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分享
Sun, Dec 29, 2024 7:00 AM
Sun, Dec 29, 2024 10:58 AM
194
37
魔戒
電影
動畫
有雷慎入
《魔戒:洛汗人之戰》
劇透感想,來談五個我很喜歡的隱喻和意象運用:
歷史的相似、沃夫的傷疤、新娘的禮服、盾女的盾牌以及哈瑪的豎琴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01 AM
Sun, Dec 29, 2024 8:35 AM
@b521111752031a - #魔戒 #電影 #動畫 #無雷 《魔戒:洛汗人之戰》 有幸參加英文版...
(參加英文版特映會後的無劇透心得)
(內有片尾曲〈The Rider〉歌詞中文翻譯)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War of The Rohirrim | Ext...
(官方昨天釋出的前10分鐘開場)
(表哥真的帥又暖,好喜歡他
)
算了算這篇感想竟然寫到四千字左右,實在是喜歡分析文本的熱情復燃,但這部電影值得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01 AM
■ 歷史的相似
《魔戒:洛汗人之戰》取材自《魔戒》小說附錄記載的歷史,固然在改編時做了些更動,包括替未曾留下名字的王女取名「赫拉」。動畫電影由183年後的洛汗王女「伊歐玟」口述旁白,將原本的歷史(history)從男性敘事(his story)轉變成女性敘事(her story)。因此不妨將小說附錄看作史書,動畫電影則是洛汗民間甚至是女子口耳相傳的故事。
善於騎馬和戰鬥的赫拉容易讓人聯想到伊歐玟,但其實兩位角色雖有呼應,也有許多不同。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02 AM
Sun, Dec 29, 2024 11:27 AM
伊歐玟生於亂世,兒時失去雙親,長大後眼看舅舅沉淪,兄長與表哥又常為戰役遠行。伊歐玟不願被困在孤單無助的處境,渴望上前線殺敵、光榮戰死,所以她欽慕有王者之風的亞拉岡,把自由、浪漫與戰鬥連結在一起。直到她在剛鐸休養時與法拉墨相愛,才重拾希望,放下死亡與戰爭的陰影,選擇治癒和讓萬物生長。
赫拉生於和平年代,備受寵愛、崇尚自由且不願結婚,由於母親在她出生時就過世,赫拉幾乎沒有生離死別的經驗,直到這部電影的經歷讓她長大。因此也可以說,《洛汗人之戰》乃是赫拉的成長故事(coming of age story)。
我認為伊歐玟的角色曲線確實比赫拉更明顯。赫拉的改變細微且不易察覺,她在兩位兄長與父親死去後扛起責任抵禦敵軍,但自始至終,仍維持不願與任何人結婚的初衷。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02 AM
片中聖盔與赫拉父女情深的談話,以及隔著號角堡城門的雪中訣別,都讓我一再想起《魔戒》的洛汗王希優頓與他視如親生女兒的外甥女伊歐玟(忍不住又重看《魔戒》這些片段
有的評論認為反派沃夫不過是變帥的巧言(在《魔戒》裡渴望佔有伊歐玟),或是呼應《精靈寶鑽》的梅格林(對自己的表姊伊綴爾癡迷,最後選擇背叛導致王國覆滅),但我覺得沃夫就是沃夫。給他貼上標籤即是太過簡化這個角色。
誠然,沃夫這個角色有很多潛力,沒有被劇組深入挖掘與盡力發揮,是我覺得最可惜的其中一點。細節待後面討論他的傷疤,以及他和赫拉的最終決鬥時再談。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02 AM
Sun, Dec 29, 2024 4:19 PM
表哥佛瑞拉夫的故事呼應了《魔戒》電影版的伊歐墨,尤其是作為忠誠的外甥卻被舅舅放逐,最後扭轉戰局,甚至在舅舅戰死後,繼位成為洛汗國王這個設定。
