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靴貓三郎
@irepussboot
Mon, Jan 27, 2025 2:59 PM
Mon, Jan 27, 2025 3:04 PM
6
1
『ラストマイル』最新予告映像【8月23日(金)公開】
【精緻中翻/Lyrics】米津玄師 - がらくた Kenshi Yonezu - Garakuta JU...
停不下來的資本主義,停不下來的消費主義
貓靴貓三郎
@irepussboot
Mon, Jan 27, 2025 3:05 PM
大推《Last Mile》,我覺得超級好看,好開心今天跟阿酒和阿夜去看
貓靴貓三郎
@irepussboot
Mon, Jan 27, 2025 3:06 PM
Mon, Jan 27, 2025 3:07 PM
是我愛的議題,而且整體而言呈現的很好,就算對於物流業、電商毫不瞭解的觀眾一定也可以看懂,因為梳理的很清晰,每一層的關係、每一個環節遇上的困難都解釋得很清楚
貓靴貓三郎
@irepussboot
Mon, Jan 27, 2025 3:09 PM
Mon, Jan 27, 2025 3:10 PM
我很喜歡願意把這樣的現實放到大螢幕上,讓更多人去理解這背後層層環節的作品。現實生活不會有皆大歡喜的結局,但只要更多人看到、更多人知道,就有機會反思和改變
貓靴貓三郎
@irepussboot
Mon, Jan 27, 2025 3:11 PM
Mon, Jan 27, 2025 3:11 PM
我真的覺得是很relevant的作品,值得一看!
貓靴貓三郎
@irepussboot
Mon, Jan 27, 2025 3:11 PM
貓靴貓三郎
@irepussboot
Mon, Jan 27, 2025 3:12 PM
超好看的!看,都去看!
貓靴貓三郎
@irepussboot
Mon, Jan 27, 2025 3:19 PM
然後因為一直在想《MIU404》什麼時候會出來,猜錯了好幾次,主題音樂出來的時候我們一陣歡欣鼓舞
貓靴貓三郎
@irepussboot
Mon, Jan 27, 2025 3:24 PM
順帶一提,我很喜歡《MIU404》裡志摩的音樂,那個打擊樂(好像跺腳聲
)超可愛的!
志摩一未
貓靴貓三郎
@irepussboot
Mon, Jan 27, 2025 3:35 PM
為了平衡一下也放上伊吹藍的音樂好了
伊吹藍
貓靴貓三郎
@irepussboot
Mon, Jan 27, 2025 3:35 PM
Mon, Jan 27, 2025 4:41 PM
別人的觀後感
@djlice - #ラストマイル 觀後感 (一定有雷還沒看的大家閃遠點)
@djlice - 終於看完,感想:要二刷(實質六刷)。 #ラストマイル #LastMile
@suzie19 - 「十年後會變怎樣呢?」 用《LAST MILE》作為2024的收尾,藉由電影停下來...
貓靴貓三郎
@irepussboot
Mon, Jan 27, 2025 3:41 PM
Mon, Jan 27, 2025 3:41 PM
(在志摩出場的時候)
我:(小聲)他這次衣服不像在無印買的了
阿酒:⋯⋯這次是在Uniqlo
貓靴貓三郎
@irepussboot
Mon, Jan 27, 2025 4:45 PM
Mon, Jan 27, 2025 4:55 PM
雖然,我前面說把這樣的議題拿出來討論,就有機會反思跟改變,但其實我超悲觀的,我覺得
沒有任何力量可以讓這一切停下來
可是,看完了我也在想,雖然我是這麼認為的沒有錯,但如果一直這麼想,是不是就只會猛盯著黑暗的事情,反覆驗證自己對現實無法接受的部分,而越來越悲觀呢?
貓靴貓三郎
@irepussboot
Mon, Jan 27, 2025 4:49 PM
Mon, Jan 27, 2025 4:55 PM
在看的時候想到了現實生活的一些事情——我曾經好幾次在想,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接受了,裝成若無其事就好,我卻不行呢?是我把事情想的太嚴重、是我的道德感太重嗎?那麼多人都執行下去了,為什麼我做不到呢?
貓靴貓三郎
@irepussboot
Mon, Jan 27, 2025 4:54 PM
所以某種程度上,我似乎可以理解,因為真的就是想要這一切「停下來」。為什麼只要為了利益,所有的原則都必須扭曲讓道,一點反抗的餘地都沒有?如果我們持續運轉,這個社會是不是就只能被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吞噬殆盡?
