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aaaat
逃殿 日本南北朝
集中噗(5)
可能包含足利方/直義中心的討論、很多雜談,一些murmur,以及不可避免的史實劇透↓
Whaaaaat
竟然已經到第五噗(吃驚)
Whaaaaat
把複印的文件貼這裡分享是不是不太道德??不知道。研究一下poipiku
Whaaaaat
裡面寫了直義木像是某個武士(小山田氏)家族在元弘之亂的時候幫助足利於是受到了直義的恩惠心中感念而雕刻了木像在家裡供奉。投稿的筆者名字搜出來有wiki,是個已經去世的大學教授、校長(?)不知道是同名還是就是這位寫的。
Whaaaaat
木像很糊,戴著尖尖的烏帽子。只看得出臉是瘦的。但是內文寫「這個雕像的嚴肅表情很好地體現了他被評價為認真誠實,不輕易與人妥協,堅持正論的性格。另外,從這個雕像中也能感受到他自制力強、不卑不亢的為人和清廉耿直的人品。」 是因為當時的照片印刷問題嗎???1991年出版的歷史研究刊物。說是用一刀彫雕刻的,查了一下其他一刀彫的作品,也可能就是這種比較粗放模糊的風格。怎麼看出來表情的
但筆者說有那可能就是照片照不出來的細部能夠看出來吧……?
Whaaaaat
Whaaaaat
密碼是直義羅馬拼音
Whaaaaat
淺薄地思考了一下,作為位高權重、應該說實質上的初期實權領袖、副將軍,不管直義自己怎麼想,對義詮等人來說都是一根刺吧。日本應該是很看重先例的……鎌倉幕府實際上握有權力的也不是宮將軍而是執權北條(得宗)家。無論如何,只要直義還在就會有希望「執權的三條足利家」的人存在。一旦有繼承人,誰知道會不會演變成架空的將軍一脈&執權的副將軍一脈這種場面……
很多後來將軍遵循的「先例」也不是從初代將軍尊氏身上找,而是從義滿身上找。
想來想去感覺有點理解了🍑崎老師說的話……不是「將軍」而是「將軍的弟弟」做這些事,從一開始就錯了啊……(震)
Whaaaaat
一想到當時的實權執政者是上皇+副將軍就覺得有點幽默???日本真是執著地玩虛位元首這一套。
所以火影的體制長那樣不奇怪啊不理解的是文化差異吧(唐突的火影話題)
Whaaaaat
光明天皇是光嚴上皇的弟弟,大將軍是副將軍的哥哥()
Whaaaaat
推特出現超奇怪的直義粉?!?!說自己不是夢女(看起來也不是腐女)然後直接在夫婦創作底下發反對的言論
啊——還跑去護良粉老師(?)的顯家產出A上去說顯家是男的!!時行說他是哥哥!!!
主要是A上去
這個舉動
太失禮太奇怪了吧
Whaaaaat
喔喔 還不是一個 是兩個
這兩個看起來是親友
我第一次遇見活的日式厄介オタク
Whaaaaat
【炎妖精・直義】足利豆知識 #Shorts #足利尊氏 #足利直義

這個好萌
超級史實風味畫像出沒注意
Whaaaaat
啊木像文章是我花了三百多塊台幣鉅款複印的
有看到的拜託不要外流ㄛ🥹
Whaaaaat
🍑崎老師的義滿本裡面寫「雖然朝廷都覺得只是(針對義滿一位的)特例沒有妨礙到朝廷的威嚴(?)還是行政(?)所以沒關係,但之後的將軍當然沒在管這個非常高興地按照義滿的先例用了(超意譯)」
先例真的很重要吧~所以怎麼想都覺得南北朝初期的體制……就算直義安穩下莊繼承人也一定會出事……。果然是「一開始就扣錯的扣子」……
我記得基氏的關東公方世襲也不是一開始就決定的??(嗎)只是那個時候基氏超年輕早死義詮就讓氏滿繼承了……(而且沒幾個月義詮也死了)……於是就變成了世襲制……
Whaaaaat
🍑崎老師:「義滿的人生,可以說都用在了清算直義留下的負面遺產上。」
🍑崎老師:「直義最大的敗筆就是讓他哥而不是自己當將軍。」
🍑崎老師:「直義已經盡力了。然而,雖然對他來說很殘酷,但是身為將軍的弟弟而不是將軍做這些事,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やだ……
Whaaaaat
想來想去因為史實含量過多還是加了一個tag 哪天等我真的把神護寺的三個叔叔史實畫像貼上來就代表我真的史實墮了(喂)
Whaaaaat
極樂征
倒幕前夕,高國(直義)因為一門的武士都太依賴自己而感到措手不及。他們說高氏(尊氏)是武士的棟樑,但是能夠動搖並掌控棟樑的是高國。
自己根本沒有那個打算,也沒有夢想過要掌控哥哥、替代哥哥。為什麼大家都突然說這種話?就連高經也開始向他詢問一些家族事務。
我不是哥哥的執事,明明只是弟弟而已。身為連枝,沒有獨立的權力。大家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高國對此感到煩躁,一不小心將這個事情告訴了師直。
「是這樣沒錯,因為我才是啊,足利家的執事。」
師直卻難得大笑起來。
高國撇起嘴向師直說,這可不是玩笑。師直卻回應:「這樣也不錯吧?一門都依賴高國殿。現在這種緊急時刻,這樣就好了吧。」
被這麼一說,雖然不情願,高國還是點了點頭。最後,師直還補充道:
「高國殿,今後高國殿和我,必須成為足利家不斷前行的雙輪。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Whaaaaat
是要我來輔佐那個靠不住的哥哥吧。高國喃喃「……或許吧。」師直大大地點了點頭。他讓高國照常所思所言就好。不僅是對本家,無須對任何人有所顧慮,當然,對他也是如此。
高國原本還有點疑慮,但是,
「既然大自己十歲左右的師直這麼說了,那大概就是這樣吧。」
Whaaaaat
又翻開極樂征,突然看到很萌的地方忍不住摘抄了()
Whaaaaat
其實「高國撇嘴」好像翻成「高國撅起了嘴」比較適合。但是因為噘起嘴這個動作讓我太震撼了忍不住確認了一下倒幕前夕的足利直義是26歲左右沒錯。作者さん你想著什麼寫的……?
