充氧血而顯得紅潤。」
補充一張《燃》的圖,幫大家恢復ATP的記憶,就是這說的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氰化物會切斷ATP的製造。
「有一種氰化物解毒劑的作用方式是,用另一種更誘人的分子把氰化物從粒線體細胞色素中引誘出來。值得注意的是,每天有數百萬人也以維生素補充品的形式吃下這種分子之一:也就是維生素B12,即鈷胺素。維生素B12的核心是鈷金屬的原子,而鈷比細胞色素裡的鐵更吸引氰化物。事實上,鈷會緊緊附著在氰化物上,因此如果將維生素B12注射到氰化物中弄者體內,鈷就會清除所有的氰化物,使其完全惰性化。」
曾有人進行一系列實驗,找來包括父母和他們的孩子在內,共二百四十四人,讓他們接觸浸泡在蒸餾水或氰化鉀溶液中的棉花,接著詢問他們是否聞到任何氣味。
初步報告裡,並未提到受試者是否知道實驗中使用了氰化物,即使知道,報告裡也未曾提到他們是否自願參與這項實驗。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當今重視健康和安全的環境中,這樣的實驗很可能不被允許。
儘管如此,實驗結果確實揭露一些有意思的事。有二〇%到四〇%的人無法察覺氰化物的氣味,其中男性無法察覺氰化物氣味的比例又高於女性。聞到氰化物氣味的能力也有家族遺傳,目前還不清楚是否源於曾有不幸的家庭成員遭到氰化物暗算。」
KGB 又出現了!他們的毒殺方式真是變化多端。
「在公開市場購買殺害利特維年科的釙,價格會高達數千萬美元。如果只是心懷不滿的個人,甚至是俄羅斯黑道,這都是昂貴到不可行的暗殺方法,然而獲得國家贊助的組織就很容易得手。釙的唯一來源是核反應爐,每一批人造釙—二一O都有自己的化學特性,相當於化學指紋,可以揭露它的製造地點。用來殺害利特維年科的釙是在俄羅斯的馬亞克核子設施生產,並於十月從莫斯科以飛機運往倫敦。
科學家進入盧加沃伊的飯店房間時,就像進入核反應爐,套房客廳的輻射讀數超過每秒三萬次;浴室更糟,輻射含量高到設備根本來不及計算出來。」
「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有一個以用砷下毒而惡名昭彰的家族。
波吉亞家族以生於西班牙的紅衣主教羅德里哥•波吉亞(Rodrigo Borgia)為首,他輪番對羅馬天主教會成員逐一下毒,一路往上晉升,最終站上教會頂點,成為教皇亞歷山大六世(Pope Alexander VI)。
他與兒子切薩雷•波吉亞( Cesare Borgia)和女兒盧克蕾齊雅•波吉亞(Lucrezia Borgia),一起實驗各種砷下毒的方法,試圖找出效果最好的一種。其中一種製作方法是在死豬的內臟上塗抹砷後讓它腐爛,再把壑坨爛內臟晒乾,接著製成粉末,加入其他祕密成分後,製成名為「坎塔雷拉」(cantarella)的毒藥。據說這種毒藥極為致命,毒性之強使得配方在波吉亞家族滅亡後便遭到銷毀。
購買贖罪券的人通常計劃離開教堂後就去犯罪,並且相信自己的罪將因贖罪券而被赦免。
當這些紅衣主教獲得可觀的財富後,就會被邀請參加由波吉亞家族舉辦的豪華宴會。
這些不疑有他的紅衣主教會在晚間喝下坎塔雷拉濃度極高的酒。
當然,每個人都會對紅衣主教的英年早逝感到震驚和悲傷,而根據教會的規定,已故紅衣主教的所有財富和財產都要歸還給教會,也就是說一切都歸波吉亞家族所有。」
年邁的教皇因此去世,但年輕的切薩雷意識到自己中毒了,立刻下令宰殺一頭騾子,並用這隻動物的屍體包住自己,這是當時眾所周知的中毒治療法。切薩雷隨後順利康復,這也許是這種治療手段奏效的唯一書面證據。隨著他父親的離世,切薩雷也失去要的財富和權力。
一五O七年,他在一場小規模衝突中喪生,享年三十一歲。盧克蕾齊雅的情況稍好一些,她顯然對過去殺人不眨眼的生活方式感到後悔,於是決定獻身宗教。」
在一六OO年代後期的法國,用砷來解決魯莽存活的富有親戚不僅相當有效,也非常普遍,以至於它獲得所調繼承粉(poudre de succession)的名稱。1
1太陽王路易 14 (Louis XI)的宮廷被一起「下毒事件」震撼了,關於愛情靈藥、巫術及謀殺的淫穢故事讓整個歐洲深深著迷。這個傳奇的核心是凱薩琳•德沙耶斯•蒙瓦森 (Catherine Deshayes Monvoisin),她被稱為女巫勒瓦森(La Voisin)。 她在丈夫破產時,靠著幫人墮胎和供應數量與愛情靈藥不相上下的致命毒藥發了大財。國王的情婦蒙特斯龐侯爵夫人(Madamede Montespan)也向勒瓦森求助,她想用勒瓦森的春藥重新贏回國王的心。勒瓦森最終因施行巫術被捕,並遭到處決。
——
本書的註釋內藏大八卦
「史泰利亞邦(Styria)位於奥地利地區首府格拉茲(Graz)附近,與匈牙利接壤。該地區最著名的子弟之一是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他是健美冠軍、電影演員和前加州州長。
大約在史瓦辛格出生前一百年,瑞士博物學家約翰•雅各布.馮•楚迪(Johann Jakob von Tschudi)博士在一八五一年的維也納醫學期刊上發表一篇令人驚訝的報告,描述史泰利亞邦高山地區的農民如何把伸當成補品食用。
砷確實會刺激血紅素和紅血球產生,增加血液運輸的含氧量,這可能也是史泰利亞人聲稱砷讓他們在高海拔地區呼吸更順暢的線索。
史泰利亞人在一六〇O年代首度嘗到砷的好處。當時該地開始採礦,而在冶煉含砷的礦物時,三氧化二神以白色粉末的形式沉積附著在冶煉火爐上方的煙囪,礦工便會將砷粉收集起來,像鹽一樣撒在麵包上,或溶解在咖啡等溫熱的液體中食用。
礦工一開始會這麼做的原因,以及這個想法究竟從何而來,至今仍是一個謎。
砷不僅明顯改善該地男女的生活,連馬匹的飼料中也會加入砷粉,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當地居民聲稱此舉改善動物的健康和外觀,並提高牠們的耐力。」
想像一下為兒童玩具供電的電池,沒電的電池看起來和新電池一模一樣,但是裝了沒電電池的玩具卻什麼也做不了。
同樣地,當砷酸鹽侵入細胞時,細胞的腺苷三磷酸能量供應會迅速下降。如果沒有能量來運作細胞必須執行的所有過程和反應,最終身體活動就會完全停止。」
「隨著煤氣燈進入維多利亞時代的家庭,一般家庭開始能使用鮮明的牆面色彩,而特別鮮豔的席勒綠更是風靡一時。使用含砷的綠色壁紙,不僅讓屋內看起來更明亮,還有減少臭蟲出現的額外好處。這對壁紙製造商來說是一大福音,他們很快就看出能用這一點打廣告。
最後這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護士利用漂白水殺了五個洗腎病人。
感覺去醫院去診所蠻危險的⋯
———
好啦,看完啦!
這本書超適合間諜小說和推理小說的讀者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