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The Reporter
@twreporter
Wed, Feb 5, 2025 9:26 AM
Wed, Feb 5, 2025 9:29 AM
42
22
人物專訪
【無力者的唯一有力,記錄就是一種反抗,
張贊波
:「我們所有人都在一架飛機上,替自己爭取權利,也是在替所有人爭取」】
在風景與囚籠裡,無力者唯一的有力──專訪《大景》作者張贊波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這片土地儼然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囚籠,每個人都難逃被封控、被隔離、被監視的命運。」
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張贊波在新書《大景》如此形容,說的不只是內蒙古的動物,還有這個國家的人類,不分知識分子或底層人民皆如此;「在這個時代,我們無權無勢,被一個那麼大的國家壓制著。但儘管我這麼卑微,還是擁有可以對抗極權、對抗體制的力量。那就是書寫歷史的新方式。」
2024年末,張贊波隨著新書出版,來到台灣,幾乎環島半圈的座談中,與台灣讀者分享他筆下的那片草原奇景,暢談中國的現況與自己的抵抗,並聊著紀錄片的價值。
報導者The Reporter
@twreporter
Wed, Feb 5, 2025 9:27 AM
從4年時光記錄湖南省一段高速公路工程,揭開國家建設背後血淚真相的《大路》,到在蒙古草原蹲點2年從養狼的網紅直播、觀光景區的營運、民間觀光攝影團等人物故事,探照直播網路科技下的真實和謊言並置、審查和真相較勁的《大景》,10年來他始終戮力於記錄當代、照映底層、批判社會,卻也因剛直、反抗而陷言論風波,曾入圍中國新浪10大年度好書的《大路》無法再版,出版社也難以續存,紀錄片則被消失,個人受網暴排擠,老家也受到波及,讓他更受打擊的是,「那些說要打斷我的腿、撬開我家祖墳、開除我的湖南籍、強姦我家女人的,都是底層的人,」不是網軍不是五毛不是小粉紅,是他過去選擇與之站在一起的「雞蛋」們。
報導者The Reporter
@twreporter
Wed, Feb 5, 2025 9:27 AM
隨著田野過程見證人性黑暗醜惡,受傷極深的張贊波也不免沮喪:「在中國,石頭和雞蛋都是一個樣的。」他說,「過去,在雞蛋跟石頭之間,我可能是對石頭做批判,但現在,我認為石頭跟雞蛋之間有一種同構性,甚至是同質化的,」石頭和雞蛋其實是相輔相成、互為因果,「有什麼樣的人民就有什麼樣的政府,有什麼樣的政府就有什麼樣的人民。」
報導者The Reporter
@twreporter
Wed, Feb 5, 2025 9:28 AM
在《報導者》專訪中,他則提到自己第一份影像工作在國家單位,事少輕鬆吃得飽,對於一個從底層農村出來的青年來說簡直提前進入養老生活,一場喪禮如何把他推往電影界?傾心藝術電影的他又為何因一則地方新聞走入「提著腦袋吃飯」的紀錄片領域?面對中國社會控制愈加縮緊,編輯知音、八旗文化出版社總編富察返鄉探親被捕的消息,他陷入怎樣的驚懼黑暗時刻?作為一名無權無勢無力者,為何最終仍決定冒風險讓80萬字書稿面世?
載入新的回覆
「這片土地儼然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囚籠,每個人都難逃被封控、被隔離、被監視的命運。」
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張贊波在新書《大景》如此形容,說的不只是內蒙古的動物,還有這個國家的人類,不分知識分子或底層人民皆如此;「在這個時代,我們無權無勢,被一個那麼大的國家壓制著。但儘管我這麼卑微,還是擁有可以對抗極權、對抗體制的力量。那就是書寫歷史的新方式。」
2024年末,張贊波隨著新書出版,來到台灣,幾乎環島半圈的座談中,與台灣讀者分享他筆下的那片草原奇景,暢談中國的現況與自己的抵抗,並聊著紀錄片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