Whaaaaat
而且極樂征直義的外表形象是眉目凌厲的帥哥吧!!
Whaaaaat
還是極樂征、建立幕府,兩方摩擦逐漸擴大的時候
師直被解任引付方頭人的職位之後,師泰感到十分不滿。總是搖擺不定的道譽趁機說都是山門那些人在作怪,影響直義的判斷。其實是他自己虎視眈眈想要削弱比叡山山門的勢力。
師直一邊想,一邊隱約覺得直義和自己的距離正在迅速被拉開……(原文直譯)
Whaaaaat
然後
某天,直義突然跑過來,憤怒地把師直拉進一個單獨的房間。他說不是為了幕府的政事而是私事,所以才單獨將他留下。原來是要說新熊野(直冬)的事。直義終於知道兩年前他哥拒絕新熊野見面並想放逐他的事情,生氣地問師直知不知道。這是第一次。第二次,就是最近,被尊氏的妻子登子知道了,她對私生子憤怒不已,逼著丈夫要把他送走。而尊氏恐怕也覺得這不是自己的孩子,再度順從地同意了。
師直冒著冷汗說自己不知道第二次。第一次則是他和尊氏約定,不要告訴直義。他不能背叛和主君的約定,所以掙扎了一會之後跟直義說,他覺得那不是尊氏的孩子。
Whaaaaat
直義大怒說早在越前局懷孕的時候和他確認,師直不是說九成是尊氏的孩子嗎?難不成尊氏聽了師直的話所以不認那孩子嗎?師直也生氣了。他說:「相州殿(直義)向來為人正直,不背叛別人,不說謊,而且深愛夫人,真誠清廉。」——這是他的真心話。
但是,「這世界上有一些女子,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毫不在意地撒謊,為了自保能夠流下眼淚,這一點相州殿是無法理解的。」
換言之,就是暗暗在說,只有妻子一人的女性經驗的你是無法理解的。
直義聽了,似乎一瞬間嚇了一跳,沉默不語。接著,臉色瞬間變得蒼白,說:「你是在說因為我對女子了解不多,所以無法看清越前局的用心嗎?」
低沉壓抑的聲音裡,帶著憤怒的顫抖。
師直瞬間後悔了,但為時已晚。
Whaaaaat
「不想讓妻子一人感到悲傷有什麼不對嗎?難不成非得要像你一樣隨意對待各種女子,才能理解這份真心嗎?」
雖然師直覺得這種話對自己也有點過分……但是是自己先挑起這個話頭的。所以他只能不停地道歉。
Whaaaaat
↑我應該再摘抄得簡潔一點的,但是師直和直義兩邊的反應都很有趣???省略掉太可惜了。這是什麼情侶吵架嗎(不是)。
Whaaaaat
話說(之前也說過)極樂征師直也太社畜了。超級苦勞。雖然我是直義派但還是忍不住同情()
Whaaaaat
正是因為想要維護北朝,直義才會搞得眾叛親離;也正是因為可以毫不留情拋棄北朝,尊氏才能夠一時沒有後顧之憂、以全面討伐的姿勢擊敗弟弟。
Whaaaaat
當然雖然我一直說尊氏的主觀能動性沒那麼弱,但是從每次都是尊氏+××vs直義的狀況來看,他的主觀能動性也沒強到能夠獨自產生跟弟弟敵對的意願()這邊的責任尊氏不能全負(?)
Whaaaaat
極樂征
直義提醒師直注意自己的評價,要不然或許可能即使在死後也依然一直被惡言相向、惡意抹黑(大意)。這個預言後來應驗了,當然這個時候的師直不會知道。
被直義如此忠告的時候,師直只是模糊地感覺到,這個男人如此關心自己,或許是最後一次了。也許,今後他們走的道路會越來越分叉。從建武新政以來那段互相依賴的日子,恐怕再也不會到來了。
這麼想著,他深深歎了好幾口氣,最終在跨過堀川的時候,視線恍惚地模糊了。
Whaaaaat
翻開極樂征就會忍不住變成極樂征摘抄bot
Whaaaaat
🍑崎老師的本、「關東公方如同就任儀式一般的叛亂全都源出於初代公方基氏及管領憲顯都是直義派。」其實乍一看覺得有點太宿命論(?)了,不過理了一下邏輯覺得「鎌倉公方系統的雛形是當初直義做成的室町幕府的雛形」以及「這個幕府是將軍的弟弟做的、而身為將軍弟弟(以及直義猶子)的基氏成為了鎌倉公方」,這樣就很清楚了。說得很有道理……
Whaaaaat
尊氏去世之後也有人慫恿基氏攻打京都,被他否決了。難得的沒有互相攻伐的室町將軍及鎌倉公方。我覺得(義詮和基氏)兩方都是,因為上一輩的兄弟兵戎相向太過慘烈所以不想重蹈覆轍吧。
Whaaaaat
感覺尊氏某些時候真的沒那麼難理解。當然是我的解釋。比如師直和直義鬧不合,為什麼尊氏還能那麼慢吞吞悠哉悠哉呢。不是他神經粗沒發現,也不是他在背後搞陰謀,純粹是他鴕鳥了。他知道氣氛不對但是「應該不會那麼嚴重吧」「總會有辦法的」(畢竟之前十年都這麼過來了)於是就拖拖拉拉。等京都快鬧翻了才開始處理,誰的問題?只能把先集結兵力的師直fire了。然後炸彈就炸了。
Whaaaaat
突然講一堆話不是我熬夜了就是我醒了
Whaaaaat
https://images.plurk.com/7qjjpthuOeKLUsjMSipjz0.jpg 我衝動了。600元掰掰
Whaaaaat
讓我看看到底為什麼要600元!!!!