就連率援軍來到號角堡(聖盔谷)的片段,看來也是致敬《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的伊歐墨衝鋒,連山坡應該都是同一片山坡。
劇組大概不想完全一樣,選擇用月亮而非《雙城奇謀》的日出當作背景。儘管月亮增添了神祕氣息,強調敵軍誤以為穿戴聖盔戰甲的佛瑞拉夫是聖盔死而復生,卻也缺乏太陽本身能讓觀眾熱血沸騰的影響。不像《雙城奇謀》的衝鋒,無論看多少次依然撼動不已。
或許有人會說《洛汗人之戰》不過是借了《雙城奇謀》的部分架構,但我個人很喜歡這種歷史又在後世重演的安排。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03 AM
Sun, Dec 29, 2024 7:04 AM
若對更多關於《魔戒》文本的考據感興趣,推薦閱讀
Larien
的觀後感想:
@larienlee - #魔戒 《洛汗人之戰》觀後心得 中規中矩的好看! 喜歡電影三部曲的話大概沒問題...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04 AM
Sun, Dec 29, 2024 8:12 AM
■ 沃夫的傷疤
沃夫左眼的那道傷疤,是他與赫拉兒時在打鬥遊戲時,被赫拉「無意」留下的疤痕,卻也在象徵上讓沃夫「盲目」,無法放下對赫拉的想像與渴望。
這個看似宿命的標記是赫拉無意造成的,卻被沃夫當作命運安排。單單一道傷疤的來由,就說明了兩人看待這段關係的差別。難怪沃夫最後會對赫拉說:
「自從我初次遇見妳,就知道妳會是我的末日。」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05 AM
Sun, Dec 29, 2024 4:20 PM
記得哪裡看到的劇組訪談,解釋兩人兒時會成為朋友,是因為彼此都失去了母親。這點讓我一直很在意,可惜電影沒有實際展現這個設定。
沃夫對赫拉的感情不是單純想佔有她,而是混雜了對復仇與權力的渴望,加上他對赫拉的癡迷,最終全部投射到赫拉身上。他「愛」的終究不是真正的她,而是他自己的想像。
諷刺的是,沃夫認為他多年所受的歧視,就連赫拉拒絕與他聯姻,都是源於自己的登蘭德人血統。我認為他稱自己因血統受到洛汗歧視,應該確有幾分真實,無疑也影響他的成長與性格。但隨著劇情展開,觀眾會發現可憐之人也有許多可恨之處。
沃夫的疤痕象徵了他在認知上的盲目。看不清他受到的敵視不全然來自血統,也看不清赫拉拒絕他並非因為他的出身,而是真心崇尚自由,不願嫁給任何人為妻。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06 AM
沃夫求婚失敗又喪父,被聖盔放逐四年後,再次遇見遭綁至軍營的赫拉。當他指控她如此輕易就忘記自己,赫拉反駁:「我從沒忘記你,我試著尋找你。」赫拉尋找的是兒時認識的男孩,但聽在成年的沃夫耳中,卻使他重燃感情的希望。當她以和平為條件答應下嫁,沃夫再度因自卑與自傲陷入盲目,認為赫拉終究看不起他。
他無法忘記她,所以要她也無法忘記自己,於是他抽刀打算劃傷她的左眼。傷口偏偏卻落在她的眼角與臉頰之間,與他橫貫左眼的傷疤位置不同。而在電影結局,就連他留給赫拉的傷疤也癒合消失。
赫拉的傷疤象徵沃夫對她的企圖,但無論他怎麼做,終究無法佔有她,終究無法讓他在她心裡佔有她在他心裡同樣的份量。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07 AM
Sun, Dec 29, 2024 8:24 AM
■ 新娘的禮服
相較於沃夫因為「愛」與仇恨盲目,無法看見真正的赫拉,赫拉卻相當瞭解他的弱點。所以在最後為了幫人民逃走,替援軍爭取時間,赫拉穿上婚紗迎戰沃夫。她深知自己打扮成新娘的模樣,將勾起沃夫所有的回憶與仇恨,他的注意將完全擺在她一人身上。這個心理戰術成功奏效,她真的瞭解他。
這件老舊的婚紗一直保存在號角堡,屬於一位曾與堡壘守軍訂婚,卻不幸在出嫁前就去世的新娘。保管物品的老婦提醒赫拉絕對不要觸碰,否則會遭來厄運。
