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
碧海寿広《考える親鸞—「私は間違っている」から始まる思想》
灯火
關於日本近現代人物對親鸞(鐮倉時代僧人,淨土真宗開祖)思想的接受史。

即使如今存在感很低,但佛學是討論日本思想的時候,絕對繞不開的部分。關於日本近現代人物如何受基督教思想、國學思想影響的討論所在多有,卻比較少看到論及佛學影響的書。出於興趣就買了這本。
灯火
有趣的是,鐮倉新佛教兩大教祖所催生的兩大宗派(親鸞→淨土真宗、日蓮→法華宗)的思想內容,今天看來竟都有幾分基督教的味道。

例如親鸞提倡「他力本願」、「惡人正機」--我們所有人都是惡人,都曾為過惡,畢竟為惡總是事後追溯才能得知的,刻意的為善也不能造出善業;不用煩惱來世,慈悲的阿彌陀佛會度化我們所有人,只要念經、只要相信,就會得救。

抑或是法華宗提倡末法時代,世人都能平等地得到佛的救贖,令其甚至有著接近一神教的信仰方針(姑且不論近代史的日蓮主義跟國家主義附合的地方)。
灯火
受到法華思想深厚影響的宮澤賢治,著作中自我犧牲的利他精神,卻彷彿可以直接挪用基督宗教來解釋。本書中也有不少思想家對詮釋親鸞的詮釋方法,幾乎就像是基督宗教。比如家永三郎就認為基督教跟親鸞思想各自替歐洲與日本帶來了「否定邏輯」,認清楚說世人皆是「罪人」。

不過不同於基督教從神的無限性出發去看待世界,家永認為:親鸞反而是從自己這個罪惡主體出發,去逼近、發現世界的有限性。
灯火
眾多詮釋裡我最喜歡吉本隆明的版本。絕對的宿命論下,因果關係已經瓦解,不論善惡皆非人為,而是超越人的意志所掌控的,自然也不可能有善惡業報。一切都只是「機緣」。信與不信,也是機緣罷了。

心懷只能以愚昧相稱的信仰,相信阿彌陀佛是慈悲的,會拯救所有人,無論善惡,無關信仰。正因為將信念推展到這麼極端的程度,才可以說:救贖不在彼世,就在此世。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