ᴀɪʀɪ 🚌
2025 我愛讀書!!
(插樓隨意!)
ᴀɪʀɪ 🚌
夜遊:解嚴前夕一個國中女生的身體時代記
https://www.kobo.com/...
(這本書今年有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的首獎,我很喜歡同樣得到這個獎項的胡慕情《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把與記者跟受訪者互動的想法跟過程寫得好深刻。
ᴀɪʀɪ 🚌
資深記者房慧真回憶自己在1980年代前後的成長經驗,雖然當時也接近吳乃德所謂「台灣最美好的時刻」——台灣即將解嚴,社會運動風起雲湧,但是還是國中生的房慧真並沒有意識到外界政治社會的變遷。是等到發展出對於公共事務的關懷後,房慧真重探這段記憶,才寫下這本散文集。
ᴀɪʀɪ 🚌
雖然這本書的副標是戒嚴前夕一個國中女生的身體時代記,但我覺得「空間」也是這本書裡很重要的維度。房慧真寫說自己國中時就讀的學校晚上會成為黨外運動的集會場地,寫五二零農運立法院外的警民衝突。這時還沒有「啟蒙」的他就這樣跟這些政治社會變遷擦身而過。可是我成長的記憶很不一樣,我國中發生的最重要的政治事件是太陽花,那個時候同樣對於台灣社會正在經歷什麼也只是一知半解,但台北對我來說天高皇帝遠,連擦身而過的機會都沒有,直到後來才發現到自己同世代的很多台北朋友當時就投身運動了。房慧真文章提到的一些台北地景反而是在我大學時期的記憶裡,在美國讀到一些地名的時候,還覺得鄉愁因此被喚醒。不過,讀這本書的時候也覺得,「自行補課」大概是很多台派不論成長背景的共同經驗吧⋯⋯
ᴀɪʀɪ 🚌
島鏈有事:如果明日就是臺海戰爭,國際第一線怎麼危機應變?沖繩、日本、臺灣為何命運相連?
https://www.kobo.com/...
(這本書的新書座談也很好聽,尤其是聽吳叡人老師講話都覺得他是我的台獨精神導師⋯⋯
張鎮宏×吳叡人×李雪莉 座談精華:沖繩戰爭悲劇到強國夾縫的弱者困境,島鏈上的台灣、日本能理解彼此嗎?
ᴀɪʀɪ 🚌
《島鏈有事》真的是一本讓我學到很多,甚至可以說讓我的「世界觀改變」的書。我過去一直以來都將日本與沖繩劃上等號,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才意識到自己這樣的想法過於天真暴力。
格外感慨的是,到最近我還會在某些社群看到某些台派希望美國在台駐軍、甚至說想要成為美國第51州的言論。但從書中關於美軍在沖繩駐軍的報導,就可以知道美軍的進駐對於沖繩當地造成多大的傷害(雖然不否認也有益處)。我認同台灣應該跟美國保持緊密的關係,但這絕對不是讓美國駐軍、甚至揚言說要成為美國人。我並不擁護疑美論,但看完島鏈有事更讓我覺得過度依賴美國而不尋求穩健自身對我來說也是一種跟中共投降沒兩樣的失敗主義。(這本書和台美觀測站的《為何我們要在意美國?》都對於我理解和反省台美關係/台灣的地緣政治處境有很大的啟發)
ᴀɪʀɪ 🚌
明日,明日,又明日 spoiler
https://www.kobo.com/...
