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教♥️💗🌊🎸🌈希
@lulusuzaku
覺得
Fri, Nov 8, 2024 8:16 AM
Thu, Nov 14, 2024 8:41 AM
4
有明エンドの話-2
大穢
有明
崎明
大有
adelta
劇透下收❗(絕對影響體驗的那種)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Fri, Nov 8, 2024 8:16 AM
@lulusuzaku - 有明エンドの話-1 #大穢 #有明 劇透下收❗(絕對影響體驗的那種)
接昨天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Fri, Nov 8, 2024 8:16 AM
Fri, Nov 8, 2024 8:20 AM
三、キャラメル開始的初戀
有明的生死觀與眾不同,一般人認為活著是好的、死亡是不好的。但就我個人而言,因為我也有著臨終照顧的經驗,明白人在失去尊嚴時是多麼痛苦而想結束生命。所以他說到父親的事情時我頗有同感,若對方原本想死,最後卻想活著,求生意志對他來說就是精神上的「出軌」,對爸爸表情的解讀也是如此,就這點來說他也是個依照自己想法凌駕於他人之上的人。所以在有明A結局,面對大崎
「想要生還然後才擁抱你」
就已經抱持著求生意志,對他來說是種背叛與拒絕了。因為這種矛盾所以在A他只好白蓮花貫徹始終。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Fri, Nov 8, 2024 8:17 AM
(但其實也是大崎刻意不去追求真相而已,因為A裡他堅信著有明且有求生意志,因此沒被逼到精神上的絕境),欲擒故蹤也是一種手段。在B才能看到有明真正的手段。有明甚至說
「你只要把犯的罪都當成是我的錯就好了」
,讓大崎「為了他」殺人。(A還沒跨越他就只能自己來了)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Fri, Nov 8, 2024 8:17 AM
Fri, Nov 8, 2024 8:28 AM
有明說「施予的一方很容易會從接受對方得到好感」,他也確實這樣執行了。
這邊有明講的是
富蘭克林效應(就是那個做閃電實驗的發明家):
原版富蘭克林效應:
富蘭克林說:「曾經幫過你一次忙的人,會比那些你幫助過的人,更願意再幫你一次忙。想取得一個人的支持,尤其是圈子外的人的支持,那就先找他幫個忙,事情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轉機。」這種神奇現象後被稱為富蘭克林效應。
戀愛版富蘭克林效應:
讓心儀對象喜歡你的最好方式,不是去幫助他,而是想辦法讓他來幫助你。人們對於自己曾付出過時間、勞動成本完成的事物更加上心。
大多數人都會同意自己是樂善好施、熱心助人的人,也普遍相信「施比受更有福」;幫助他人的過程是重要的社交行為,讓人感到快樂且滿足;再者,有幫助他人的能力,這種隱性的優越感也會讓大腦,啟動愉悅迴路。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Fri, Nov 8, 2024 8:18 AM
Fri, Nov 8, 2024 8:21 AM
從一開始牽起兩人的キャラメル,一開始是有明施捨大崎キャラメル(除了實質上的キャラメル還有
情感上的優越感
),除了因為這樣的施捨而產生好感,也看到了大崎施虐而殘暴的一面,而一見鍾情喜歡上了大崎。而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大崎因為對方的優越感而「不得不恨他」。之後在船上的表現,因為右手的不便而接受大崎幫助,甚至是表現善良弱小而讓大崎認為自己是「該守護的存在」,讓大崎施捨自己進而對自己產生憐惜之情。面對一直想把キャラメル(愛情)給予自己的有明,大崎甚至對他產生了凜子作品一直出現的,想拯救有明,
「救い(救贖)」的想法
。能夠救贖他人的人,一定是手掌往下,施捨與給予的人。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Fri, Nov 8, 2024 8:18 AM
為了對他人好而做了壞事
,大崎做的「(社會定義上的)壞事」從來都
不是為了自己
,為了奶奶而搶了キャラメル,為了讓有明平安回到島上而弄髒自己的手,掃除一切障礙。愛對方自以為是對方好,但這種好反過來說是一種自私,是種自我滿足而沒有考慮對方的想法。大崎在愛情上可以包容一切,甚至跨越自己一直堅守的道德底線,獻身精神在愛情上,甚至能為對方殺人。有明正是因為看過大崎這樣掠奪的表現,所以偏執的要把大崎這一面誘導出來。最後他成功地看到了大崎撥開道德意識後深埋心底的黑色面具,甚至原諒了當初大崎當年對他作的掠奪,給予了脆弱的大崎內心最為需要的救贖,也成功掌握了大崎的心。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Fri, Nov 8, 2024 8:18 AM
四、「愛」的詛咒=命運
殺人是不對的,那讓不想活的人辛苦勉強的活在這個世界上,這樣叫做「善」嗎?
