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下面有個留言指出,作者有中國/亞洲本位主義,從中國人/亞洲人來看,馬龍時代是黃金時代。可是對瑞典人來說,這是黑暗時代。 Everyone has his own biases, you seem to be a young asian so to you the golden era means Ma Long. The age we're living in are only the Darkness Age to us europeans. 當然了,她/他把中國人當作是亞洲人的代表也是有爭議的表述。
留言說:It's the thing with the french fans: if you're not chinese, you get all the praise. 這人說得很對,法國人會為非中國人選手打氣,準備描述法國賽場的狀況,法國人的態度。他們擺明玩針對,微博網民對此現象很敏感,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肥豬多次跟「飯圈」割席,其實是他早年拿到fans的各種好處,後來又不想要fans帶來的麻煩,所以宣告割席,吃相非常難看。看看19歲的肥豬,大排筵席邀請球迷一起吃飯,這不叫魅粉,什麼叫魅粉?肥豬太過懂得如何討好粉絲了。 肥豬的隊內無cp宣言也是一款宣告單身、方便給夢女FF too much的人設。肥豬那個寫長文賣慘的fans,就是他的夢女(真的叫老公,我的天呀!)
Is it just me, or is table tennis just frustrating t... 睇睇下呢個post,樓主突然del咗個post。唔太記得佢講咩,隱隱約約記得係:佢因為在奧運看到巴西hugo而開始看乒乓球比賽,但看了這麼久不覺得享受。中國隊保持95%以上的勝率太瘋狂,在其他運動是難以想像的。他能夠輕易估到冠軍是誰,比較少看女子比賽,但也估到出現都是中國人名字wang yidi, sun yingsha, wang manyu。 從下面嘅回覆大概都估到樓主講嘅嘢,十不離九。
承接前三個乒乓球post,繼續乒乓球話題,包括球員雜談、觀賽感想、粉絲文化等等。
文白夾雜,用書面語還是粵語看心情而定。
post·3
承接前三個乒乓球post,繼續乒乓球話題:球員雜談、觀賽感想、粉絲文化等等。文白夾雜,用書面語還是粵語看心情而定。
-WTT法蘭克福2024觀賽心得
-孫穎莎生日的慶祝活動
-巴黎奧運女單名額爭議
-國乒在英文討論區的風評
-孫穎莎粉絲跟樊振東粉絲的罵戰
-乒乓球手機遊戲的評價
-WTT福岡總決賽合照的性別差異
-2007年《乒乓世界》文章摘錄
post·3
承接前三個乒乓球post,繼續乒乓球話題:球員雜談、觀賽感想、粉絲文化等等。文白夾雜,用書面語還是粵語看心情而定。
-WTT法蘭克福冠軍賽2024觀賽心得
-孫穎莎生日的慶祝活動
-巴黎奧運女單名額爭議
-國乒在英文討論區的風評
-孫穎莎粉絲跟樊振東粉絲的罵戰
-乒乓球手機遊戲的評價
-WTT福岡總決賽合照的性別差異
-2007年《乒乓世界》文章摘錄
post·3
現場的VIP位幾多空座,遠看又挺多人,入座率一般。有普通話人大喊:張本加油!
我覺得這些追星行為自high成分居多,最多是告訴大家偶像多有人氣,多少人支持,但是沒有乒乓球元素,對於乒乓球宣傳毫無幫助。他們只是照搬追星行為,未能融合乒乓球文化。上面酸民批評說中了一點,就是他們只在追星,沒涉及核心的乒乓球運動。
不一定要組織乒乓球比賽(這種應援是其中一個簡單方法),也有可以有其它方面的搞作。例如,創作一些有關偶像球員一路以來打比賽出成績的乒乓球運動作品,製作一部以偶像球員為主角的乒乓球遊戲等等,從內容、玩法上介紹一些乒乓球的基本知識等等。
孫粉跟別人(路人、hater、別家fans等等)嘴炮時,常掛在嘴邊就是比拼人氣、流量、粉絲購買力、非運動相關的榮耀。
孫穎莎的太陽屋(孫穎莎官方球迷會)和王楚欽的官方球迷會,有好多牙齒印,特別討厭對家。這次王楚欽球迷會拖到好後才來一句:「祝生日快樂」,連祝福的主語都沒帶。然後太陽屋拖了很久才回覆一句:「謝謝祝福」,態度超級冰冷。
太陽屋非常討厭cp粉以及炒cp的32,還有王楚欽fans之前各種辱罵孫穎莎,雙方都恨到骨子裡。有的莎頭粉看熱鬧,覺得越冷淡越相愛。看到嚇了一大跳,驚嚇的是cp粉的腦補能力驚人,太過離譜和噁心了。
有的看到孫粉的噁心操作,說一年僅有一次的體面也故意噁心人?(看下圖的網民暱稱)
但是,女男隊的粉絲也並非沒有衝突。最常見的衝突就是混雙問題,球員們不但被cp粉意淫,也會被搭檔的粉絲針對。特別是32及其粉絲,被他/他們碰到還真是糟糕。
這篇反駁陳夢在巴黎週期很慘,反而認為她是資源傾斜的皇族。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截圖。我一見到,覺得奇怪:馬龍的名聲在中國大陸外非常響亮,是(男)球迷公認的GOAT,很多外國乒乓球手非常推崇馬龍,個個男人當佢神咁拜。這樣馬龍還需要職業粉絲/打手的護航/吹捧嗎?