Whaaaaat
不愧是🐢田師,一共八章裡面還特意塞了一章推活章
Whaaaaat
開篇先講南北朝&室町研究史()看到好幾個熟悉的名字
Whaaaaat
雖然🐢田師一直強調遵行制度、特別訴訟模式這種有強制性式的方式是劃時代性的(?)不是大家一看就覺得是不好的措施,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吧畢竟公平訴訟才好一直是大家的第一個反應……(理性)←這裡真的沒有感情溢出
Whaaaaat
雖然對推角的感情不受控制 ……理性說其實很多時候我比較支持師直方的政策可能是因為看的大部分都是龜田師參雜推活的論文……也可能是身為現代草民對政治樸素的道德(?)觀念……因為是自推所以想說哪裡做得不好我會很溫柔()當然現代觀念和中世不同我懂……只不過直覺性是傾向於比較革新的政策
但是上面那一點同樣也是草民對法律訴訟樸素的道德觀念()先看看🐢田師能不能說服我吧
Whaaaaat
草,看著🐢田師的筆觸很有一種老大去世了終於可以暢所欲言了的感覺
Whaaaaat
感覺🐢田師在以專業的口吻對解釋違發牢騷(真誠)
Whaaaaat
雖然佐藤氏的將軍權力二元論存在很多漏洞,但是能夠取代的有力學說到目前還沒有,所以這一理論至今仍保持公認的地位。
Whaaaaat
足利直義作為室町幕府的最高權力者,被評價為「實質上代行尊氏全部權限」,但一般認為並沒有代表他立場的正式名稱。
↑這個我知道

但是,沒有表示幕政最高指導者的正式名稱,這真的有可能嗎?首先,我對這一點抱有疑問,下面敍述的幾點也是問題。
↑?!👀👀👂👂
Whaaaaat
1.筆者認為雖然有用北條的得宗•執權來稱呼/比喻直義的位置,但是否地位相同很有疑慮。因為雖說初期室町幕府繼承了後期的鎌倉幕府許多形式無法否認,但其中還是有很多不同。而且,完成期的鎌倉幕府,執權大多的最終官職是相模守,而直義的官職遠遠超越了這個職位。最重要的是,在當時的文件中,沒有稱呼直義為執權的文件,這不就說明了很多問題嗎。筆者認為直義並不特別看重北條的得宗•執權,這點十分有趣。
Whaaaaat
講到一半說要新開一個小節討論就跑回去講恩賞充行、施行狀跟所務沙汰遵行命令制度史與政治史的連結了……🐢田師的語氣好激情ㄚ
Whaaaaat
說實話看到這裡,說兩方公平訴訟勝訴的前提是一方有完整的所領證據,那不就代表在浪費時間等待另一方編造謊言嗎?還有說這跟恩賞充行的理論十分相似,幕府也是無條件沒收敵對方的武士領地,這跟不聽辯論人反駁強制向勝訴人交付領地的流程十分相似……?()但那是對敵對方……我覺得這一段的激情比正論性還要多,不太能被說服 (當然我也沒資格批評人家的學說()只是小並感
Whaaaaat
桃崎氏詳細研究了直義主導幕政時期他被稱為什麼、被稱為「三條殿」、「三條坊門」、「三條武衛」。其中以「三條殿」最為廣泛使用,特別是將軍尊氏和執事師直也在文書中稱其為「三條殿」。因此,筆者認為直義在室町幕府的正式職位名稱是「三條殿」。
……
Whaaaaat
https://images.plurk.com/4y2gJkL8LUAr8rVp0wwrOL.jpg
Whaaaaat
也就是說,初期室町幕府是由足利直義作為實質上的最高權力者「三條殿」進行統治的體制。這是後期鐮倉幕府體制融合建武政權的「實驗」而形成的前所未有的政體。一直以來,在討論初期室町幕府的法制史地位時,只強調與鐮倉幕府和六波羅探題的連續性。但是,室町幕府受到建武政權的影響之大也值得重視。
↑簡單來說,雖然看起來像「三條殿的職位就是三條殿」這種廢話(超失禮)但其實筆者認為「三條殿」這個是因應這個全新政權而出現的全新職位,而直義在法制史上的地位也就體現在這個職務名稱上。有道理。
Whaaaaat
筆者認為,以宏觀角度來看室町初期有可能受到中國思想的影響,如果這樣來說的話,也可能存在尊氏負責孟子提倡的「仁政」,而直義負責孔子的「德政」的這種意識。
Whaaaaat
突然出現孔子孟子
Whaaaaat
怎麼感覺一在歷史舞台上登場看起來就讀過很多書的樣子,我說直義。之前完全默默無名連幼名和確切生日都沒記欸
Whaaaaat
「一般認為,基於元弘沒收地歸還令的領地歸還權限由尊氏行使,建武3年12月以後不再適用。但是以前也指出過,鑒於本例的存在,室町幕府成立後,直義行使了這一權限。最遲至建武4年,直義的元弘沒收地歸還令發揮了作用。另外,如果筆者對前述貞和3年的直義裁許下知狀所引用的建武4年5月22日的還補下文的推測是正確的,那麼元弘沒收地歸還令至少在法律理念上最遲也可以評價為存在至貞和年間。」
Whaaaaat
其實越看越覺得那個時候他們真的有思想清晰的「你負責這個我負責那個兩方都不要染指對方負責職務」的想法嗎……尤其是一團混亂的時候……當然我不是說他們沒想過分權。但是緊急或是抽不出手的時候你幫我做一下這個,我幫你做一下那個應該很普通吧……而且他們感情又那麼好()
Whaaaaat
直冬的花押形狀及政治姿態全都承襲自養父
Whaaaaat
這麼講怎麼有點耳熟
基氏……
Whaaaaat
龜田師用了一整章跟之前批評他的學者辯論
說實話沒什麼興趣看他們吵架大概掃一下吵什麼……
Whaaaaat
嗯沒興趣,跳過
Whaaaaat
有個清廉不受賄的奉行人名叫依田時朝,據留存的史料是個鐵杆直義派,觀應擾亂時八成也是跟著直義的。在直義去世以後和當初的直義派、掌權之後採取了與直義相同政策的斯波高經一派交好。因為十分有能所以直義、高經兩次失勢他都度過了依然被任用。
在奉行人強迫原告行賄的室町幕府,他不收受賄賂的姿態十分明顯,筆者認為這種清白的態度,應該是受到了當初上司足利直義的影響。直義不喜歡八朔的習俗,討厭不正的事,也不看田樂。是最忠實於「建武式目」理念、而且據推測對其建立有很深影響的政治家。
Whaaaaat
……
Whaaaaat
想起今川了俊了
三條殿執政的姿態給了不少人影響吧……不只是身內
Whaaaaat
太平記裡時常出現大規模引用中國故事的案例,與其說是為了政道批判而引用,不如說是為了引用中國故事才大規模批判。笑死
Whaaaaat
「太平記裡為了稱讚高師直勇武而添加的秦穆公之事的比喻,幾乎可以確定是高師直與足利直義關係良好時期的殘餘」
Whaaaaat
筆者認為由足利直義主導的修編團隊是以正直並不特別偏向室町幕府的角度來編修太平記的。
Whaaaaat
果然是直義……(感慨
Whaaaaat
•筆者認為在觀應擾亂時期雜亂引用的中國故事也表明了在同時代人眼中,觀應擾亂是一場讓人很難理解的戰亂。
笑死 好地獄但是好好笑
Whaaaaat
看完🐢田師的推活章了好好笑,在忿忿不平地說師直明明貢獻很大,在直義主導修訂太平記的時候也有增加對有能執事的肯定,卻被第三次修訂太平記的人當成甲級戰犯寫之類的,然後還特別(順道一提,最後改版的太平記也對直義沒什麼好話)
Whaaaaat
不過談到中世的政治
需要尊重上皇天皇及權威維護幕府合法性什麼的我還是支持自推的做法()不如說就是在這裡尊氏跟師直都太鬆懈了。義詮也是()嚴重懷疑只有直義懂皇室(正統法理)的重要性……
Whaaaaat
(看完了)
Whaaaaat
https://images.plurk.com/2VD9vRdoiAYfWANNLEdwY9.jpg
這是一本充滿了🐢田師激情和學術野望和推活的論文集(?)有興趣不缺600的可以買來看看 (電子書600)
Whaaaaat
土岐院還是犬拿箭射上皇事情暴露之後想要先反叛被阻止最後被處刑←嗯
因為讓他自己一個人負起責任就好了,家族讓家人繼承←知道了
「咦?這樣懲罰太重了吧——」的武士們←完全不明白()你們以為發生了什麼啊!!
