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肯塔基州,離鄉追求好生活的鄉巴佬都被貼上標籤。我們鄉巴佬對此有個說法,「自以為屌」(too big for their britches),就是用來形容那些覺得比老鄉優越的傢伙。我的外祖父母搬到俄亥俄州後沒多久就聽說家鄉有人這麼罵他們。拋棄家人的愧疚如此強烈,也因為如此,無論有沒有責任,這些人都被期待要常回老家探訪。幾乎所有阿帕拉契山區移民都面臨相同處境,於是每十人當中就有九人曾返鄉探訪,其中甚至有一人固定每月回去一次。姥爺姥姥也常回傑克遜,有時還連續兩個週末返鄉,那可是一九五○年代,開車回家要花上二十小時。經濟流動不只為生活帶來巨大壓力,也伴隨更多從未出現的責任。
我讀了很多有關社會政策及窮忙族議題的書。其中一本由知名學者威廉.朱利亞斯.威爾森(William Julius Wilson)寫的《真正的弱勢》(The Truly Disadvantaged)深深觸動了我。我是在十六歲時首次讀到這本書,雖然無法全讀懂,但多少能理解書內的中心思想。隨著數百萬人北遷後在工廠周遭定居,應運而生的社群文化雖然蓬勃有力,但也非常脆弱:一旦工廠關閉,這些人就被困在原地,整座城鎮也無法再提供這麼多人高品質的工作機會。那些有能力的人離開了──通常都是受過良好教育、家境富裕或人脈廣泛的人。留在原地的成為「真正的弱勢」,這些人無法找到好工作,身邊的人都缺乏人脈,也無法提供足夠的社會支持。
我們敬愛軍隊,但也覺得軍中缺乏巴頓將軍(George S. Patton)那樣的人才。我想我的鄰居們大概一個高階軍官的名字都說不出來。曾長年使大家深感驕傲的太空計畫也是明日黃花,早已隨著那些太空人明星的光環一同黯淡熄滅。再也沒有什麼能把美國社會團結在一起。我們似乎困在兩場贏不了的戰爭中,其中太多士兵都來自我所住的區域,而國家經濟也無法為美國夢提供最基本的保障:穩定薪資。
伸延閱讀 Elizabeth Catte《What You Are Getting Wrong About Appalachia》裡面就有整個【Part II: “HILLBILLY ELEGY AND THE RACIAL BAGGAGE OF J.D. VANCE’S “GREATER APPALACHIA”】關於這書(的問題)...
// 這裡有一大群靠第八住屋補助生活的家庭,但支援他們的稅收卻來自少數中產階級家庭... 你不能把這群人(低收入戶)聚在一起,因為只會造就更絕望的氛圍。」相反地,他也表示,「當低收入戶的孩子身邊有不同生活態度的人作為效法的典範,他們向上流動的機率會增加。」
在美國,要讓高收入富戶接受貧苦階層作鄰居難過登天。好的社區房價只會不斷飆升。作者以自身經驗告訴我們,貧困地區的孩童需要什麼,但如何供給仍是疑問。
閱讀心得 下收筆記
作者自介
作者年幼時曾與大家族同住,但因為他母親想和新任丈夫想搬離母親原生家庭,作者開始陷入不幸...
這個問題之所以讓姥姥傷心,是因為基督信仰始終是我們的生活重心,對她而言更是重要。我們從來不上教堂,只有剛好在肯塔基州遇上某些重要日子時才會去,又或者是媽突然覺得我們需要「來點宗教」。不過姥姥的信仰非常有自己的特色(而且非常詭異),只要提到「組織性宗教」她就一臉不屑,而且把教堂視為滋養變態與洗錢的溫床。
這真讓我長知識了。
下一章講的就是作者的人生轉捩點:參加海軍陸戰隊)
--------------------------
進入第十章!
進入第十章!
--------------------------
但對我而言,發薪日貸款可以解決很多財務問題。我的信用因為一堆亂七八糟的理財決定變得很差(有些不是我的錯,但大部分是我個人的責任),所以根本不可能申請信用卡。如果我想帶一個女孩去吃晚餐,或者想買本學校要用的書,但戶頭裡沒錢,眼前有的選項並不多。
我覺得這句是重點——民主黨的問題是,那群離地菁英總是以己度人,做的事情沒有真正幫助貧苦弱勢...
歐巴馬躍上檯面時,我們群體中大部分人開始感覺所謂的菁英系統只為「那些人」服務。
這個不難理解——學校很有錢就有餘裕資助窮苦但有才的學生。
這也是本書的重點之一:作者出身的家庭是不健全的(母親吸毒而且不斷換伴侶),這對他影響深遠。
想說,這也是我多年來從不同朋友身上觀察到的... 即使出身寒微的人後來憑一己之力晉身中產,他們的思維模式和行為和本來就出身中產的人還是很不同的。
約會第一次就把到妹,真省力(?)如果把Vance想成一個超級有機心的人,那麼把這個本來就在耶魯唸本科的印度裔妹子,肯定是經過精心計算,讓她來當自己在耶魯的白手杖我不是說履歷與面試表現不重要。他們很重要。但經濟學家所謂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更有著巨大的價值。雖然這是學術用語,但它的意義相當簡單:我們身邊的親友伙伴或機關制度有著實質的經濟效益。
看到這段時,和家人對話,觸發了笑話:
這個真是超級巨大的心理陰影唉...
就是所謂的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唉。
所以如果胎投不好,改變人生的下一個機會就是找個好的伴侶。
唉......
弔詭的是,這些社服系統中的人應該要保護我們,但沒過多久反而成為必須克服的阻礙。當我解釋自己大多跟外祖父母住在一起,他們表示法庭不傾向批准此種安排。以法律觀點而言,我的外祖母沒受過訓練,無法提供好的寄養環境。因此,假如法庭對我母親的判決不利,我很可能淪落到另一個不會比姥姥家好多少的寄養家庭。光是想到必須跟所愛的人事物分開就令我驚恐不已,所以我決定堅不吐實,只說一切都好,一心希望不會在開庭時失去家人。
如我在噗首所說,Vance提出了問題和他自己覺得有用的解方,但我看不到這個解方被實踐的可能性。
把書放下之後,就要面對現實裡的Vance了。他成了副總統之後,會否盡他所能拯救他的鄉巴佬同鄉呢?若會,他又該怎麼做?
胡培菱【了解川普支持者必讀的一本書】
那時我年紀還小,但都很清楚記得這個廢柴
Elizabeth Catte《What You Are Getting Wrong About Appalachia》裡面就有整個【Part II: “HILLBILLY ELEGY AND THE RACIAL BAGGAGE OF J.D. VANCE’S “GREATER APPALACHIA”】關於這書(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