這段故事呼應了最後赫拉穿上婚紗,策馬出現在沃夫面前,沃夫稱自己早已不屑娶她,問她是要許配給誰,赫拉堅決地回答:
「死亡!」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08 AM
死亡(Death)除了是洛汗軍隊衝鋒的口號,也是赫拉與新娘的連結。曾經的新娘未能與守軍結婚就被死神帶走,多年後視死如歸的赫拉穿上她的婚紗,不是為奔赴與沃夫的婚禮,而是為保護人民與沃夫死戰。
沃夫注定失敗。然而當他最後跪在地上面對赫拉,說出那句「自從我初次遇見妳,就知道妳會是我的末日」,他終於選擇了自己的結局。
他喚了赫拉的名字,以匕首讓她分心,持劍朝她衝去。在這麼短的距離與反應時間內,沃夫可以輕易殺死赫拉。當兩人緊貼在一起時,看來似乎是這麼回事,然而下個鏡頭卻揭露:他的劍完全偏了。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10 AM
Sun, Dec 29, 2024 8:17 AM
觀影當下,我直覺認為他根本不想殺赫拉,劍偏不是他無能而是刻意。這讓赫拉不得不與他再戰,最後殺死他。有一會我以為這又是老套的「英雄留反派一條生路,反派卻不知好歹反擊,英雄因此有正當理由殺死他」,但後來越想越奇怪(或許這部分是編劇刻意留給觀眾解讀)。
直到返家後讀完這篇
分析
,總算堅定我對自己當下解讀的信心。沃夫不想殺赫拉。他是要她殺了他。
有些批評認為沃夫就連最後一刻都不放過赫拉。她不想殺他,他卻偏要她這麼做,要她滿足自己唯一希望的死法。多麼自私。
但我很喜歡這個安排,並不是因為覺得沃夫的想法是正確或健康的,而是因為其中充滿了宿命感。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11 AM
Sun, Dec 29, 2024 4:24 PM
兩人的決鬥最終呼應了兒時的打鬥遊戲。小時候,沃夫眼看就要輸給赫拉,一時情緒上來凶狠反擊,不聽赫拉勸阻,最終被赫拉失手劃傷左眼。當時的他還決定獨自留下,要她在他父親發現前快跑。
如今成年的兩人陷入死戰,或許都想起了這段兒時回憶。它既是沃夫對赫拉癡迷的起點,也是他為自己選擇的結局。
打輸赫拉的他已經一無所有,卻不要她的憐憫。於是他重演童年自己得到傷疤的經歷,持劍衝向赫拉,逼她繼續反擊。只是沃夫這次要的不是勝利,而是死亡。這就是他唯一能如願與赫拉「成婚」的「婚禮」。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12 AM
Sun, Dec 29, 2024 7:12 AM
種種元素替兩人最後的決鬥增添複雜的人性與情感。如果前面的劇本可以更深入刻劃赫拉與沃夫兩個角色,定能讓整場決鬥更具戲劇性與張力。
不禁想到前述那篇分析的作者寫的
同人文
,第一章最後一句替沃夫這個角色下了相當貼切的註解:
被你愛著,是件多麼可怕的事。
What a terrible thing it is, to be loved by you.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12 AM
■ 盾女的盾牌
我喜歡最後安排赫拉用盾牌,而非刀劍殺死沃夫。
當下就讓我想起迪士尼的花木蘭用扇子奪去單于的劍,以女性的智慧與力量(扇子)解除了男性的武裝(劍)。
赫拉使用的是盾女的盾牌。盾牌本身即有防禦的象徵,盾女更是洛汗歷史上男性軍隊潰敗,最後出來代替父兄保衛人民的女性。以盾牌殺死入侵洛汗的沃夫,最適合同樣因戰爭痛失父兄的赫拉,也是最具詩意的安排。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14 AM
Sun, Dec 29, 2024 4:27 PM
■ 哈瑪的豎琴
整部電影最痛心的死亡,恐怕是赫拉的二哥哈瑪。
赫拉在片頭策馬回家時,觀眾首先聽到的是哈瑪彈奏豎琴的歌聲,以此介紹他登場。到故事尾聲再回首過去,哈瑪吟唱的歌詞彷彿預言了妹妹遠走他鄉的結局:
駿馬去了哪裡?騎士又何在?