如果如此,我能接受嗎?
貓靴貓三郎
@irepussboot
Mon, Jan 27, 2025 4:54 PM
我還是沒有答案。
啊嗚封狼
@urochordate
Tue, Jan 28, 2025 5:22 AM
雖然說是大學時期看的大部分的細節早就忘光光了,但是這個讓我想到《金色筆記》裡面的幾個小段子寫主角(大概也是作者自況)跟主角的兒子的一些……不知道算不算衝突XD;;;;
一個是主角抱怨兒子的世代懂很多很聰明,都能一下子就看到系統性問題的糾結難解與個人的無能為力,然後就「既然個人無能為力那我就躺著唉唉叫就好了」
另一個是有點薛佛西斯的比喻,提到山頂有冥想的神人、被當大石頭推的普羅大眾,和推石頭的「我們」。她問兒子要當被推的還是推石頭的,兒子說我想當神人被她嗆「阿但那是不可能的」XD
貓靴貓三郎
@irepussboot
Tue, Jan 28, 2025 3:38 PM
啊嗚封狼
: 不知道封狼看了這部沒,我可不可以劇透(應該看了吧
)
但關於親世代和子時代,以及關於「既然個人無能為力那我就躺著唉唉叫就好了」,我覺得這部電影也有一段有趣的對比,它有一個支線在講一對親子外送員,提到以前覺得工作要努力,要全力以赴,可是年輕一代會覺得,就算給出一切,在這個時代反而會因為太過努力而被剝削。或者如果看岡田將生演的那個角色,他其實就是現在一種對於生活「不期不待不受傷害」的反應--那為什麼會這樣?或許也是發現了一些系統性的問題。
「啊但當神人是不可能的」--好可愛,也好真實XDDDDD
啊嗚封狼
@urochordate
Tue, Jan 28, 2025 11:51 PM
Wed, Jan 29, 2025 12:14 AM
我還沒有看但是我一向歡迎劇透XDDDDD
老一輩的工作觀我其實很敬佩的不是嬰兒潮世代的「做就有回報」,而是二戰世代的「不做我就會死掉」,而且其實仔細觀察會發現二戰世代心中的「工作」定義和嬰兒潮世代或更晚是有落差的。
二戰世代的「工作」範圍其實涵蓋任何與「生存」相關的事情,不論是否有給。當然這個生存的定義可能擴展。
變成包括新年唸你趕快結婚生小孩,生了小孩趕快餵成一顆球也是他的心中好重要義務
但跟嬰兒潮世代工作是用來交換金錢與地位的觀點是有微妙的差別,跟現在工作是「一點也不樂意只是為了拿來換成資源支持我喜歡的非工作生活,但又吃掉我非工作生活的機會成本」又更不一樣。
要講的話,二戰世代的工作觀其實可以拿來與蒙特梭利的「工作」作為人類本能定義對照(當然啦,蒙特梭利可是一戰前就是成年人的一輩)
啊嗚封狼
@urochordate
Wed, Jan 29, 2025 12:04 AM
Wed, Jan 29, 2025 12:26 AM
至於剝削的問題,這個我很悲觀的覺得和時代大經濟的人口結構有關係。人口結構缺人,即使是奴隸或農奴,奴隸主或莊園主都還要小心照顧生怕他們不生小孩又找死。人口結構不缺人,自由人分段賣的時間都比奴隸好剝削多了,買主可以單買財貨生產時間,買很多很多,身心靈維護時間是他自己的事情才不在乎他會不會消耗殆盡呢反正等著受僱的人還很多。
怎麼扭轉大時代,是個人辦不到的事情。但是看清大時代的現況後,怎麼想辦法讓自己在裡面活下去,那就是「工作」(老定義)了。那個跟在火星上種馬鈴薯一樣,期待是「我死定了」,但是「我來做點什麼看看吧,最壞也就是死定了嘛」。
啊嗚封狼
@urochordate
Wed, Jan 29, 2025 12:08 AM
Wed, Jan 29, 2025 12:12 AM
咦默默繞回小火堆活動了,我是個不要臉的打活動機器( 艸)
貓靴貓三郎
@irepussboot
Wed, Jan 29, 2025 3:13 AM
啊嗚封狼
: 不會!小火堆活動很棒,我們很需要打活動小幫手!不過我發現過年真的是--
怎麼會這麼忙!