善與惡、生與死、施與受,這些相對的概念。因為有了社會與道德規範,才把這些概念分為「好與壞」
。所以在敘述行為的時候,我強調是道德規範下的定義。其實剝去道德定義,沒有人能去判斷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又或者說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一把尺,有著自己的判斷標準。
一般人認為活著是好的,而死亡是壞事。那勉強不想活的人活著,這樣真的算是好嗎?一般會說「施比受更有福」,認為施捨比接受富足,但有沒有施捨只是種自我滿足,而反被接受者操控呢?幫助人是做「善事」,怎麼樣的程度叫做幫作而不是「教唆」,如果「幫助」人「死掉」,那是一種「惡」嗎?劇情裡也不停的辯證與探討。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Fri, Nov 8, 2024 8:19 AM
最終大崎發現自己從聖人君子,而成為了為了愛殺人的「維拉」,所以他稱作這是
「愛的詛咒」
。他因為想死而來到這個島上,卻為了所愛之人而有了不能死的理由───為了要拴住這個殺人鬼。讓我想起了玩偶遊戲《水之館》,幽靈真子對浩人所說的
「因為他們想死所以帶他們走,因為愛你所以想讓你活著」
,想死的大崎與不覺得死亡是惡的有明,為了不讓有明成為殺害自己的殺人犯,大崎成為了必須要「活下去並解釋不是有明殺了自己」這樣矛盾的狀態。為了深愛的人,求死而死不得,甚至違反了自己的道德底線而殺人,種種束縛被稱作是
詛咒
也不為過,而有明卻把這樣的束縛稱之為
「命運」
───從キャラメル施與受開始,到這次與死亡錯肩而過而結合,這不是命運是什麼呢?(這是詭辯XD)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Fri, Nov 8, 2024 8:19 AM
Fri, Nov 8, 2024 8:19 AM
新木場先生說
「活著就是給人添麻煩」
也巧妙地解釋了有明與大崎的關係,這樣的有明大概一輩子都會添麻煩吧。不過大崎會連這點也深愛著,為了不讓有明「犯罪」(儘管有明打從心底認為不是罪)而好好活著,而有明則連大崎的罪與醜陋的雙手、大崎自己所害怕,喪失理智地的獸性也能打從心底愛著,好的你們天生一對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Fri, Nov 8, 2024 8:19 AM
有點不知道叫牛奶糖還是叫太妃糖好,總之就維持キャラメル了
( 明日続き)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Fri, Nov 8, 2024 8:48 AM
ミルクキャラメル | キャラメル | 菓子 | 森永製菓株式会社
ちなみに我覺得キャラメル應該是這種的
不二家那種的應該是鐵盒?
滋養豐富所以可以補一補?
有明教♥️💗🌊🎸🌈希
@lulusuzaku
Mon, Nov 25, 2024 2:07 AM
@lulusuzaku - 有明エンドの話-3 #大穢 #有明 #崎明 #大有 #adelta 劇透下收...
載入新的回覆
大穢 有明 崎明 大有 adelta
劇透下收❗(絕對影響體驗的那種)
有明的生死觀與眾不同,一般人認為活著是好的、死亡是不好的。但就我個人而言,因為我也有著臨終照顧的經驗,明白人在失去尊嚴時是多麼痛苦而想結束生命。所以他說到父親的事情時我頗有同感,若對方原本想死,最後卻想活著,求生意志對他來說就是精神上的「出軌」,對爸爸表情的解讀也是如此,就這點來說他也是個依照自己想法凌駕於他人之上的人。所以在有明A結局,面對大崎「想要生還然後才擁抱你」就已經抱持著求生意志,對他來說是種背叛與拒絕了。因為這種矛盾所以在A他只好白蓮花貫徹始終。
這邊有明講的是富蘭克林效應(就是那個做閃電實驗的發明家):
原版富蘭克林效應:富蘭克林說:「曾經幫過你一次忙的人,會比那些你幫助過的人,更願意再幫你一次忙。想取得一個人的支持,尤其是圈子外的人的支持,那就先找他幫個忙,事情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轉機。」這種神奇現象後被稱為富蘭克林效應。
戀愛版富蘭克林效應:讓心儀對象喜歡你的最好方式,不是去幫助他,而是想辦法讓他來幫助你。人們對於自己曾付出過時間、勞動成本完成的事物更加上心。
大多數人都會同意自己是樂善好施、熱心助人的人,也普遍相信「施比受更有福」;幫助他人的過程是重要的社交行為,讓人感到快樂且滿足;再者,有幫助他人的能力,這種隱性的優越感也會讓大腦,啟動愉悅迴路。
殺人是不對的,那讓不想活的人辛苦勉強的活在這個世界上,這樣叫做「善」嗎?善與惡、生與死、施與受,這些相對的概念。因為有了社會與道德規範,才把這些概念分為「好與壞」。所以在敘述行為的時候,我強調是道德規範下的定義。其實剝去道德定義,沒有人能去判斷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又或者說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一把尺,有著自己的判斷標準。
一般人認為活著是好的,而死亡是壞事。那勉強不想活的人活著,這樣真的算是好嗎?一般會說「施比受更有福」,認為施捨比接受富足,但有沒有施捨只是種自我滿足,而反被接受者操控呢?幫助人是做「善事」,怎麼樣的程度叫做幫作而不是「教唆」,如果「幫助」人「死掉」,那是一種「惡」嗎?劇情裡也不停的辯證與探討。
( 明日続き)
不二家那種的應該是鐵盒?
滋養豐富所以可以補一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