Whaaaaat
因為這樣所以弟的政治水準被評價得更高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Whaaaaat
Whaaaaat
上面這個博客
考察了一下覺得有點懂🐢師「直義原本是活潑開朗愛笑的個性吧~」的思路?!(怎麼突然🐢師
不過我覺得還是要辨證看待
Whaaaaat
啊,但是有一點我很認同
熱情地拉扯著哥哥和周圍的人建立新世代和北朝幕府的就是直義沒錯……
Whaaaaat
對於尊氏個性裡面有一點我也很認同
我一直覺得尊氏身上有一種害怕未來、害怕改變的特質?情緒?在……相比弟弟反而是比較消極的那一個
Whaaaaat
嗯所以我才覺得尊氏有一種「現代人比較容易理解的」特性(雖然一直被評價難以理解
當然害怕未來和改變不是現代人獨有的,但是那種特有的空虛感?總覺得有一種現代性在……
Whaaaaat
人家開博客記錄自己的考察,我在噗浪碎碎念 不過我也沒有那個本事和耐心整理文章出來再發表。還是想到什麼看到什麼就說什麼吧~
Whaaaaat
籠統一點的概括,表面上看起來是
陽角的隨意的尊氏 跟 陰角的正直嚴謹的直義
但其實
尊氏反而是比較消極的陰角粹←出家系
對於改變世界、想要建立太平天下、勇往直前,抱有十分強烈的熱情的直義放進陽角粹裡比較合適
當然兩方都不是什麼典型的陰角•陽角形象……
人格魅力高、隨意又溫和與人親近的尊氏

嚴肅正直、實質、嚴以律己的直義
這樣的方面肯定是存在的……只是不代表全面而已
Whaaaaat
畢竟是人嘛……人都是有各種面向的
Whaaaaat
「關於xx觀點我推薦oo書籍/文獻/資源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喔~」然後興致勃勃搜了資料發現只能在日本圖書館借閱或是只有通販實體書(運費超貴)或是根本沒辦法買到的狀況太多了!!!!!
Whaaaaat
太悲傷 哭了
Whaaaaat
(史實)
有觀點認為,中先代之亂以及之前的西園寺公宗與北條勾結密謀暗殺後醍醐事件,其實是後醍醐私底下與北條遺黨勾連想要將京都•鎌倉的足利兄弟一網打盡的行動嗎……當然「勾連」在這個狀況下並不是什麼很清楚的商量過的計畫,可能只是密旨、暗示之類的
Whaaaaat
「西園寺公宗私底下接到後醍醐帝的暗示、卻因為帝不想暴露而被處刑」這個假設流程讓我覺得很有道理是因為後醍醐倒幕未完之前也做過類似的事()看著就會心想(啊——這個mikado之前不是也做過一樣的事情嗎——不意外)
Whaaaaat
Whaaaaat
誒……?誒??誒?!(震)(震)(震)
等等……等等……
Whaaaaat
Whaaaaat
什麼……什麼這是什麼……
Whaaaaat
不、不要再洗白我腦中的直義形象了(刺眼的光芒) 什麼……世界上真的存在過這種人嗎???
Whaaaaat
兄弟……兄弟……
Whaaaaat
挖一下就蹦出來好多兄弟情史實
頭暈了
我該睡了
Whaaaaat
看考察有感觸,之前在前前前坑考察古埃及史料的時候也有同感
大概是因為歷史學界總是相似的吧???
