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教♥️💗🌊🎸🌈希
@lulusuzaku
覺得
Sat, Nov 9, 2024 3:13 PM
Thu, Nov 14, 2024 8:40 AM
3
有明エンドの話-3
大穢
有明
崎明
大有
adelta
劇透下收❗(絕對影響體驗的那種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Sat, Nov 9, 2024 3:14 PM
@lulusuzaku - 有明エンドの話-1 #大穢 #有明 劇透下收❗(絕對影響體驗的那種)
@lulusuzaku - 有明エンドの話-2 #大穢 #有明 劇透下收❗(絕對影響體驗的那種)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Sat, Nov 9, 2024 3:14 PM
有明的受虐與施虐傾向
有明因為長得不像父親,從小被母親無視,在冷暴力中長大,未曾感受到真正的關愛,這種情感的缺乏讓他在內心深處極度孤獨。他對愛的理解扭曲到,如果有人關注他,不論是以何種形式,他都會將其視為愛的表現。即使這種關注是暴力或者懲罰,他也會在其中找到快感。也正因為如此,當他十五歲因為殺了父親而感到罪惡感時,他的眼神激起了大崎的施虐心,十二歲的大崎接收到他的眼神而對他施暴,他對回應並給予著自己需求的小光頭一見鍾情。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Sat, Nov 9, 2024 3:14 PM
有明的受虐傾向與施虐傾向是相映的。他對關心與愛的理解源自於幼年的經驗。他的受虐傾向並非單純的尋求痛苦,而是在痛苦中找到了自己對愛的理解。對他而言,愛是一種極端的情感連結,可能以暴力的形式表現出來,也可能帶來死亡的威脅。這樣的情感扭曲使他無法分辨暴力與愛之間的界限,並且他願意為了那份特殊的關注,付出任何代價。
如果他理解的愛是暴力與死亡,那他也會以這樣施與他人。所以他在被大崎掐住脖子的時候興奮了,被大崎告白「殺します」對他來說也是愛的告白,所以即使回歸日常他也執著於再次見到那個命運之人。我覺得他是真心愛著兩位妻子,即使他愛上的是對方的憂鬱與死志,因為愛著對方所以想要幫助對方完成心中所想的最後一程。在這點上他跟大崎都是維拉,為了愛情而殺人,而被冠上褻瀆愛情的罪名。而在最後,大崎也發現了兩人這樣的同質性而被吸引。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Sat, Nov 9, 2024 3:16 PM
Sat, Nov 9, 2024 3:21 PM
有明與大崎的關係
有明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是要喚醒大崎心中深藏的「惡」,
喚起真實的大崎並與他相愛
。在他看來,大崎的所有行為、所有的抑制和自我壓抑,都是他內心深處「真實自我」的屏障。有明在一開始便釋放出積極的善意,試圖從大崎身上撕開這層假面,讓他面對自己內心的黑暗。這種行為其實是在激發大崎的暴力和罪惡感,使他無法逃避內心的掙扎與痛苦。對有明來說,這不僅僅是關於控制或引導,而是希望以這種方式讓大崎的內心得到真正的釋放。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Sat, Nov 9, 2024 3:16 PM
當有明對大崎表現出強烈的依賴和試探時,這其實是他自己情感需求的投射。他想讓大崎看到他的真實自我,並且接受他的所有。這一點,甚至超越了簡單的愛情,對他來說,這是一場彼此「救贖」的過程。大崎的內心世界充滿了矛盾:他渴望遵從正義,但又發現自己無法掩蓋內心的黑暗。正因如此,他對有明的依賴也漸漸加深,並且將這種依賴轉化為一種戀母型的依賴,即對有明無條件的忠誠和渴望。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Sat, Nov 9, 2024 3:16 PM
大崎的自我掙扎與認同
大崎一生都在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並且在極度的道德壓抑中掙扎大崎的內心深處,一直感覺自己不該存在。他對自己血脈中的罪惡感到深深的內疚,這種負疚感成為他生活的核心。他的生命仿佛是對這份血脈原罪的賠償,他不斷努力證明自己能夠擺脫這份宿命,證明自己的存在並非為「惡」,因此他極度壓抑自己內心的暴力與衝動,並將道德標準內化成為對自我救贖的唯一途徑
