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ayoguyver
@masayoguyver
Tue, Feb 11, 2025 7:50 AM
1
史蒂芬金的短篇《猴子》的改編電影就要上映了,這篇1980寫的短篇現在看來有些內容可能會讓人微皺眉頭,例如主角的叔叔說那受詛咒的猴子玩具"笑得跟黑鬼一樣"(不過主角本人立刻在後面加了一句"牠的笑容並不像黑人或任何人類所能有的笑"),猴子可能是"香港製或台灣製",總之是一件"來自東方國度的不祥之物"。後面這點可能大部分怪談愛好者都會原諒就是了,怪談如果不加入一點對異國的刻板印象,就不夠詭異了對吧?
不過撇去老金當年對香港和台灣的印象,光就故事本身我也覺得這隻猴子有濃濃的"東方怪談"味,(刻板)印象中西方怪談一般處理這種受詛咒之物,主角不是通常會先從它身上得到一些好處嗎?例如對猴子許了願,猴子敲響了鈸,主角願望實現但同時一條人命被帶走了……但在史蒂芬金這篇短篇裡,打一開始猴子就只有帶給主角驚嚇,什麼好處也沒有啊。
elish
@elish
Tue, Feb 11, 2025 9:02 AM
Tue, Feb 11, 2025 9:02 AM
我對這篇的印象就是有夠衰潲。
elish
@elish
Tue, Feb 11, 2025 9:03 AM
但我是想到那種詛咒鑽石、畫作和考古物件的故事,反正沾到的都要倒楣。
masayoguyver
@masayoguyver
Tue, Feb 11, 2025 9:08 AM
但鑽石、畫作和考古寶藏還能讓主角在獲得的第一時間得到發財的希望、收藏的滿足感或發現新事物的興奮感,這篇短篇裡主角一看到猴子就內心警鈴大作,只想擺脫它啊,這猴子比市松人形還史偷卡,主角則比洛式筆下那些自己去找死的學者還衰
elish
@elish
Tue, Feb 11, 2025 9:17 AM
有些故事也是第一眼就覺得毛?
masayoguyver
@masayoguyver
Tue, Feb 11, 2025 9:28 AM
有是有,洛氏的主角就都是第一眼看到邪物時就覺得它們有鬼,但同時又會不自覺地被吸引,猴子這篇主角內心從來沒有想把猴子多留在身邊一秒過,也沒有像常見鬼屋主人一樣自我欺騙或許只是巧合過,他無法做出更強烈的對抗行為只是因為他是個還沒上小學的小孩
elish
@elish
Tue, Feb 11, 2025 9:32 AM
這就很像小小孩也難以徹底遠離自己親密生活圈裡的爛人呢。
masayoguyver
@masayoguyver
Tue, Feb 11, 2025 9:38 AM
Tue, Feb 11, 2025 9:39 AM
嗯,說來的確以小小還為主角的怪談就不會那麼強調「會遇上怪事,主角也有一定責任」了,畢竟小小孩實在很難有選擇也不太好強求他負起責任。猴子這篇在敘事上是以成年後的主角一邊在回憶小時候發生的事就是了。
turtlecarryrabbit
@turtlecarryrabbit
Tue, Feb 11, 2025 9:49 AM
這篇比較像是香港以前那種怪談故事 倒沒有很恐怖
turtlecarryrabbit
@turtlecarryrabbit
Tue, Feb 11, 2025 9:49 AM
(大概就是主角撿到爛東西然後家裡一直出事而已
載入新的回覆
不過撇去老金當年對香港和台灣的印象,光就故事本身我也覺得這隻猴子有濃濃的"東方怪談"味,(刻板)印象中西方怪談一般處理這種受詛咒之物,主角不是通常會先從它身上得到一些好處嗎?例如對猴子許了願,猴子敲響了鈸,主角願望實現但同時一條人命被帶走了……但在史蒂芬金這篇短篇裡,打一開始猴子就只有帶給主角驚嚇,什麼好處也沒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