消失於我找不到的陰影深處
雖然前路漫長,又離家甚遠
但別怕,我的小妹,妳永不孤單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War of the Rohirrim Sound...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14 AM
Sun, Dec 29, 2024 11:29 AM
然而當敵軍來犯,就連樂手也必須成為戰士。哈瑪將豎琴交給妹妹保管,騎上戰馬隨父兄一起抵禦外敵,希望後世真有人會吟唱他的事蹟。
按照小說附錄的歷史記載,哈瑪應該是在號角堡被圍困時,冒著風雪出外尋找食物,從此不知所終。相較於電影他不願放棄年邁的戰馬,留下斷後被俘,最終在父親與妹妹眼前被沃夫殘忍處決的結局,附錄記載的死亡同樣悲傷卻溫柔許多。
哈拉斯為保衛家園陣亡,哈瑪被俘處死,對聖盔與赫拉無疑是最沉重的打擊。哈瑪的豎琴自此擺在深陷哀痛的聖盔房裡。後來聖盔變得像殘暴可怕的幽魂,讓敵軍膽寒,也彷彿喪子之痛的具象化。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16 AM
Sun, Dec 29, 2024 7:16 AM
當希望盡失,物資逐漸不足時,赫拉忍痛將豎琴交給蒐集柴火的老婦。對赫拉來說,既然兄長已死,與其保留豎琴睹物思人,不如在嚴冬作為柴火溫暖兄長以死護衛的人民。
她不知道老婦取走豎琴後,其實沒有把豎琴當作柴火取暖。畢竟在最絕望的時刻,還有什麼比回憶和歌謠最能帶給人們希望,度過長冬與黑夜?
哈瑪的豎琴就是這樣的象徵。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17 AM
Sun, Dec 29, 2024 1:56 PM
待戰爭結束,洛汗立佛瑞拉夫為新王,赫拉選擇策馬遠走他鄉,隨身帶著哈瑪的豎琴。這隱喻了兩件事:
「沒人會吟唱關於赫拉的歌謠」(畢竟曾用這把豎琴為她譜曲歌唱的兄長已死,按照記載,她連名字也消失在史書裡),「但她會永遠記得她的兄長並為他歌唱」(正是他在戰死前一直懷抱的希望)。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19 AM
Sun, Dec 29, 2024 4:30 PM
■ 總結
這些隱喻和意象運用,是我為何偏向喜歡而非批評《魔戒:洛汗人之戰》劇本的原因之一。只可惜雖有深具意涵的元素,卻沒有徹底發揮潛力。
無論如何,還是很高興又能在大螢幕觀賞來自中土世界的故事。之後如果上串流,應該會重溫想再仔細觀察的片段,同時很好奇日文配音的角色聽起來是什麼感覺
(最後請容我再次吶喊:
表哥佛瑞拉夫真的好帥!!!