ᴀɪʀɪ 🚌
會對這本書產生興趣是因為他在我的河道上的口碑很好,實際讀完後覺得我好像沒有其他書友這麼喜歡這本書,但是他的確是一本可以讓我忍不住讀下去、且順暢地讀完的書。
ᴀɪʀɪ 🚌
我是個蠻容易看書只看一半的人,但《明日,明日,又明日》有一些很小的鋪陳卻吸引我繼續看下去。最一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是因為作者在莎蒂和山姆在做一五(或是公司剛成立時)的那章裡,穿插了一節兩人的公司取得成就後,莎蒂在一次採訪稱山姆梅瑟(而且是一開始說山姆後來改口)的段落。雖然事後發現這只是個很微不足道的伏筆,但這個很小的安排就引發我對故事發展的好奇。這個疑惑被解答後,是那個應該讓每個讀者都很震驚的段落(?)吸引我繼續讀下去。但漸漸地,我會看下去的動機好像又回到想理解這本書為什麼口碑這麼好。
ᴀɪʀɪ 🚌
不像其他書友這麼喜歡這本書或許也是因為期待太高。我對這本書的期待,一方面是口碑好,另一方面是我早就在閱讀之前就知道這似乎是一個「兩位主要角色沒有交往的『愛情故事』」。我對親密關係沒有憧憬,所以我一直很期待看到不同的不能算是伴侶但很親密的關係的可能性。我有感覺到書裡有在強調莎蒂跟山姆對彼此有多重要和特別,但可能是因為我是solo worker,且沒有特別喜歡玩遊戲,所以很難想像一段可以和自己玩遊戲和創作遊戲的關係有多難得。
ᴀɪʀɪ 🚌
書裡有呈現出不少兩個主角多重視對方、多為彼此著想的段落,但因為角色的某些做法讓我覺得有疑慮,再加上他們對彼此的刻薄和猜忌(雖然我反而覺得這部分很合理跟真實),讓我很難被這段關係打動跟說服。看到山姆在未經莎蒂同意的情況下就肉搜出他家的地址跟造訪他,即使作者花了一些篇幅描寫他身為障礙者要在寒冬裡走到他家有多困難,我都覺得這個行為對我來說是stalking。即使為了另一個人建構出一個遊戲世界是件浪漫的事,我也會因為山姆隱瞞自己的身份、建立多個角色接近他而有些疙瘩。老實說看到一開始山姆肉搜莎蒂加上多弗這個角色的描寫讓我一度好奇作者的性別。
ᴀɪʀɪ 🚌
雖然有看到主要角色不討喜的討論,但我自己反而很喜歡莎蒂那種在以男性為主的環境需要武裝自己的感覺、也能理解山姆因為障礙者身份沒辦法好好跟身體共處、或是我認為某種程度可能反映了他的自卑的描寫。
最讓我意外的是馬克斯對我來說本來是個我認為很工具性的角色,但他的發展卻讓我覺得他有長出自己的血肉(雖然他還是好到太不可思議了),且我認為作者有好好地幫這個角色辦一場喪禮。相較之下,東賢的死對我來說好像讓兩位主角重修舊好的工具,或許也是這點讓我覺得「所以還是需要靠這樣推動劇情嗎⋯⋯」而感到有點遺憾。
ᴀɪʀɪ 🚌
我有一個關於不倫的,小問題
https://www.kobo.com/...
ᴀɪʀɪ 🚌
以第一人稱敘事描寫第三者的故事,蠻好看有趣的小品,意外地學到了一些關於第三者的事(?) 我從來沒有想過第三者在關係裡會受到哪些委屈,或是以什麼樣的方式「談戀愛」:想要見面需要配合伴侶的時間、不能隨心所欲傳訊息、伴侶永遠可以撤退回婚家,自己卻可能必須忍受長時間的孤單寂寞⋯⋯我覺得這些第三者的心境,甚至是權力關係,都被描寫得很精彩。書中以另外一組女同志不倫戀(一個在異性戀婚家的女性跟女性第三者)對照擁有一定程度年齡和社會地位差距的女主角和他的男性伴侶,讓人意識到,或許不只是性別、年齡、社會地位等變項,已婚跟未婚者本身就存在著某種權力上的不對等。
ᴀɪʀɪ 🚌
但我覺得即使描寫這些,許俐葳厲害的地方是讓讀者(至少我)也不會對女主角有太強烈的同情或是道德譴責。一來,這本書就是在講不倫的故事,讀者對於不倫有心理準備,加上故事是發生在「不倫已經發生」這個前提下,讓我閱讀這篇文的心境是「他們就是已經在這段關係裡了我懂在一段關係裡即使知道有問題也很難去改變的感覺」而不是去糾結主角一開始怎麼會進入這段關係中,成為第三者。另一方面,對我來說這段關係還是有傷害到別人的風險,再加上女主角性格的型塑,我也不會覺得這段關係是完全沒問題的,也因此雖然能理解他的心境,卻不致同情。
ᴀɪʀɪ 🚌
你在暗中守護我
https://www.kobo.com/...
ᴀɪʀɪ 🚌
我會喜歡讀散文,喜歡的就是讓自己的經驗、情感和價值觀與另一個人的對撞,我因此某種程度上更認識一個陌生人,更好的話或許還能從對方身上學到東西。
翁禎翊的散文很好看,這一部分的原因是,他法官的身分,讓他的經歷本身就很精彩,但他也不是每一篇都在寫他作為法官的見聞,這本書會好看,對我來說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這本散文集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我邊閱讀他的文字,我會覺得「啊,他一定是個很溫柔而且很真誠的人」。
ᴀɪʀɪ 🚌
他的幾篇文章裡明示暗示了「我認識的某個人很好,我也想成為這樣的人」,但我看著這些文章,會覺得,能這麼細膩地挖掘出其他人的優點的人,也是一個讓人憧憬的人。同樣地,他在這本書中也承認跟反省了很多事情,也讓我覺得他很真誠。我之前有提過我覺得文字是一個很容易露出破綻的創作載體,散文對我來說又是其中最赤裸的文類,對一群你可能完全不認識的讀者交付真心已經不容易,遑論承認和反省自認不夠好的地方,他願意寫下這些,讓我很佩服他的反身性。
ᴀɪʀɪ 🚌
Facebook
我是從〈日光節約時間〉開始覺得我應該會很喜歡這本書的,我可能某種程度上有被台灣國族主義牽動,但同時也覺得他願意在文中寫出他刻意模仿自己的同儕(這就是我說的承認之一),很真誠,而且我蠻喜歡他說一個男人能在生理男性的圈子受歡迎很不容易,我把這句解讀成一種偷罵異男XD
我看完還試圖找了文章提到的影片,但我好像只找到quote的第一句話的來源,若有看到這噗的人有找到這段話的完整來源請務必跟我分享(?)