古埃及劃分的那些王朝其實是後人分際的,當時劃分的那個人(其實我都快忘了,但是還記得他分王朝的標準還挺不明白的
我也忘了埃及法老皇室是不是類似的系統(因為蠻多例外的?雖然之前試圖學習日本天皇歷史很有既視感但日本皇室歷史感覺比埃及的複雜多了還跳來跳去很難學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為了不誤導就不多說,但我記得很多時候當時的人們觀感實際上並不覺得自己生活的王朝剛剛毀滅了或是剛剛新建了。而是普通地生活在與自己的過去連結的現在向未來邁進而已……
Whaaaaat
足利兄弟也是這樣吧……而且看資料也有提到,那個時候的御家人們其實並不覺得「幕府滅亡了」。幕府沒有滅亡,只是換了棟樑/執權……是這樣的觀念。
Whaaaaat
「時代的分界是後世人們設定的錯覺」←很有同感
Whaaaaat
我也想過如果沒有觀應擾亂那麼室町幕府會被稱作什麼幕府呢?實際上室町這個名字是用了義滿的室町殿這個稱號……但足利將軍的幕府初期「實質最高統治者」稱呼其實是「三條殿」。
Whaaaaat
(說該睡了又開始講一大堆的人
Whaaaaat
想借的書又只有台大有
真的是我沒考上台大的報應嗎……(大悲)
Whaaaaat
https://images.plurk.com/5PZRsG3P7xPeE73nw2m4mf.jpg
直義自筆(上杉家文書)
阻止憲顯上洛
Whaaaaat
https://images.plurk.com/3TlyXCxOcY1vQXmANk7r7q.jpg
Whaaaaat
不知道為什麼看直義自稱慧源有種奇妙的興奮感
Whaaaaat
慧源醬……
Whaaaaat
「考慮到直義地位的實際情況,“與高師直是長久以來的政敵”這種對立結構從常識上來看是不可想象的。」
……
Whaaaaat
二人の将軍🎶
Whaaaaat
兄弟一時に相双で、大樹の武将に備事、古今未其例を聞ずと……
Whaaaaat
該把夢中問答集撿起來看了
努力克服看不懂的和尚說的話……
Whaaaaat
有時候推特會看到奇怪的尊氏粉
說直冬等人家功成名就之後才想要來攀附(太平記的時間軸),然後又要說直冬被拒絕認知只是太平記裡的孤例而已不是真的
那拿「不是真的」的時間軸罵人家幹嘛
我是也覺得太平記裡寫的幼年直冬動向有點可疑。就真的只有太平記裡寫了而已。他能夠確切的資料只有正式登上歷史舞台之後的事了
再來,這件事情換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罵直冬讓我很驚訝。說到底小孩會出生是父母的問題不是小孩的問題……
Whaaaaat
洞院公賢さん你的日記真的好長好長啊???
Whaaaaat
一本書2000 ……
Whaaaaat
不是因為幕府分裂才有觀應擾亂,而是因為觀應擾亂才導致幕府分裂……
↑這個觀點 有點意思
Whaaaaat
這裡也存一下檔
因為很在意在上面blog裡看到的足利兄弟故事,所以跑去翻了一通大日本史料,翻到了
貞和四年正月十八,觀應擾亂前一年,弟42歲請求尊円親王進行的「厄年祈禱」……祈禱目錄是「將軍自筆注賜」。
事情經過如下:
Whaaaaat
正月十五日,負責聯絡的僧人光惠送信給尊円親王告知祈禱的事情。預訂祈禱開始的時間是正月十八,所以非常匆忙。也太突然了吧(尊円親王云)。十八日凌晨,光惠從京都跑到那時在坂本的尊円親王那裡,親口告知了他事情的經過(也就是直義說為什麼會這麼突然的原因)……(以下是我充滿獨斷與偏見的超意譯)
「雖然今年是厄期,但我並不覺得自己應該做(祈禱)這件事。要是能夠努力地在有生之年做到無私的奉獻,只要天還支持善的存在,那麼又何愁沒有神佛的幫助呢。而如果以不德之身存在,違反了天的希望,那再怎麼祈禱許願又有什麼用呢。然而,將軍給予了他親筆書寫的祈禱目錄,為了不要讓他的這份心白費,所以思考之下,要是這次能夠祈禱天下靜謐、禁裏仙洞(光明天皇和光嚴上皇)寶祚綿長,這樣的話,希望我的祈願可以圓滿。」
Whaaaaat
弟這個人總有種鞭策自己不能有「私」的感覺~~這種為了自己而祈禱的事情感覺有點愧疚,不想要做吧……?
然後,感覺是知道自己弟弟是什麼德性的哥給弟送了自己寫的祈禱目錄……這樣弟就不會拒絕了
但是弟「思來想去,希望能夠祈願天下靜謐,兩位陛下寶祚綿長……」 明明是你的厄年祈禱?!
Whaaaaat
太日本史了
我去看推特同擔褻瀆死人的口嗨對沖一下(離去
Whaaaaat
真的無法理解和曆跟公元曆法是怎麼換算的……
Whaaaaat
建武一年八月十日,奉成良親王下向鎌倉之後的直義接到了松葉谷法華道場的文書。發出人是日靜上人。內容大概是說:自從新田義貞攻入鎌倉、最後一任鎌倉將軍守邦親王剃髮出家之後,整個鎌倉大亂,道場也遭受了不少的損害,軍隊搞得四周一片狼籍。所以希望新的將軍成良以及執權的直義能夠早日出公告,制止那些軍隊的迷惑行為……
Whaaaaat
「自從釋尊出世以來(巴拉巴拉佛教歷史),天台大師弘宣傳教(巴拉巴拉日本佛教史)總之佛教的治世下天下率土靜謐四海萬邦理事,大家都十分崇敬,沒有人敢輕蔑或輕忽的。道場這一輩的日靜上人也時常為天地平安四海靜謐而祈禱。
但是,在元弘三年五月二十二日(守邦親王出家之後),軍勢大亂,趁機到處劫掠(大概吧)搞得一片狼藉,就連佛殿也被毀壞了到處都很混亂,每日的祈禱也不能做了。所以希望可以早日下公告,令天下安穩。」
直義接到這封乞制札的文書之後,討論之下,決定修補道場、追捕平氏餘黨(北條是平氏),暫且還山門一個安寧。
Whaaaaat
然後我仔細看了一下原來日靜上人是上杉賴重(憲顯的祖父)及足利氏女性的孩子,也就是上杉清子的弟弟,足利兄弟的舅舅。因為這層關係一下子就有趣了起來……
Whaaaaat
然後直義就(當然我不覺得只是因為這封文書。大概早就想過要做了吧)積極地整頓起了寺廟、僧侶內部的狼籍與亂事,立規矩了。
Whaaaaat
說好的要去推特呢!!!我去了。
Whaaaaat
說是舅舅但是
其實差9歲左右而已?
咦……
Whaaaaat
澀川刑部大輔義季
岩松兵部大輔經家
Whaaaaat
漫畫、總覺得關東庇番眾的人員組成是為了之後直義派的人員組成做準備
我沒看到範家的記載……但是賴房是超級有名的鐵杆直義派,自己投靠尊氏的小孩還被他斷絕關係 就是這樣吧
Whaaaaat
觀應擾亂的問題也有這個吧?!突然你的兩個頂頭上司分裂了,你跟哪一個才對?誰才是「正義」?這怎麼選,哪有什麼跟誰就是正義跟誰就是不正義的,從一開始大家一直跟的就是「兩將軍」啊!!!