,一種對自己不應該存在的內疚的反應。然而,隨著與有明的困境,他逐漸開始質疑自己所追求的「善」。對有明來說,這一切的動機背後,其實是希望能夠引領大崎走向一個更加真實的自我,接受自己內心的陰暗面。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Sat, Nov 9, 2024 3:17 PM
有明的目的
在12歲的時候,大崎首次體驗到來自「惡意」的快感。因為血緣,大崎一直覺得自己是不該出生的存在。所以他二十幾年都拼命想證明───自己不會延續血脈的罪惡,自己是可以被允許活下來的。他對道德感的固化比他人還嚴重,就是一種對罪惡的補償心理。
有明和大崎重逢之後就不斷釋放善意,不斷依賴、試探且越界,不斷的煽動與索求,像是絡新婦一樣編織一張無形的網,把大崎一步步引向他自己內心的黑暗。他的真正目的只有一個───喚起大崎的惡性與真正的自我並與其相愛。大崎開局的態度呼應了ED的歌詞,如果
我跟陌生人掉到水裡,你會救哪個?
大崎的回答是
「我會救最近的那個」
。這樣沒有人情味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對本我的壓抑,因為自己的本性是任性殘暴的,所以要遵從完美無缺的善,而這樣壓抑自我也讓他產生了矛盾與痛苦。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Sat, Nov 9, 2024 3:17 PM
大崎在這條線索遵從的善好幾次被否定。第一次是向新橋乞食,被新橋指出明的不幸是源自於自己的公平與正義,他開始對自己的善良產生動搖;第二次是有明被票選出吊死,大崎第一次想保護的這些人竟都充滿惡意、第三次是偷竊食糧,但他仍因為自己僅存的良心沒有全部偷走(而受到有明的責怪),但還是忍不住懺悔了偷竊キャラメル的過去,這邊有明跟他說,
即使你有罪也沒關係,我仍因你而獲救,謝謝你誕生在這個世界上。
大崎活在世上一直追求的就是這句話,也因此產生對有明近乎戀母的依賴。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Sat, Nov 9, 2024 3:17 PM
大崎終於知道這個人會包容原諒自己的一切,這時候的有明仍不滿大崎僅存的善良,用恐嚇信把大崎的精神逼入絕境。第二次偷竊食糧,被青海指出一切都是有明的計畫,大崎心中的自白不是背叛與憤怒,而是
「有明先生的話在我腦裡想著無數次」
。即使為了有明而犯下罪孽,只要能被你原諒就可以。這個世界上只有有明能看見並愛上自己的本性,成了大崎的情感寄託。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Sat, Nov 9, 2024 3:19 PM
一切都是有明對他深沉的愛的表現——這種愛,無論是以何種方式表達,對他來說都是必須的。他願意為了有明,去犯下任何罪孽,只要能夠得到有明的原諒,這便足夠了。在大崎眼中,這樣的「非常美麗」,也是唯一能夠真正理解和包容彼此的方式。有明與大崎的愛情並非單純的愛情,而是充滿了暴力、依賴、救贖與自我認同的複雜情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愛」,即使這份愛的形式是極端的、甚至可以是致命的。在最後的告白
「殺します」
,是大崎用來證明自己愛的方式。他願意為了有明去殺人,來表達自己深沉而扭曲的愛。兩人之間的命運交織,無論是因為彼此的依賴,還是為了自我認同,最終都達成了一種
「命運之人的共鳴」
。這樣的愛情,或許在常規的情感範疇中無法被接受,但對他們來說,卻是他們互相救贖的過程。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Sat, Nov 9, 2024 3:19 PM
明崎給我的感覺真的命運感太深了。純愛啊!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Mon, Nov 25, 2024 2:07 AM
@lulusuzaku - 有明エンドの話-4 #大穢 #有明 #崎明 #大有 #adelta 劇透下收...