)
───────
𖠁玫瑰瑪麗的黑紅花瓣𖠁
@mary900342
Sun, Dec 29, 2024 7:26 AM
Sun, Dec 29, 2024 7:44 AM
偷偷喊一下:表哥佛瑞拉夫好帥
哈瑪的片段真的差點哭出來
沁影🍟星間狂想
@Cold1234
Sun, Dec 29, 2024 7:36 AM
表哥真的好帥
一起為表哥應援
我覺得這部真的滿可惜的有一些值得發揮的要素都沒完全發展好,但可以再次在大螢幕看到中土我就滿足了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42 AM
Sun, Dec 29, 2024 7:43 AM
𖠁玫瑰瑪麗的黑紅花瓣𖠁
: (同好握手)一起為表哥佛瑞拉夫吶喊!!
當初以為自己對哈瑪之死有心理準備,沒想到與原作記載完全不同,也是驚訝之餘差點哭出來
沁影🍟星間狂想
: 表哥實在是一大亮點
真希望出場多一點
這部如果再修一下應該能表現得更好,但這樣已經不錯了,在戲院聽到洛汗主題音樂整個超級感動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7:50 AM
Sun, Dec 29, 2024 8:03 AM
看了預告的朋友:「感覺妳應該是喜歡反派?」
我:「原本我也以為會這樣。等妳看完電影,就會知道我最愛的是誰
」
幾天後看完電影的朋友:「是表哥對不對?」
我:「
沒錯就是表哥!!!
」
朋友:「表哥第二次出現時,我就在想這完全是妳會最愛的那種角色。」
荻野 異✵
@difficult6548254
Sun, Dec 29, 2024 10:21 AM
表哥ED的設定圖帥出天際。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11:55 AM
Sun, Dec 29, 2024 11:56 AM
荻野 異✵
: 真的!看到表哥的ED設定圖再次被迷倒
(坐等完整版美術設定集)
最後登基為王,送別赫拉時的樣子也好帥><
陛下!!請您讓我稱臣效忠吧!!!
綠猗
@rene_valz
Sun, Dec 29, 2024 12:03 PM
謝謝芒果整理了這些意象,提高了我對這部電影的評價!
好喜歡表哥跟沃夫之間的差別,沃夫強迫國王、強迫赫拉,表哥即使意見不被採納、人被放逐,仍然守著對王的忠誠,片尾送赫拉離開時,他也沒有強迫她留下或定期寫信報平安,很喜歡這種「我會一直在這裡,等你需要我的那天」的忠誠角色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Sun, Dec 29, 2024 1:51 PM
Sun, Dec 29, 2024 1:55 PM
綠猗
: 不客氣,這邊也很享受分析的樂趣
沒想到能讓你提高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太開心了!
被這樣一比,表哥和沃夫真是高下立判。難怪忠實可靠的表哥即使戲分不多,仍可以獲得這麼多觀眾支持。我也同樣很喜歡他在片尾道別時給人的感覺,那樣溫柔的理解實在好溫暖
火華、今天寫字了嗎
@k71510
Mon, Dec 30, 2024 8:48 AM
剛看完,表哥真的超帥,剛看到表哥在詢問舅舅單挑是否明智時就直接摔坑。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Mon, Dec 30, 2024 12:46 PM
