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10:26 AM
Fri, Feb 7, 2025 1:44 AM
1
文章
:【 長城上的裂縫 / Fissures in The Great Wall 】
-
想起以前看過的這篇文,現在好像能消化了:
形而上學
惡魔學
神袐學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10:27 AM
機翻:
----
真正意義上的唯物主義已經喪失了許多根基,至少在科學和哲學理論領域是如此,儘管在普遍心態/常識(common mentality)領域尚未喪失根基。
在這些理論中,「物質(matter)」這個概念已經開始消逝和溶解,因為在萬物逐漸還原為數量的過程中,到了某個點,這種還原不再導致「凝固 (solidification)」,在這一點上,出現了一種將連續的量同化為不連續的量的慾望;這樣一來,身體就不能再持續存在,而是被溶解為一種沒有凝聚力的「原子(atomic)」塵埃。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10:28 AM
與這樣的變化相對應的是、
當唯物主義(materialism)發揮最大影響力的時刻,人們對安全的幻想基本上也已被已經發生的事件及其接連發生的速度所衝之消散。
不知情的「傳統主義者(traditionalists)」看到現代科學的各個分支在某種程度上擺脫了迄今為止其觀念所圍繞的狹隘界限,並採取了一種比上世紀所維持的更為寬鬆的唯物主義態度,便不假思索地感到欣喜;
他們甚至願意假設,以某種方式或另一種方式,褻瀆的科學最終會與傳統的科學重新結合(他們對傳統科學的認識極少,而且非常不準確,主要是基於現代的變形與「偽造(counterfeits)」),但基於經常堅持的原則理由,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10:28 AM
這些「傳統主義者」也會因為看到某些微妙影響的表現愈來愈明顯而欣喜若狂,或許甚至更加毫無保留地欣喜若狂,但他們卻沒有想過這些影響的真正「品質」最終會是什麼(或許他們甚至沒有懷疑有任何提出這樣問題的機會);
他們對今日所謂的「形而上學」寄予厚望,將之視為治癒現代世界弊病的關鍵,而他們通常滿足於將其完全歸咎於唯物主義本身,這也是一種相當不幸的錯覺。
他們所沒有看到的(在這方面,他們受到現代精神的影響比他們想像的還要大)是,他們真的面對著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完全符合邏輯,但卻是一種真正「惡魔般的(diabolical)」邏輯: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10:29 AM
這個「計畫(plan)」是根據現代世界的逐漸偏差而產生的。在這個「計劃」中,唯物主義當然扮演了它的角色,而且無可否認地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它所代表的單純的否定現在已經變得不夠了。唯物主義在拒絕人類接觸更高階的可能性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服務,
但它卻沒有能力解除低階力量的束縛,而唯有低階力量才能使無序和解體的工作達到最終的結果。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10:30 AM
Thu, Feb 6, 2025 2:13 PM
唯物主義的態度,由於其固有的限制,所涉及的風險也同樣有限。
比喻來說,它的「厚度(thickness)」保護了堅持這種態度的人,使他不受任何微妙的影響,並且賦予他一種
免疫力
,多少就像軟體動物被殼所牢牢地包覆在內一樣,唯物主義者從這種免疫力中得到了之前所提到的安全感。
這個殼可以被視為代表傳統認可的科學概念和相對應的心理習慣的總和,以及它們所產生的個人「心理生理(psycho-physiological)」構造的「硬化(hardening)」。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10:31 AM
Thu, Feb 6, 2025 10:31 AM
可以說,唯物主義的時期只是一種準備,主要是理論性的,
而低級精神主義(inferior psychism)的引入則是一種「偽實現(pseudo-realizatio)」,與真正靈性實現(true spiritual realization)的方向正好相反
。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4:51 PM
圖:Surat Al-Kahf “The Cave” [verse 98]
山洞章(阿拉伯語:الكهف,羅馬化:Al-Kahf),
音譯凱海弗章,是古蘭經的第18章(蘇拉),共110節(阿亞)。
《 98.他說:「這是我主的仁慈。但當我主的應許實現時,他會將其化為廢墟,而我主的應許永遠是真實的。》
山洞章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4:52 PM
山洞章屬於麥加篇章,啟示於麥加時期。該章因講述山洞人(阿拉伯語:أصحاب الکهف,羅馬化:Aṣḥāb al-Kahf)的故事而得名。[2]這一故事相對應基督教中的以弗所之七聖童傳說。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4:52 PM
--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4:52 PM
根據傳統的象徵學,「裂縫(fissures)」出現在環繞世界的「長城(Great Wall)」上,它保護世界不受來自下層微妙領域的邪惡影響(在印度教的傳統中,這是一座圓形的山Lokaloka,它將「宇宙」「loka」與「外在黑暗」「aloka」分割開來)。
