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
@xNedKx
Thu, Dec 26, 2024 8:16 AM
1
1
不管對什麼事直覺反應都只有兩種,全部如此以及完全不可能如此的人,很難進行良好的互動。
太多需要溝通的事情都偏向大部分是如此或大部份不是如此的情況,而這些情況對於那些人的直覺而言並沒有可能存在,拿出它們存在的事證很有可能會使他們陷入認知失調,啟動防衛心理,讓溝通僵持在認定一件事的絕對性上,使得一方的焦點難以被討論。
相對的情況下,在認同事情非絕對但是某個特性算是常態的前提下,一方拿出反例要對方接受,在之後卻把它當成常態地改變討論的預設立場而不是認為在這點上有爭議的保持假設討論。
出現跟前者類似的情境,但核心卻不同,此時否定的一方並不是因為只接受絕對事態,而且他可能也不是要否定事證,而是無法接受對方呈現事證的同時利用比例的不明確性來進行操弄。而這種操弄法又正容易影響最初提到的直覺上只有全有全無的那類人。
載入新的回覆
太多需要溝通的事情都偏向大部分是如此或大部份不是如此的情況,而這些情況對於那些人的直覺而言並沒有可能存在,拿出它們存在的事證很有可能會使他們陷入認知失調,啟動防衛心理,讓溝通僵持在認定一件事的絕對性上,使得一方的焦點難以被討論。
相對的情況下,在認同事情非絕對但是某個特性算是常態的前提下,一方拿出反例要對方接受,在之後卻把它當成常態地改變討論的預設立場而不是認為在這點上有爭議的保持假設討論。
出現跟前者類似的情境,但核心卻不同,此時否定的一方並不是因為只接受絕對事態,而且他可能也不是要否定事證,而是無法接受對方呈現事證的同時利用比例的不明確性來進行操弄。而這種操弄法又正容易影響最初提到的直覺上只有全有全無的那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