Mon, Dec 30, 2024 12:46 PM
火華、今天寫字了嗎
: 我也是差不多時候摔坑,表哥一出現就吸引了我的注意,隨著劇情發展急速增加好感!每次出場都這麼帥,好希望他能有多一點戲份
火華、今天寫字了嗎
@k71510
Mon, Dec 30, 2024 2:27 PM
吟遊詩人芒果
: 想要看表哥和表嫂
吟遊詩人芒果
@b521111752031a
Tue, Dec 31, 2024 3:56 AM
Tue, Dec 31, 2024 3:57 AM
火華、今天寫字了嗎
:
我看完真的先查有沒有表嫂的記載,可惜沒有
只能靠粉絲想像了,讓佛瑞拉夫目前保持單身也不錯
載入新的回覆
《魔戒:洛汗人之戰》
劇透感想,來談五個我很喜歡的隱喻和意象運用:
歷史的相似、沃夫的傷疤、新娘的禮服、盾女的盾牌以及哈瑪的豎琴
(內有片尾曲〈The Rider〉歌詞中文翻譯)
(表哥真的帥又暖,好喜歡他
算了算這篇感想竟然寫到四千字左右,實在是喜歡分析文本的熱情復燃,但這部電影值得
《魔戒:洛汗人之戰》取材自《魔戒》小說附錄記載的歷史,固然在改編時做了些更動,包括替未曾留下名字的王女取名「赫拉」。動畫電影由183年後的洛汗王女「伊歐玟」口述旁白,將原本的歷史(history)從男性敘事(his story)轉變成女性敘事(her story)。因此不妨將小說附錄看作史書,動畫電影則是洛汗民間甚至是女子口耳相傳的故事。
善於騎馬和戰鬥的赫拉容易讓人聯想到伊歐玟,但其實兩位角色雖有呼應,也有許多不同。
赫拉生於和平年代,備受寵愛、崇尚自由且不願結婚,由於母親在她出生時就過世,赫拉幾乎沒有生離死別的經驗,直到這部電影的經歷讓她長大。因此也可以說,《洛汗人之戰》乃是赫拉的成長故事(coming of age story)。
我認為伊歐玟的角色曲線確實比赫拉更明顯。赫拉的改變細微且不易察覺,她在兩位兄長與父親死去後扛起責任抵禦敵軍,但自始至終,仍維持不願與任何人結婚的初衷。
有的評論認為反派沃夫不過是變帥的巧言(在《魔戒》裡渴望佔有伊歐玟),或是呼應《精靈寶鑽》的梅格林(對自己的表姊伊綴爾癡迷,最後選擇背叛導致王國覆滅),但我覺得沃夫就是沃夫。給他貼上標籤即是太過簡化這個角色。
誠然,沃夫這個角色有很多潛力,沒有被劇組深入挖掘與盡力發揮,是我覺得最可惜的其中一點。細節待後面討論他的傷疤,以及他和赫拉的最終決鬥時再談。
就連率援軍來到號角堡(聖盔谷)的片段,看來也是致敬《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的伊歐墨衝鋒,連山坡應該都是同一片山坡。
劇組大概不想完全一樣,選擇用月亮而非《雙城奇謀》的日出當作背景。儘管月亮增添了神祕氣息,強調敵軍誤以為穿戴聖盔戰甲的佛瑞拉夫是聖盔死而復生,卻也缺乏太陽本身能讓觀眾熱血沸騰的影響。不像《雙城奇謀》的衝鋒,無論看多少次依然撼動不已。
或許有人會說《洛汗人之戰》不過是借了《雙城奇謀》的部分架構,但我個人很喜歡這種歷史又在後世重演的安排。
沃夫左眼的那道傷疤,是他與赫拉兒時在打鬥遊戲時,被赫拉「無意」留下的疤痕,卻也在象徵上讓沃夫「盲目」,無法放下對赫拉的想像與渴望。
這個看似宿命的標記是赫拉無意造成的,卻被沃夫當作命運安排。單單一道傷疤的來由,就說明了兩人看待這段關係的差別。難怪沃夫最後會對赫拉說:
「自從我初次遇見妳,就知道妳會是我的末日。」