Whaaaaat
岩松直國有沒有可能出場?!
Whaaaaat
感覺懂了「有些時候把足利兄弟特意分開沒什麼意思」這句話。因為很多時候這兩個人做的事都是一起的。剛剛看到一條足利兄弟兩人發文書令貞宗出擊敵人(大概是1336年的時候,好像都是新田殿的事),兩封文書就只是用語不太一樣但其實看起來就是一個意思。還有直義說貞宗可以跟道譽合作?之類的,差不多同時段另外一封尊氏發給其他人的文書也在講道譽的事(佐佐木詐降?)
很明顯都是商量過之後這兩個人才發出的。一心同體()
Whaaaaat
雖然很多解釋的側面不一樣,不過大家應該都認同初期的足利幕府是「以尊氏為名義上的首領,直義為實際上的首領」作為頂點建立的體制吧。
Whaaaaat
終於還是買了佐藤老師的南北朝の動亂 雖然🐢師激情說了一通、但佐藤老師還是一個時代嘛……不如說因為先有佐藤,所以才會有其他想要反駁或是讚同他的學者()
Whaaaaat
看到有些研究者因為文書裡面多寫一個字少寫一個字就開始「足見那個時候他的心態已經起了變化……」就覺得 他們是人又不是機器……寫錯字或漏寫字或多寫一個字不是很正常嗎……()
Whaaaaat
考察雜談噗開到第五噗色情噗反而好久沒動了要不是每次開噗都會複製一下我都要忘記ㄌ 可能我就是這種人吧……之前搞古埃的時候也是進入考察史料的階段然後就迅速陽痿ㄌ。然後因為原作者(原作者)劇情越畫越爛還喜歡自己下場帶粉絲風向就默默出坑了……
在ngwk那個考察史料+陽痿(其實沒有陽痿)的速度比之前還快好幾倍就是了 要是松井後面沒有要暴雷還好,暴雷ㄌ到時候我可能就要面臨徹底史同墮或是哭著回去前坑懷抱的選項吧……
Whaaaaat
在這之前也不是沒搞過其他史同,不過那些都是真的史同中間沒有入坑介質(?)所以感覺還是不一樣……雖然嘴上對松井那麼多意見但我想在搞日本南北朝的時候我還是會永遠被這部漫畫影響
Whaaaaat
https://images.plurk.com/2n8z0oy7PEFTdJRrVgc6Rz.jpg (不知道為什麼我心目中後醍醐的形象是這個不是漫畫就是了
Whaaaaat
和尚想要給予的教誨究竟是什麼呢?……新羅夜半的日出分明。
Whaaaaat
感覺有點懂又有點不懂,可能因為這就是禪問答吧
Whaaaaat
想到尊氏那句「直義死了我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出自梅松論)……唉 在弟弟去世之後成為真正的征夷大將軍,六年燃盡了之後也就去世了 死前還在給弟進官位……ㄋ……
Whaaaaat
守殿(直義)命を落されば、我ありても無益なり——
Whaaaaat
貞和五年閨六月三日,直義高師直有隙,京都騷動。
七日,尊氏訪三條坊門第談論此間事。
十五日,高師直職務罷免,高師世替任。
Whaaaaat
看來看去暗殺事還是只有太平記裡有
Whaaaaat
不過暗殺的流言應該是有的。園太曆寫「京中鬧烘烘的,什麼說法都有,辨不清真假」,大概就是流言裡面的其中一條吧。不如說我覺得這個故事就是把這些流言揉雜在一起寫出來的。裡面那個向師直告密的栗飯原也是被據說「宅邸被沒收,逃跑了」的那一個。
Whaaaaat
推特的奇怪直義粉怎麼越來越囂張了
Whaaaaat
超級厄介……
Whaaaaat
這兩個帳號是一個人嗎??給人的感覺都一樣,而且都是11月新建的帳號。說話也都很奇怪,一個調調的。對直義妻子惡意很大,還會去騷擾講直夫婦腦洞or產出的人。哇……
Whaaaaat
大家都發現了吧就那兩個人在到處騷擾 是不是兩個人難說,那兩個帳號()
Whaaaaat
バス蔵 (@cn4GLEcFCJojljs) on X
這個人好像抄襲了
Whaaaaat
之前的我:太平記大篇幅引用中國故事好好笑www
現在的我:真的好大篇幅???也太多了????在湊字數嗎幹嘛那麼長???
