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 Seafarer
@EricSeafarer
Tue, Jan 21, 2025 4:12 AM
Tue, Jan 21, 2025 4:41 AM
6
2
這裡有人具名說明數位部一部分的工作內容,跟為什麼數位部存在的必要。
光只是一個郵件分析的工作都要用到三百人,還有其他基建的工作。
更別說設備跟服務租用購置的成本還比台灣工程師的薪水高很多....
Alan Lin (@alanalanalanlin) on Threads
Eric Seafarer
@EricSeafarer
Tue, Jan 21, 2025 6:14 AM
這篇是數位部的業務費導讀
Facebook
Eric Seafarer
@EricSeafarer
Tue, Jan 21, 2025 6:30 AM
其實數位部的意義從一開始成立就有說明,他是銜接跟輔導各部會的數位服務,以前沒有數位部的時候確實也不是沒有這些業務,但是各部會是獨立作戰的,你跨部會從中央到地方都要層層發文詢問,所以以前台灣政府的數位服務推動很差,大家缺乏主動性去改善一些東西。
是後來有些民間的人在推動跟被看到找進去政府裡面協助規劃,才有一些改變,最明顯的就是繳稅,我記得就是民間有人提案,然後數位部去接洽跟調整。
如果這個業務一直都在財政部而不是資訊專業的數位部,可能政府內部提案到成立不知道要多久,公開招標找到的廠商要跟窗口協調開會又不知道多久。
我自己做過政府案子,規模不小,分了七期驗收,上面層層轉包到我們公司手上是第三包,進度已經過了兩期還是三期,這一期進度delay半年
超難用報稅系統UI如何大改造,幕後推手現身揭露關鍵
載入新的回覆
光只是一個郵件分析的工作都要用到三百人,還有其他基建的工作。
更別說設備跟服務租用購置的成本還比台灣工程師的薪水高很多....
是後來有些民間的人在推動跟被看到找進去政府裡面協助規劃,才有一些改變,最明顯的就是繳稅,我記得就是民間有人提案,然後數位部去接洽跟調整。
如果這個業務一直都在財政部而不是資訊專業的數位部,可能政府內部提案到成立不知道要多久,公開招標找到的廠商要跟窗口協調開會又不知道多久。
我自己做過政府案子,規模不小,分了七期驗收,上面層層轉包到我們公司手上是第三包,進度已經過了兩期還是三期,這一期進度delay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