沃夫對赫拉的感情不是單純想佔有她,而是混雜了對復仇與權力的渴望,加上他對赫拉的癡迷,最終全部投射到赫拉身上。他「愛」的終究不是真正的她,而是他自己的想像。
諷刺的是,沃夫認為他多年所受的歧視,就連赫拉拒絕與他聯姻,都是源於自己的登蘭德人血統。我認為他稱自己因血統受到洛汗歧視,應該確有幾分真實,無疑也影響他的成長與性格。但隨著劇情展開,觀眾會發現可憐之人也有許多可恨之處。
沃夫的疤痕象徵了他在認知上的盲目。看不清他受到的敵視不全然來自血統,也看不清赫拉拒絕他並非因為他的出身,而是真心崇尚自由,不願嫁給任何人為妻。
他無法忘記她,所以要她也無法忘記自己,於是他抽刀打算劃傷她的左眼。傷口偏偏卻落在她的眼角與臉頰之間,與他橫貫左眼的傷疤位置不同。而在電影結局,就連他留給赫拉的傷疤也癒合消失。
赫拉的傷疤象徵沃夫對她的企圖,但無論他怎麼做,終究無法佔有她,終究無法讓他在她心裡佔有她在他心裡同樣的份量。
相較於沃夫因為「愛」與仇恨盲目,無法看見真正的赫拉,赫拉卻相當瞭解他的弱點。所以在最後為了幫人民逃走,替援軍爭取時間,赫拉穿上婚紗迎戰沃夫。她深知自己打扮成新娘的模樣,將勾起沃夫所有的回憶與仇恨,他的注意將完全擺在她一人身上。這個心理戰術成功奏效,她真的瞭解他。
這件老舊的婚紗一直保存在號角堡,屬於一位曾與堡壘守軍訂婚,卻不幸在出嫁前就去世的新娘。保管物品的老婦提醒赫拉絕對不要觸碰,否則會遭來厄運。
這段故事呼應了最後赫拉穿上婚紗,策馬出現在沃夫面前,沃夫稱自己早已不屑娶她,問她是要許配給誰,赫拉堅決地回答:
「死亡!」
沃夫注定失敗。然而當他最後跪在地上面對赫拉,說出那句「自從我初次遇見妳,就知道妳會是我的末日」,他終於選擇了自己的結局。
他喚了赫拉的名字,以匕首讓她分心,持劍朝她衝去。在這麼短的距離與反應時間內,沃夫可以輕易殺死赫拉。當兩人緊貼在一起時,看來似乎是這麼回事,然而下個鏡頭卻揭露:他的劍完全偏了。
直到返家後讀完這篇分析,總算堅定我對自己當下解讀的信心。沃夫不想殺赫拉。他是要她殺了他。
有些批評認為沃夫就連最後一刻都不放過赫拉。她不想殺他,他卻偏要她這麼做,要她滿足自己唯一希望的死法。多麼自私。
但我很喜歡這個安排,並不是因為覺得沃夫的想法是正確或健康的,而是因為其中充滿了宿命感。
如今成年的兩人陷入死戰,或許都想起了這段兒時回憶。它既是沃夫對赫拉癡迷的起點,也是他為自己選擇的結局。
打輸赫拉的他已經一無所有,卻不要她的憐憫。於是他重演童年自己得到傷疤的經歷,持劍衝向赫拉,逼她繼續反擊。只是沃夫這次要的不是勝利,而是死亡。這就是他唯一能如願與赫拉「成婚」的「婚禮」。
不禁想到前述那篇分析的作者寫的同人文,第一章最後一句替沃夫這個角色下了相當貼切的註解:
被你愛著,是件多麼可怕的事。
What a terrible thing it is, to be loved by you.
我喜歡最後安排赫拉用盾牌,而非刀劍殺死沃夫。
當下就讓我想起迪士尼的花木蘭用扇子奪去單于的劍,以女性的智慧與力量(扇子)解除了男性的武裝(劍)。
赫拉使用的是盾女的盾牌。盾牌本身即有防禦的象徵,盾女更是洛汗歷史上男性軍隊潰敗,最後出來代替父兄保衛人民的女性。以盾牌殺死入侵洛汗的沃夫,最適合同樣因戰爭痛失父兄的赫拉,也是最具詩意的安排。
整部電影最痛心的死亡,恐怕是赫拉的二哥哈瑪。
赫拉在片頭策馬回家時,觀眾首先聽到的是哈瑪彈奏豎琴的歌聲,以此介紹他登場。到故事尾聲再回首過去,哈瑪吟唱的歌詞彷彿預言了妹妹遠走他鄉的結局:
駿馬去了哪裡?騎士又何在?