Whaaaaat
懂了為什麼日本人會說「感覺直義寫給憲顯(在講憲房和稱讚憲顯)的信難得的情緒化」……目前看到的直義文書幾乎是全漢字,給憲顯的那封卻裡面夾了不少的假名()
Whaaaaat
直義的祈禱文書,有些寫得很簡單(大概說一下希望祈禱天下泰平之類的),有些會指定希望用什麼方式祈禱(好像吧,文盲不確定),有些會寫一大篇解釋自己為什麼要祈禱,比如說「夢到了靈夢……!是好預兆!希望菩薩保佑🙏」覺得很有趣
Whaaaaat
啊 抄襲的人道歉了
Whaaaaat
奇怪的厄介直義粉被大家圍毆了w
Whaaaaat
千言萬語只能說ngwk直義一定很適合做本專業工作(突然)
至少比我適合
Whaaaaat
又努力看了一下夢中問答集,除了感覺不太認同和尚的話之外(對不起)就是覺得,要是工作的話我絕對不想跟這個人起衝突……(突然)
Whaaaaat
觀應一年十月十六日,尊氏打算親自出征討伐直冬
同月二十六日,直義離開京都
同年十一月十六日,北朝追討的院宣發布(真的是將軍的意思嗎??懷疑。by公賢桑)
同月二十三日,直義降伏南朝
↑是這個流程吧。
不是一開始就選擇要降伏南朝,而是為了抵銷北朝院宣的debuff才降伏()
Whaaaaat
雖然之前就知道直義降伏南朝之後還是一直用北朝年號這件事,但實際看文書還是被幽默得差點笑出來
觀應元年(南朝正平五年)十二月十三日,南朝承認直義的降伏,說他棄暗投明什麼的一定要好好撥亂反正還天下一個太平。
十七日,直義上書回應「收到綸旨不勝惶恐我一定會好好表現我的忠誠的(超意譯)」
這個時候↑回覆給吉野朝廷的文書用的是南朝年號正平五年。

一天之後,此人請廬山寺長老為天下泰平祈禱的文書上又用回了北朝年號,寫的是觀應元年十二月十八日。
Whaaaaat
事實上這麼粗暴排除直義的後果造成底下部下不滿整個日本大地震也是無法避免的事情
Whaaaaat
而且這個人也是沒有辦法用「他本來就很邪惡!」「他幹了很多壞事!」這種話來抹黑的那種人()
Whaaaaat
本來就有人望而且是幕府創立時期實際上的最高指導者……
Whaaaaat
靠 那個奇怪的厄介直義粉怎麼又來
還辦新帳號到處騷擾人
幹大家都知道是你啦
Whaaaaat
有時候會看到說直冬的長門探題任命是直義為了擴展自己派系勢力範圍的解讀,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這種考慮……但在那個時候弟真的會有那麼明確的「這是哥的東西這是我的東西」這種意識嗎我有點懷疑……當然不是說就沒有對他們個人表示忠誠的親近下屬,也不是說私底下沒有摩擦,但幕府是一個兄弟的幕府,而不是有明確分割「哥哥的」和「弟弟的」吧……
「直冬的長門探題任命在觀應擾亂第一回合直義的勝利上有很大的貢獻」所以認為一開始那就是直義個人勢力的延伸或許是不是有點結果論倒推了(對不起🐢師)。
當然確實是有很大的貢獻,也確實是旗幟分明地站在了養父的這邊,但任命的當時與其說是派系勢力的擴張,不如說我覺得對幕府後繼模式的考量很重要
Whaaaaat
難太平記裡也寫在直義戰敗投降進入鎌倉之後,和哥討論之下「認為義詮需要有人支持,於是令基氏成為鎌倉殿(意譯)」。再加上直冬之前九州探題的任命,我覺得可以從中看出一些直義對後繼者模式的思考
Whaaaaat
意思是我覺得其實很多人都是直到兄弟鬩牆才慌慌張張選邊站吧。🐢師說的「派系分別其實沒有很明顯的階層之分」也有這個意思。
你們不是好成一個人好了快要一輩子怎麼突然就分裂了
Whaaaaat
我一直把直冬任命的長門探題記成九州探題(
Whaaaaat
喔靠 我就說為什麼會記錯 直冬wiki上面寫任命九州探題……這個時期的九州探題是一色氏吧(而且跟直冬是一直對戰的關係
Whaaaaat
可能是因為現代人如我總有種對於宗教的問題不管自己信不信反正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的邊界感,看夢中問答集的時候時不時就會有種哇這個真敢問跟哇這樣問好沒禮貌哇問題好尖銳的感想 不過夢中問答集說是「以問答引出佛教的真理」,嗯……好……(??
Whaaaaat
剛入坑的時候看森茂曉老師的直義本囫圇吞棗,之後當工具書(……)翻開才發現了很多之前直接略過去的部分
比如說第二次觀應擾亂部分我覺得理解為什麼會有很多人覺得問題最大的是義詮了()園太曆裡寫義詮先是表示自己無法勝任政務事要退出(不想和叔父共事?)但是被直義拒絕了。接著義詮和直義共事,直義是處於「輔佐義詮」的位置。森老師覺得這是尊氏的意願,但是我認為這個時候直義也開始很緊迫地考量到後繼者的問題了吧……他可是勝者。如果他不願意怎麼可能當輔佐而已()
Whaaaaat
以新出的御教書推測他勝利了之後其實也沒有很頹喪,而是以幕府指導者的姿態繼續政務——同時他本人對尊氏父子也沒有敵意(……),對於義詮反而是想要培養•繼承的態度吧……所以也讓自己屈於輔佐的位置。又是某學者的「氣勢上的問題」……因為義詮的敵意所以共同處理政務不順利,而義詮迫不及待用御前沙汰(對不起但我找不到好聽一點的用詞()奪取叔父權力的舉動反而造成了很嚴重的後遺症。說難聽一點明明只要多等幾年直義也差不多了吧(理智)……讓他平緩地過度不是更好嗎。
嗯,這裡應該也有義詮敵視直冬的問題。可能怕叔父把位置或權勢傳給直冬吧(
Whaaaaat
想著解決眼前問題反而讓未來的自己一直在收拾過去自己搞出的後遺症的形象很濃厚()
Whaaaaat
令人驚訝的是直義真的沒有對哥和侄子發出過敵意……
真的嗎真的是這樣嗎反而如果之後找到有相關文書才是正常的吧……但現在好像真的沒有……這個人怎麼能這樣啊(怎樣
洛顏||骨科診所
直義是…聖女大人嗎… (充滿情緒的用詞
Whaaaaat
順道一提「直義後期有酗酒可能」的史料……?仔細想想這個印象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Whaaaaat
洛顏||骨科診所 : 是……是聖女大人……!幕府的聖女……(充滿情緒的用詞
Whaaaaat
而且第一次觀應擾亂的時候他還去祈禱對面的哥和侄子能夠平安 要裝樣子的話這種事情我覺得完全是沒必要做的喔。神前的祈禱也不會給外人看到吧
Whaaaaat
粗略看一下第二次觀應擾亂的文書,哥就真的一邊追求著和弟和睦一邊做兩手準備派人圍堵弟逃跑的路線……然後同時「和弟和睦但直冬絕對不能原諒」……
Whaaaaat
什麼南北朝鬼抓人
Whaaaaat
什麼……如果松井真的把南北朝鬼抓人畫到哥抓弟這裡呢??松井畫了可以不要搞笑嗎拜託了……!