《LOL》LMS最終戰役 J team經濟輸2萬1 主播忍不住哭了- 2019 世界大賽 - 小組賽 D...
ᴀɪʀɪ 🚌
Stay True 保持真誠
在海月的大力推薦下購入這本書,真的就像他說的⋯⋯這本逼欸樓真好看⋯⋯敬邀大家一起欣賞海月對美國亞裔男孩的好好看友情進行的詳盡導讀
@kurage__ - 真ㄉ覺得這本BL很不得了 (我知道這不是BL) #讀嘛讀嘛 #保持真誠 #sta...
ᴀɪʀɪ 🚌
https://images.plurk.com/6zzd3jAwNu2eTe2myKMyoi.jpg
我很喜歡徐華介紹阿健出場的方式。這段道出徐華對阿健的第一印象和兩個人的性格差異,尤其是寫的雖然是阿健,但是由此凸顯出來徐華自負陰暗的一面。我看到這段的時候,一方面是油腐驚喜,心想這就是我愛看的冤家變朋友的套路,另一方面也對此相當有共鳴。那種共鳴是一種嗅到同類人的心領神會,我感覺若把徐華跟阿健當成一個光譜的兩端,那我也會是比較接近徐華的那端的人。
ᴀɪʀɪ 🚌
我一看到徐華的描述腦袋馬上就能浮現阿健的形象了,我每天在校園內跟無數跟阿健擦身而過,就是有一種人,你一看到他們,就知道他們從小就被加州的陽光曬到屬於亞洲人的陰濕習性早就不存在了——他們也是我會下意識迴避的其中一群人。
但是,也是因為這樣,徐華漸漸揭露阿健不只是美國校園刻板印象裡的一類人時格外動人:儘管他乍看正向陽光,但也會有屬於自己的煩惱;或是有時候,阿健的那份「主流」正是他可以幫上徐華的忙的地方。在這段友情逐漸成形的過程,阿健也變得很立體了。
ᴀɪʀɪ 🚌
除了兩個男人之間的真摯感情以外,另外一個讓我喜歡這本書的地方,是對我來說徐華是不可靠的敘事者。這不是在說我質疑他在這份書的展露的真誠,而是我覺得,這個故事如果換作由阿健的視角出發,可能會變成另外一個故事。徐華自己也在書中提到,他曾經被一個共同好友問過「你跟阿健真的有這麼好嗎」、而阿健的確也有很多朋友,若由阿健視角寫這個故事,徐華的份量未必會像阿健在這本回憶錄裡那麼重。這個故事之所以成立,是建立在敘事者是一個細膩、對交友有一套嚴格的道德標準、甚至有點自溺的人的前提下。也是因此,徐華的「真誠」,在我看來,反而是展現在他可能某種程度上就是因為這樣的性格,更容易深陷摯友離世的悲傷這麼長一段時間,還願意袒露給讀者看這點。
ᴀɪʀɪ 🚌
龍的學校在山上抽屜裡的生態箱
https://www.kobo.com/...
https://www.kobo.com/...
因為迷宮飯喜歡上九井諒子,記得之前聽尼爾喝牛奶將他比喻成作為漫畫家的能力樣樣齊全的「六邊形戰士」,當時也相當同意九井老師是無論在編劇、畫功、角色設計和世界觀建構等都非常厲害的漫畫家,卻沒意識到他除了畫中長篇漫畫以外,創作短篇或極短篇也這麼好看。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只看《迷宮飯》一部作品的時候不會發現,但這麼多作品擺在一起就可以發現九井老師很擅長依據內容改變畫風和敘事結構等形式,且在非常短的篇幅內能讓人達到情緒轉折或是勾起讀者的懸疑並被解答的暢快感。這些亮點在《抽屜裡的生態箱》尤其明顯。
ᴀɪʀɪ 🚌
海邊的房間
https://www.kobo.com/...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黃麗群的散文跟臉書文,喜歡的也就是他聰明犀利的寫作風格。但他的那份聰慧狡黠碰到小說這種擁有更多虛構空間的文體時,彷彿解開拘束器,我邊看邊在心裡大叫「黃麗群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跟他筆下的這些角色)!!」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