消失於我找不到的陰影深處
雖然前路漫長,又離家甚遠
但別怕,我的小妹,妳永不孤單
按照小說附錄的歷史記載,哈瑪應該是在號角堡被圍困時,冒著風雪出外尋找食物,從此不知所終。相較於電影他不願放棄年邁的戰馬,留下斷後被俘,最終在父親與妹妹眼前被沃夫殘忍處決的結局,附錄記載的死亡同樣悲傷卻溫柔許多。
哈拉斯為保衛家園陣亡,哈瑪被俘處死,對聖盔與赫拉無疑是最沉重的打擊。哈瑪的豎琴自此擺在深陷哀痛的聖盔房裡。後來聖盔變得像殘暴可怕的幽魂,讓敵軍膽寒,也彷彿喪子之痛的具象化。
她不知道老婦取走豎琴後,其實沒有把豎琴當作柴火取暖。畢竟在最絕望的時刻,還有什麼比回憶和歌謠最能帶給人們希望,度過長冬與黑夜?
哈瑪的豎琴就是這樣的象徵。
「沒人會吟唱關於赫拉的歌謠」(畢竟曾用這把豎琴為她譜曲歌唱的兄長已死,按照記載,她連名字也消失在史書裡),「但她會永遠記得她的兄長並為他歌唱」(正是他在戰死前一直懷抱的希望)。
這些隱喻和意象運用,是我為何偏向喜歡而非批評《魔戒:洛汗人之戰》劇本的原因之一。只可惜雖有深具意涵的元素,卻沒有徹底發揮潛力。
無論如何,還是很高興又能在大螢幕觀賞來自中土世界的故事。之後如果上串流,應該會重溫想再仔細觀察的片段,同時很好奇日文配音的角色聽起來是什麼感覺
(最後請容我再次吶喊:表哥佛瑞拉夫真的好帥!!!)
───────
哈瑪的片段真的差點哭出來
一起為表哥應援我覺得這部真的滿可惜的有一些值得發揮的要素都沒完全發展好,但可以再次在大螢幕看到中土我就滿足了
當初以為自己對哈瑪之死有心理準備,沒想到與原作記載完全不同,也是驚訝之餘差點哭出來
沁影🍟星間狂想 : 表哥實在是一大亮點
真希望出場多一點這部如果再修一下應該能表現得更好,但這樣已經不錯了,在戲院聽到洛汗主題音樂整個超級感動
我:「原本我也以為會這樣。等妳看完電影,就會知道我最愛的是誰
幾天後看完電影的朋友:「是表哥對不對?」
我:「沒錯就是表哥!!!
朋友:「表哥第二次出現時,我就在想這完全是妳會最愛的那種角色。」
最後登基為王,送別赫拉時的樣子也好帥><
陛下!!請您讓我稱臣效忠吧!!!
好喜歡表哥跟沃夫之間的差別,沃夫強迫國王、強迫赫拉,表哥即使意見不被採納、人被放逐,仍然守著對王的忠誠,片尾送赫拉離開時,他也沒有強迫她留下或定期寫信報平安,很喜歡這種「我會一直在這裡,等你需要我的那天」的忠誠角色
被這樣一比,表哥和沃夫真是高下立判。難怪忠實可靠的表哥即使戲分不多,仍可以獲得這麼多觀眾支持。我也同樣很喜歡他在片尾道別時給人的感覺,那樣溫柔的理解實在好溫暖
我看完真的先查有沒有表嫂的記載,可惜沒有只能靠粉絲想像了,讓佛瑞拉夫目前保持單身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