載入新的回覆
大穢 有明 崎明 大有 adelta
劇透下收❗(絕對影響體驗的那種
有明因為長得不像父親,從小被母親無視,在冷暴力中長大,未曾感受到真正的關愛,這種情感的缺乏讓他在內心深處極度孤獨。他對愛的理解扭曲到,如果有人關注他,不論是以何種形式,他都會將其視為愛的表現。即使這種關注是暴力或者懲罰,他也會在其中找到快感。也正因為如此,當他十五歲因為殺了父親而感到罪惡感時,他的眼神激起了大崎的施虐心,十二歲的大崎接收到他的眼神而對他施暴,他對回應並給予著自己需求的小光頭一見鍾情。
如果他理解的愛是暴力與死亡,那他也會以這樣施與他人。所以他在被大崎掐住脖子的時候興奮了,被大崎告白「殺します」對他來說也是愛的告白,所以即使回歸日常他也執著於再次見到那個命運之人。我覺得他是真心愛著兩位妻子,即使他愛上的是對方的憂鬱與死志,因為愛著對方所以想要幫助對方完成心中所想的最後一程。在這點上他跟大崎都是維拉,為了愛情而殺人,而被冠上褻瀆愛情的罪名。而在最後,大崎也發現了兩人這樣的同質性而被吸引。
有明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是要喚醒大崎心中深藏的「惡」,喚起真實的大崎並與他相愛。在他看來,大崎的所有行為、所有的抑制和自我壓抑,都是他內心深處「真實自我」的屏障。有明在一開始便釋放出積極的善意,試圖從大崎身上撕開這層假面,讓他面對自己內心的黑暗。這種行為其實是在激發大崎的暴力和罪惡感,使他無法逃避內心的掙扎與痛苦。對有明來說,這不僅僅是關於控制或引導,而是希望以這種方式讓大崎的內心得到真正的釋放。
大崎一生都在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並且在極度的道德壓抑中掙扎大崎的內心深處,一直感覺自己不該存在。他對自己血脈中的罪惡感到深深的內疚,這種負疚感成為他生活的核心。他的生命仿佛是對這份血脈原罪的賠償,他不斷努力證明自己能夠擺脫這份宿命,證明自己的存在並非為「惡」,因此他極度壓抑自己內心的暴力與衝動,並將道德標準內化成為對自我救贖的唯一途徑
,一種對自己不應該存在的內疚的反應。然而,隨著與有明的困境,他逐漸開始質疑自己所追求的「善」。對有明來說,這一切的動機背後,其實是希望能夠引領大崎走向一個更加真實的自我,接受自己內心的陰暗面。
在12歲的時候,大崎首次體驗到來自「惡意」的快感。因為血緣,大崎一直覺得自己是不該出生的存在。所以他二十幾年都拼命想證明───自己不會延續血脈的罪惡,自己是可以被允許活下來的。他對道德感的固化比他人還嚴重,就是一種對罪惡的補償心理。
有明和大崎重逢之後就不斷釋放善意,不斷依賴、試探且越界,不斷的煽動與索求,像是絡新婦一樣編織一張無形的網,把大崎一步步引向他自己內心的黑暗。他的真正目的只有一個───喚起大崎的惡性與真正的自我並與其相愛。大崎開局的態度呼應了ED的歌詞,如果我跟陌生人掉到水裡,你會救哪個?大崎的回答是「我會救最近的那個」。這樣沒有人情味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對本我的壓抑,因為自己的本性是任性殘暴的,所以要遵從完美無缺的善,而這樣壓抑自我也讓他產生了矛盾與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