Whaaaaat
靠 說到直冬絕對不能原諒我也明白了。真的是越深入了解才越理解裡面的邏輯
雖然我覺得尊氏個人的情感問題也有一點不過尊氏是把直冬視為觀應擾亂二回合的原因吧……雖然問題是出在義詮的敵意身上……
Whaaaaat
直義收直冬為養子→義詮覺得自己的地位被威脅→義詮固執排除直義→直義逃出京城
所以問題的一個很大的來源是直冬沒錯,但是這樣這孩子也太可憐了 果然幸福的前奏是地獄的一丁目……
Whaaaaat
……又看了一下文書,第二次擾亂直義派藤原有範請北朝皇室退避比叡山的理由不是寫得很清楚嗎。因為洛中(京都)無人,怕吉野(南朝)攻打過來……光嚴原本想答應但被其他人制止
結果之後就真的被打過來皇族都被俘虜了
Whaaaaat
雖然也不知道如果皇族真的退避比叡山結果會不會更好畢竟歷史沒有if線,但是這種狀況……就是人家之前已經講過「有可能會被打進來」建議避難的這種狀況之後還真的發生了就會讓人看著很想說I tOld You……是吧?
Whaaaaat
而且義詮之前也已經把北朝皇室丟下過一遍,但因為那一次是直義的軍隊所以皇室沒有事 結果這次是真•南朝軍隊……(胸前劃十字)
Whaaaaat
(找到一本想看的書)
(沒有電子版)
(實體書要2000)
(⁠´⁠;⁠ω⁠;⁠`⁠)
Whaaaaat
嗯 確切來講沒有退避比叡山並不是導致北朝皇室被抓的直接原因,在那之後過了幾個月,中間尊也有回去過京都。甚至是他們被抓的狀況是義詮在京都但慌忙地棄守然後把皇室忘了……這特大遺失物事件一直以來都是義詮愚將論的重要根據,而且他不是忘一次,前面第一次觀應擾亂直義打過來他就把皇室丟下了,但那個時候是直義的軍隊所以沒出大事。(還是因為這樣所以低估了義詮丟下皇室這個行為的嚴重性?
Whaaaaat
但是就……這個狀況就很……I told you對吧……就好像兩邊在玩棋盤遊戲,一方中門大開無人看守的時候在思考要不要把國王移到其他位置(我不清楚遊戲規則抱歉,只是比喻),最後想來想去還是沒有移,之後也想辦法找兵馬棋子過來保護住國王了。結果一不小心在最需要的時候剛好兵馬棋子被移走,待在原地的國王棋就被吃掉了……這個時候一定會想「早知道那個時候我就先把國王棋移開」對吧……當然現實比棋盤遊戲更複雜就是了
Whaaaaat
而且北朝皇室被俘虜還是在直義的死訊傳到京都以後的當月
不得不說這也太宿命了
Whaaaaat
在沒有皇室支持就會被當成反賊的當時候的日本來說這也太輕視皇室了。而且也因為沒有可以覆蓋過這種失態的功績所以被評價為愚將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Whaaaaat
而且……而且弟要是能把直冬拋棄那弟就不是弟了吧?!
更何況這個時候弟已經不是年輕時候那個能夠說「大行不顧細謹」的直義了……
這不是死結嗎
Whaaaaat
(我覺得觀應擾亂讓弟某種意義上情緒化了不少,再加上如意丸之死……和哥的兵戎相見……
Whaaaaat
理解第二次觀應擾亂的原因是什麼感覺很多行為邏輯就很好懂了 那種一直搞不明白的問題忽然想通了的感覺
Whaaaaat
話說我真的沒找到飲酒過量相關的紀錄??只有🐢師說「有可能在被幽閉之後借酒消愁」但也只是推測而已
等等 所以這個印象是哪裡來的我忘了
Whaaaaat
「因此,敢於與多達數十萬毒殺說肯定派歷史研究軍團對峙的毒殺說否定派猛將,就只有盤踞在上州伊勢崎的峰岸純夫氏與盤踞在南方島嶼上的龜田俊和氏」←看到這裡笑出聲了……
不過不對吧 我記得還有支持自殺說的田邊久子氏
Whaaaaat
「在當時候人的觀念中,鳩毒是需要連喝一個禮拜才能起效的悠閒的毒藥。況且,藥效也很不一定,精準地控制在哪一天死亡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更何況,在武家的觀念裡,將一個人致死只要用刀劍就行了,根本不會用到毒藥。這種東西是身份高貴的公家或是皇室所有的死法。而在太平記裡書寫的恒良、成良就屬於公家社會,所以在他們的死亡中不會有設想切腹的場景(虛構的直義毒殺皇子橋段)。毒殺說或許就是採用這一點構想出來的,被有效地運用在了圍繞直義之死創作的因果報應場景上。」
Whaaaaat
草突破盲點(其實也不算……)但就是哥要殺弟甚至直接遞一把刀給弟就行了幹嘛還要特地用毒藥殺弟弟 所以我堅決否認毒殺說……甚至考慮到弟的個性,自殺說都比毒殺說還要有力。
Whaaaaat
在很多事情上尊氏是那種不被弟弟拖著就沒辦法下定決心的個性……
Whaaaaat
(明明是來看足利兄弟的,但莫名其妙吃了一口峰岸老師兄弟的八卦
嗯峰岸老師感覺否認毒殺說,除了自己的論述以外還有他的兄弟情節(……)的關係嗎……?!
Whaaaaat
(雖然我也常說太平記不可全信但是在除了太平記以外什麼史料都沒有的時候還是只能參考太平記啊()頂多只能說可疑而已。一邊說「只有太平記有寫」「要脫離太平記史觀」一邊又舉不出相關史料,只一昧重複太平記不可信是不是有點那啥
Whaaaaat
這樣講有點失禮但是看blog的時候能被我強烈意識到這個blog主是個男的而且最後也證實真的是個男的,這個blog主通常不會給我什麼好印象……主要是那種隔著國籍與語言隔閡還是能隱約感受到的男性歷史宅爹味吧。要是中國人就是在知乎上面指點江山的那種風味
而且我覺得再怎麼不接受一個人的論點,禮貌以及修習的謙虛都還是要有的吧。總歸來說誰都不可能是完全正確的,而這種認為自己在歷史裡面找到正確答案自己就是正確的態度去攻擊(我覺得不能說是批評或是尖銳地指出,這種態度已經是攻擊了)自己抱持異議的學者讓我覺得挺,嗯。更何況其提出的很多論點也通常只是基於自己的假設罷了,不能一邊攻擊其他學者的論點一邊因為自己是素人不是專業學者所以提出的論點不用很專業吧(
雖然能看得出此blog主研讀了很多書,但是根本上的態度讓我不敢苟同……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