(仰天嗷嗚)
我原本想好,這天要做什麼,那天要做什麼,然後這天寫東西,這本書過年看一看,結果通通沒有辦法做,時間就是被綁架!整個人就是被抓走!(再次嗷嗚)
貓靴貓三郎
@irepussboot
Wed, Jan 29, 2025 3:19 AM
Wed, Jan 29, 2025 3:29 AM
但我非常喜歡封狼說的,如果考慮到時代背景:二戰→嬰兒潮→現代,真的是這樣的工作心態發展沒錯。二戰真的是別無選擇,我記得宮部美幸在,好像是《蒲生邸事件》?類似有說一句「就算我是膽小鬼,也有好好活過這個時代的義務」,因為別無選擇,所以只能給出一切。
生了小孩趕快餵成一顆球XDDDDDDDDDD
看清大時代的現況後,怎麼想辦法讓自己在裡面活下去→沒錯,或許無論哪個時代都是這樣的,但世代跟世代之間因此採取了不同的行動,這也是很有意思的
啊嗚封狼
@urochordate
Wed, Jan 29, 2025 6:16 AM
貓靴貓三郎
: 不要笑,阿祖的餵法是連阿嬤都會怕的XDDDDDD
貓靴貓三郎
@irepussboot
Wed, Jan 29, 2025 9:48 AM
啊嗚封狼
: 驚慌的阿嬤
載入新的回覆
停不下來的資本主義,停不下來的消費主義
我:(小聲)他這次衣服不像在無印買的了
阿酒:⋯⋯這次是在Uniqlo
可是,看完了我也在想,雖然我是這麼認為的沒有錯,但如果一直這麼想,是不是就只會猛盯著黑暗的事情,反覆驗證自己對現實無法接受的部分,而越來越悲觀呢?
如果如此,我能接受嗎?
一個是主角抱怨兒子的世代懂很多很聰明,都能一下子就看到系統性問題的糾結難解與個人的無能為力,然後就「既然個人無能為力那我就躺著唉唉叫就好了」
另一個是有點薛佛西斯的比喻,提到山頂有冥想的神人、被當大石頭推的普羅大眾,和推石頭的「我們」。她問兒子要當被推的還是推石頭的,兒子說我想當神人被她嗆「阿但那是不可能的」XD
但關於親世代和子時代,以及關於「既然個人無能為力那我就躺著唉唉叫就好了」,我覺得這部電影也有一段有趣的對比,它有一個支線在講一對親子外送員,提到以前覺得工作要努力,要全力以赴,可是年輕一代會覺得,就算給出一切,在這個時代反而會因為太過努力而被剝削。或者如果看岡田將生演的那個角色,他其實就是現在一種對於生活「不期不待不受傷害」的反應--那為什麼會這樣?或許也是發現了一些系統性的問題。
「啊但當神人是不可能的」--好可愛,也好真實XDDDDD
老一輩的工作觀我其實很敬佩的不是嬰兒潮世代的「做就有回報」,而是二戰世代的「不做我就會死掉」,而且其實仔細觀察會發現二戰世代心中的「工作」定義和嬰兒潮世代或更晚是有落差的。
二戰世代的「工作」範圍其實涵蓋任何與「生存」相關的事情,不論是否有給。當然這個生存的定義可能擴展。
變成包括新年唸你趕快結婚生小孩,生了小孩趕快餵成一顆球也是他的心中好重要義務但跟嬰兒潮世代工作是用來交換金錢與地位的觀點是有微妙的差別,跟現在工作是「一點也不樂意只是為了拿來換成資源支持我喜歡的非工作生活,但又吃掉我非工作生活的機會成本」又更不一樣。
要講的話,二戰世代的工作觀其實可以拿來與蒙特梭利的「工作」作為人類本能定義對照(當然啦,蒙特梭利可是一戰前就是成年人的一輩)
怎麼扭轉大時代,是個人辦不到的事情。但是看清大時代的現況後,怎麼想辦法讓自己在裡面活下去,那就是「工作」(老定義)了。那個跟在火星上種馬鈴薯一樣,期待是「我死定了」,但是「我來做點什麼看看吧,最壞也就是死定了嘛」。
我原本想好,這天要做什麼,那天要做什麼,然後這天寫東西,這本書過年看一看,結果通通沒有辦法做,時間就是被綁架!整個人就是被抓走!(再次嗷嗚)
生了小孩趕快餵成一顆球XDDDDDDDDDD
看清大時代的現況後,怎麼想辦法讓自己在裡面活下去→沒錯,或許無論哪個時代都是這樣的,但世代跟世代之間因此採取了不同的行動,這也是很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