這樣的圍牆空間的頂端並沒有被封閉,因此不妨礙與上級領域的交流,這種狀態是正常的;但在現代,唯物主義所建立的沒有出口的「殼(shell) 」已經切斷了這種溝通。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4:52 PM
此外,因為「下降(descent)」還沒有結束,所以「殼」必須在頭上保持完整,也就是說,朝向人類不需要受到保護的方向,只有相反的方向才會傳來有益的影響;
「裂縫」只出現在底部,也就是實際的保護牆本身,低等勢力( inferior forces )若要從裂縫進入,所遇到的阻力會大大減少,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任何高等的力量無法用有效的方式去阻擋他們。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4:53 PM
在伊斯蘭傳統中,這些「裂縫(fissures)」是在週期結束時,Gog 和 Magog 的毀滅性群眾強行闖入的通道(在印度教傳統中,他們是 Koka 和 Vikoka 這兩個名字明顯相似的惡魔),因為他們一直不遺餘力地入侵這個世界;這些「實體(entities)」代表其有關的劣等影響。
他們被視為在地底生存,既被描述為巨人,也被描述為侏儒;因此,至少在某些關聯上,他們可以與「隱藏寶藏的守護者」和「地底之火」的鐵匠相提並論,他們有著非常惡毒的一面。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4:53 PM
這些「實體(entities)」試圖滲入肉體和人類世界並非新鮮事,因為它們至少可以追溯到接近「宇迦-爭鬥時 (Kali-Yuga)」開始的時期,這個時期遠遠超過古代的「古典(classical)」的時期,而世俗歷史學家的眼界就局限在這個時期。關於這一點,中國傳統以象徵的方式記載了 「女媧煉了五色石以修補巨人在天空造成的裂縫」。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4:53 PM
雖然「裂縫」自從宇迦-爭鬥時期的晦暗開始就有可能發生,但其後期的晦暗程度卻遠未達到一蹴可及的地步,這也是早期「裂縫」相對容易修補的原因;儘管如此,仍有必要對「裂縫」保持警惕,而這項任務自然也是各傳統的靈性中心所肩負的任務之一。
後來有一個時期,由於世界的極度「固化(solidification)」,這些「裂縫」至少暫時不那麼可怕了;這個時期相當於現代的前半段,也就是可以定義為典型的機械主義和物質主義的時期,在這個時期,所提到的「封閉系統(closed system)」已接近實現了,至少在任何這類事情實際上發生的可能範圍內。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4:54 PM
--註:
爭鬥時(कलियुग,Kali Yuga)是印度教中四個宇迦循環中的最後一個宇迦,也是目前所在的宇迦。
根據印度教描述的宇宙圖景,爭鬥時是繼二分時之後的宇迦。其時充滿罪惡,人性徹底墮落,吠陀已不受重視,法只餘下最後的四分之一。此時的人類壽命也只剩下100歲。爭鬥時是四個宇迦中最短的一個,共432,000年。爭鬥時結束之時為劫末,世界將被毀滅。此後新的宇迦循環開始,世界重生。[1][2]
目前的爭鬥時始於公元前3102年2月17日至18日的夜半時分,這一天也是黑天逝世升天的日子。[2][3]
爭鬥時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4:54 PM
--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4:57 PM
現在,也就是可以稱為現代的第二部分,而且已經開始的時期,條件當然與所有早期時期的條件大不相同:
不僅「裂痕」會發生得更多、更廣、更嚴重,因為顯現的下降過程已經完成了更大的比例,而且修復裂痕的可能性也和以前不一樣了;
靈性中心的作用確實變得越來越封閉,因為它們通常傳遞給我們世界的卓越越影響力再也無法向外顯現,因為它們被上面提到的「殼」所阻擋;當整個人類和宇宙秩序都處於這樣的狀況時,到哪裡去找一個可能有效對抗「Gog 與 Magog 群眾」的防禦手段呢?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4:58 PM
--拉線。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4:58 PM
@BlackBottle - 「對惡魔的公開頌揚可以被理解為一種特殊的、可預見的現象的證據,這種現象發生...
相關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Thu, Feb 6, 2025 4:59 PM
Fri, Feb 7, 2025 1:44 AM
///感想:另一種視角的惡魔學主題。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Fri, Feb 7, 2025 1:45 AM
想想這種「封閉」的概念,大概就是後續Gnosticism 延伸出的「監獄」概念的起頭 (東方靈性學)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Fri, Feb 7, 2025 2:00 AM
相關書單:
Evola - Ride the Tiger, ch 29
Ride the Tiger: A Survival Manual for the Aristocrat...
Guénon - The Reign of Quantity and the Signs of the Times, ch 25
The Reign of Quantity & the Signs of the Times: Rene...