或許是真的,或許是偽造的,污衊馬龍fans是打手。如果是真的,我猜測可能是里約奧運會後的東京週期,京隊為馬龍造勢,對抗張繼科的龐大粉絲團。
疑似巴黎奧運的男乒選人內幕。貼吧的人猜測是公務員考試的題目。
解密:F=樊振東,M=馬龍,W=王32,L1=出軌肥佬,L2=林高遠,L3=Kiss Kiss。
我見到呢張圖,第一個反應覺得幾神奇。咁接近現實、而且有可能係內幕嘅嘢,就咁樣出喺考試題目度,有一種這麼近又那麼遠嘅離奇夢幻感。
前國家乒乓球隊員、天才少女的郭躍,吐嘈輸球藉口。這些藉口在現在已是粉絲護航的常見說辭,於是有人回帶郭躍的說話,反擊粉絲們為偶像輸球的辯護。
這個時候馬龍已經是GOAT預備役了,還需要職業fans來操控網絡輿論嗎?一個可能性是某人特別愛面子,重視自己的聲譽,為了自己的好名聲,所以招來打手為自己充撐場面。
我睇微博,啲人話係德國觀眾支持佢哋國家嘅選手,咁又未必,因為下一場就係法國眼鏡兄,可能基於同是歐洲人,所以支持德國選手。
第三局曼昱落在下風,好努力追分到刁時,但係對手都好頑強取得一局。最後一分曼昱發力打中帕拉南嘅頭(接近眼部),有可能受傷。我之前就擔心,打乒乓球會唔會被彈中眼睛。呢一局開始對手好多發球警告,需要重發。現在我一聽到裁判嘅發球警告,就懷疑係遮球,一定係因為被鑑遮風氣影響到。
第四局曼昱狀態都麻麻地,但對手都一樣,比較多失誤,最後3:1贏咗比賽,成功晉級。好想個英文旁述收聲,每次佢想吹捧曼昱時,曼昱就失分,實在是無言,好心啲旁述就正正經經客觀持平評述、分析球技,咪亂吹水啦。
goda一開始不適應佳佳的打法,到了第三局開始找到方法應對,贏了這一局。
第四局佳佳佔了上風,領先對手,後來被goda追了幾分,立即來個暫停。佳佳跟教練說:「著急了。」之後佳佳調整好狀態,打得對手毫無還擊之力,輕鬆贏了這一場比賽。
常有人說中國觀眾打氣尖叫聲好滋擾,純粹冇規律嘅打氣聲係嘈音、雜音,如果專門創作一些配合選手的中文口號,為選手加油,這樣觀感會好很多。
chat room一開始無啦啦就有韓國人,韓國人比中文人還多。
這次裁判很嚴格,美和和平野都吃了黃牌。
找到王曼昱和肖戰關係的豆瓣討論,有精彩gif圖:肖戰拍打鰻魚背脊,鰻魚立即用毛巾掃背。
有個關注女隊的知乎人脈個/姐,「爆料」(還是造謠?)話陳夢一定能上奧運單打,原因係山東體育局在背後發力。
當年陳夢狀態差,成績唔得,輿論風氣都是認為孫穎莎和王曼昱能上巴黎奧運女單。這個人說話有點可能性,是因為她/他的說話是逆風而行,且是「預言」級別。
知乎人脈言之鑿鑿保證陳夢能上巴黎女單。跟大眾的想法不同,路人覺得孫穎莎積分高、成績好一定能上女單,剩下的是陳夢和王曼昱之爭。
123的說法以陳夢為主體,由她來挑選對手是誰,目前情況是孫穎莎積分太高、而且王曼昱威脅更大,所以讓孫穎莎上巴奧女單。
另外一張知乎的截圖,巴黎女單的造簽論。乒乓球迷常說造簽。我就半信半疑,抽籤儀式公開直播,如果真要造簽,矇騙鏡頭前的觀眾,具體操作係點嘅呢?
