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視新聞
「我是不是被職場霸凌了?」霸凌定義與申訴方式一次看👀

職場霸凌的定義是什麼?它包括有意孤立、頻繁責難或無理由的壓力……
當你察覺身心出現異樣,請不要忽視它,應記錄事實並尋求支援。
工作環境應該是安心與尊重的地方,拒絕有毒職場,從行動開始!

願所有遭受傷害的朋友,都可以找到對抗有毒職場的勇氣

FTV專題 職場霸凌 霸凌申訴 霸凌預防 拒絕霸凌 勞工權利

https://images.plurk.com/2hfkzid4fHQSOPuKtAYzZa.jpg
民視新聞
https://images.plurk.com/3jJffmjk8ZVYpbyGrvMwFR.jpg
https://images.plurk.com/3xeooC7rS7CDROJGyh9ZL4.jpg
民視新聞
【職場霸凌的定義?】

針對近期勞動部吳姓職員輕生事件,精神科醫師 楊聰才 在臉書發文,分享了霸凌的3種定義,包括:
1️⃣言語攻擊,如辱罵、貶低或侮辱
2️⃣「行為上的欺壓,例如過度指派不合理工作」
3️⃣「故意孤立或施加過大的心理壓力」

楊醫師強調「職場霸凌通常指在工作環境中,個人長期受到來自上司、同事或組織的系統性負面對待,以至於受害者的身心健康、工作表現或職場關係受到重大影響」,呼籲國人「預防職場霸凌,人人有責」。
民視新聞
https://images.plurk.com/INAatGy5UhZ6NdRAleZvp.jpg
https://images.plurk.com/1wv2PKyHbxcTH1QN2wbON2.jpg
民視新聞
你的同事或主管是在對你開玩笑還是霸凌?也許可以參考家扶基金會整理的「#五不原則」來區分:

1、不能自由選擇:若是孩子間(職場)的玩鬧,孩子(同事)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參加,霸凌行為是孩子是被迫參加,被霸凌者並非主動或自願參與。
2、不能改變角色:若是孩子(職場)間的玩鬧,角色可能變換,被開玩笑者可能是群體中的每一個人,但若屬霸凌行為,霸凌者與被霸凌者的角色固定。
民視新聞
3、不間斷的傷害行為:霸凌行為是有故意傷害意圖,會造成被霸凌者生理或心理上的受傷,是一種長期、反覆不斷的侵害,且通常被霸凌者是特定對象;孩子(職場)間的玩鬧所造成的傷害可能是意外所致,意外受傷者並非特定對象。
4、團體活動不接納:孩子(職場)間的開玩笑在嬉鬧結束後,被開玩笑的孩子(同事)還是會跟其他的孩子(同事)聚在一起玩;但若屬霸凌行為,被霸凌者難與融入霸凌者的團體中,難與霸凌者共同合作。
5、互動關係不對等:霸凌行為中孩子(職場)間的權力地位是不對等的,霸凌者通常是孩子(職場)群中的主要權力者, 而被霸凌者則變成比較弱勢的角色。
民視新聞
https://images.plurk.com/1gvch8DJII31AcF7cnLgjp.jpg
https://images.plurk.com/5uJrgGHzpZJd0SPznjmuco.jpg
民視新聞
以下為〈預防指引〉中,當員工遇到職場霸凌時可以採取的作法:
1️⃣向「同事」尋求建議與支持。
2️⃣與「加害者」理性溝通,表達自身感受。
3️⃣思考自身有無缺失,請同事誠實的「評估」你的為人與工作表現,找出問題點。
4️⃣盡可能以錄音或任何方式「記錄」加害者行為做為證據。
5️⃣向公司提出「申訴」。
民視新聞
https://images.plurk.com/5JunXyD2qpNYSiXO8GnRmp.jpg
https://images.plurk.com/7uNuW3Ca1zqHIFSJmEwr03.jpg
民視新聞
https://images.plurk.com/6LaQnjDnWhkHmNdMWRPs2J.jpg
民視新聞
詳細內容可以看這邊
Facebook
L.L.⎝真實你看不見⎠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