載入新的回覆
-
想起以前看過的這篇文,現在好像能消化了: 形而上學 惡魔學 神袐學
----
真正意義上的唯物主義已經喪失了許多根基,至少在科學和哲學理論領域是如此,儘管在普遍心態/常識(common mentality)領域尚未喪失根基。
在這些理論中,「物質(matter)」這個概念已經開始消逝和溶解,因為在萬物逐漸還原為數量的過程中,到了某個點,這種還原不再導致「凝固 (solidification)」,在這一點上,出現了一種將連續的量同化為不連續的量的慾望;這樣一來,身體就不能再持續存在,而是被溶解為一種沒有凝聚力的「原子(atomic)」塵埃。
不知情的「傳統主義者(traditionalists)」看到現代科學的各個分支在某種程度上擺脫了迄今為止其觀念所圍繞的狹隘界限,並採取了一種比上世紀所維持的更為寬鬆的唯物主義態度,便不假思索地感到欣喜;
他們甚至願意假設,以某種方式或另一種方式,褻瀆的科學最終會與傳統的科學重新結合(他們對傳統科學的認識極少,而且非常不準確,主要是基於現代的變形與「偽造(counterfeits)」),但基於經常堅持的原則理由,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他們對今日所謂的「形而上學」寄予厚望,將之視為治癒現代世界弊病的關鍵,而他們通常滿足於將其完全歸咎於唯物主義本身,這也是一種相當不幸的錯覺。
他們所沒有看到的(在這方面,他們受到現代精神的影響比他們想像的還要大)是,他們真的面對著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完全符合邏輯,但卻是一種真正「惡魔般的(diabolical)」邏輯:
比喻來說,它的「厚度(thickness)」保護了堅持這種態度的人,使他不受任何微妙的影響,並且賦予他一種免疫力,多少就像軟體動物被殼所牢牢地包覆在內一樣,唯物主義者從這種免疫力中得到了之前所提到的安全感。
這個殼可以被視為代表傳統認可的科學概念和相對應的心理習慣的總和,以及它們所產生的個人「心理生理(psycho-physiological)」構造的「硬化(hardening)」。
山洞章(阿拉伯語:الكهف,羅馬化:Al-Kahf),
音譯凱海弗章,是古蘭經的第18章(蘇拉),共110節(阿亞)。
《 98.他說:「這是我主的仁慈。但當我主的應許實現時,他會將其化為廢墟,而我主的應許永遠是真實的。》
山洞章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樣的圍牆空間的頂端並沒有被封閉,因此不妨礙與上級領域的交流,這種狀態是正常的;但在現代,唯物主義所建立的沒有出口的「殼(shell) 」已經切斷了這種溝通。
「裂縫」只出現在底部,也就是實際的保護牆本身,低等勢力( inferior forces )若要從裂縫進入,所遇到的阻力會大大減少,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任何高等的力量無法用有效的方式去阻擋他們。
他們被視為在地底生存,既被描述為巨人,也被描述為侏儒;因此,至少在某些關聯上,他們可以與「隱藏寶藏的守護者」和「地底之火」的鐵匠相提並論,他們有著非常惡毒的一面。
後來有一個時期,由於世界的極度「固化(solidification)」,這些「裂縫」至少暫時不那麼可怕了;這個時期相當於現代的前半段,也就是可以定義為典型的機械主義和物質主義的時期,在這個時期,所提到的「封閉系統(closed system)」已接近實現了,至少在任何這類事情實際上發生的可能範圍內。
爭鬥時(कलियुग,Kali Yuga)是印度教中四個宇迦循環中的最後一個宇迦,也是目前所在的宇迦。
根據印度教描述的宇宙圖景,爭鬥時是繼二分時之後的宇迦。其時充滿罪惡,人性徹底墮落,吠陀已不受重視,法只餘下最後的四分之一。此時的人類壽命也只剩下100歲。爭鬥時是四個宇迦中最短的一個,共432,000年。爭鬥時結束之時為劫末,世界將被毀滅。此後新的宇迦循環開始,世界重生。[1][2]
目前的爭鬥時始於公元前3102年2月17日至18日的夜半時分,這一天也是黑天逝世升天的日子。[2][3]
不僅「裂痕」會發生得更多、更廣、更嚴重,因為顯現的下降過程已經完成了更大的比例,而且修復裂痕的可能性也和以前不一樣了;
靈性中心的作用確實變得越來越封閉,因為它們通常傳遞給我們世界的卓越越影響力再也無法向外顯現,因為它們被上面提到的「殼」所阻擋;當整個人類和宇宙秩序都處於這樣的狀況時,到哪裡去找一個可能有效對抗「Gog 與 Magog 群眾」的防禦手段呢?
Evola - Ride the Tiger, ch 29
Guénon - The Reign of Quantity and the Signs of the Times, ch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