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Fri, Jan 31, 2025 12:05 PM
4
1
《罪惡鑑定人》 by 劉一(高寶)
keywords: 犯罪心理學、測謊、刑偵
測謊是行為分析的過程,真正的目的是接近真相。在審訊中,嫌疑人出於自衛,一定會採取種種手段製造謊言以保全自己。在製作謊言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心理壓力和相對的應激反應。測謊便是把這種應激反應翻譯成可識讀圖譜,從而進行分析,還原真相。
-
-
讀嘛讀嘛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Fri, Jan 31, 2025 12:07 PM
作者是中國警校開設測謊專科後的首批畢業生,擁有十二年起跳的刑警經驗。本書開頭先為讀者簡要說明測謊的原理與流程,在此之前,即使身為一名資深(?)的刑偵劇愛好者,我對測謊的認知僅僅止於「以儀器測得嫌疑人回答問題時的生理反應」,而依據這個粗略認知發展出來的玩具目前被廣泛應用於綜藝節目中,不過實際上當然不只如此。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Fri, Jan 31, 2025 12:08 PM
測謊通常分為背景瞭解、測前會談、激勵測試(模擬測試)、主測試和測後會談五個部分。我們可以從本書得知,要想得到具參考價值的測謊報告,背景調查很重要,問對問題也非常重要。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Fri, Jan 31, 2025 12:10 PM
本書分享了十四件案例……題外話,我還頗喜歡刑偵類主題的中耽,雖然納悶怎麼案件都那麼光怪陸離,不過看了這些號稱「改編自真實案件」的case後,就想說,呃,這該不會就是別人家的日常吧?
總而言之,我覺得測謊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即使受測者努力控制自己的語調或舉動,避免產生可疑的數值之類的,但其實測謊師的眼睛可不會錯過那些無法控制的生理反應,比如說過度緊張時消化系統異常會覺得口乾如燥,那麼你就會頻繁地吞嚥口水,諸如此類,本書會特別詳細描述案件關係人的生理反應,好好研讀一番,我想肯定能精進說謊技巧(作者:???)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Fri, Jan 31, 2025 12:11 PM
以下摘錄幾則:
○○○用右手包住左手,眼睛向左下角瞥了一下——
左手距離心臟比較近,當人有情緒波動時,血壓會發生變化,血壓的變化會影響血液對血管壁施加的壓力,左右會最先感知。用右手包裹左手是一種本能反應,是在潛意識中想保護心臟,守護祕密;眼睛向下代表隱藏和逃避,或者是在為隱藏和逃避找藉口。
在○○的敘述過程中,有幾個小細節,○○在回憶凶手相貌時,臉上會出現一種猶豫的表情,雖然這個表情在左臉一閃即逝——
在微表情學裡,左臉叫做「自我」,右臉被稱為「社會臉」,人的左臉比右臉更誠實。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Fri, Jan 31, 2025 12:12 PM
人的腳是很誠實的
,如果想逃跑,腳尖會朝向門的方向;如果感覺不自在,會動會動去,如果感覺不安,會不停地在地上印腳印——腳尖的朝向往往是思考的方向。
如果一個人在說謊,為了讓自己思考的事情不暴露,掩飾自己的想法,身體又會轉向一個與腳尖相反的方向,試圖用這個動作掩蓋思考的痕跡
。
在每次開口之前,她都會歪一下頭,像是說謊前的熱身,這種動作被稱為
「非自主動作」
——有些人在說謊之前會給自己一個暗示,而這個暗示會透過表情、動作反映出來,但說謊者本人意識不到,也沒辦法控制。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Fri, Jan 31, 2025 12:13 PM
高智商的人會有計畫地說謊,考慮的細節比較多,反而會出現「破綻群組動作」,在動作、語言、聲調、微表情都會有一定的表現。這些密集的暴露點或許能騙過普通人,卻會成為測謊師眼中的突破點。
普通人來不及計劃,會應激性地說謊,出現的「破綻群組動作」較少,通常是一、兩個動作,比如顫抖或吞口水,緊張也會造成這種情況,因此是不足以證明這個人在說謊的。謊言對於這類人來說是本能,本能比計劃更難識破。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Fri, Jan 31, 2025 12:14 PM
KOBO
|
讀墨
|
博客來
載入新的回覆
-
-
讀嘛讀嘛
總而言之,我覺得測謊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即使受測者努力控制自己的語調或舉動,避免產生可疑的數值之類的,但其實測謊師的眼睛可不會錯過那些無法控制的生理反應,比如說過度緊張時消化系統異常會覺得口乾如燥,那麼你就會頻繁地吞嚥口水,諸如此類,本書會特別詳細描述案件關係人的生理反應,好好研讀一番,我想肯定能精進說謊技巧(作者:???)
高智商的人會有計畫地說謊,考慮的細節比較多,反而會出現「破綻群組動作」,在動作、語言、聲調、微表情都會有一定的表現。這些密集的暴露點或許能騙過普通人,卻會成為測謊師眼中的突破點。
普通人來不及計劃,會應激性地說謊,出現的「破綻群組動作」較少,通常是一、兩個動作,比如顫抖或吞口水,緊張也會造成這種情況,因此是不足以證明這個人在說謊的。謊言對於這類人來說是本能,本能比計劃更難識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