不過,網民講到咁實牙實齒,又俾佢講中咗wor。
有些孫穎莎fans話,女單決賽後的輿論有山東媒體的操控,引起一面倒同情陳夢和批評孫穎莎/fans。
我認為,全場都是為某一人加油,是有可能造成路人的逆反心理,但是不是這麼一面倒。我都是偏向同情/支持沒那麼多人支持/人氣不高/冷門的一方,但沒見過這麼大陣象的「逆反」,引起了如此廣泛的同情/一面倒的輿論風氣。我都覺得很奇怪,可能係之前孫穎莎的hater潛伏已久,但她成績好所以不好說話,見到有機可乘所以全都出來了,又或者有操控輿論的可能性。
可能她表情沒變,但實際上心裡慌張得要命,只是沒表現出來(表情管理得好,或者天生就是喜怒不形於色)。她一落在下風,有的人覺得她就會開遮投機取巧,開遮也沒用心態就會崩。可能還是挺年輕的,需要更多的歷練磨練心態。
知乎人脈說王曼昱打完全運會會退役,不是吧?我還想看王曼昱多打球、打比賽。鰻魚的身體狀況不是很好,但現在女隊都沒什麼可用的人,能有鰻魚這種實力和級別的,暫時沒有,打到洛杉磯也不足為奇。
女單16強,中國王曼昱vs韓國朱芊曦。這一場鰻魚打得絕不輕鬆,第一局鰻魚強勢連得幾分,可是很快被對手追上,還好穩住了。第二局鰻魚打的不怎麼樣,大比分領先後被追上追平,關鍵分沒能把握住,9:11輸了這一局,很是可惜。第三局鰻魚依然打得艱難,鰻魚被追分時,馬琳叫了暫停,好不容易贏了這一局。最後一局鰻魚不輕鬆,比分相當接近,最後靠著硬實力戰勝了對手。整體而言,王曼昱在這一場比賽的失誤較多,接發球較有問題,狀態唔多ok,希望鰻魚下一場比賽狀態好返啲。
朱芊曦本來是中國乒乓球員,後來入籍韓國,做歸化運動員。原本以為她是不知名小將,想不到打得夠爆,很是頑強。微博網民說她跟鰻魚打法相近,都是「女子技術男性化」,常回中國訓練,一直研究鰻魚。
有馬琳跟隊做場外指導,唔擔心王藝迪嘅比賽。王藝迪都係皇族,網民話大迪係馬琳嘅「二寶」,「大寶」係陳夢,仲玩起茅台梗。馬琳做孫穎莎和王曼昱場外就擔心,唔知會出現咩離奇嘢。馬琳做陳夢同王藝迪場外就唔洗擔心,佢會好俾心機啦。
何卓佳輕鬆地先贏兩局,狀態很好,自信滿滿。
kk晉級八強,再係咁拖落去,真係要食霉味蛋糕啦。
kk第一局挺輕鬆,暴力輾壓。第二局kk超多失誤,大比分領先都俾日本太子超前,輸了一局。第三局戰況膠著,最後kk艱難地贏了。第四局kk開局領先,日本太子叫了暫停,未有放棄,到了關鍵分到kk暫停。kk還是穩住了心態,得到這一分就比較順利了。
第二局開始kk就少了嚯嚯,轉而大叫了,看來狀態有變化。
btw佳佳穿的小黃鞋好像是莎莎穿的款式。
場外的德國觀眾,好支持日本選手,大藤遮擋判罰時喝倒彩。
Everyone has his own biases, you seem to be a young asian so to you the golden era means Ma Long. The age we're living in are only the Darkness Age to us europeans.
當然了,她/他把中國人當作是亞洲人的代表也是有爭議的表述。
這人說得很對,法國人會為非中國人選手打氣,準備描述法國賽場的狀況,法國人的態度。他們擺明玩針對,微博網民對此現象很敏感,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當微博網民/貼吧網民為王楚欽再一次輸給外國球員歡呼、熱烈慶祝時,呢個版竟然有不少同情32的人,太過寬容了吧。小部分嘲諷王楚欽的言論(違規發球活該輸掉等),吃了不少負皮。
呢個博主我剛上微博不久就follow了,後來這個博主在女權社群因為商業化問題引發了一些爭議。她的內容是女性賦權、學習、健身等等,偏向實用性資訊,理論不算多,是個比較好入門的女權博主。
原本我以為中國女球員很多是精神男人,經常x哥前x哥後,想不到在這個封建環境下有願意接觸女權資訊的女球員。後來想到,會不會是國家隊內部特別封建,而省隊的環境沒那麼壓抑呢?
老實說,兩人的打得不好看,不是打得有來有往,很多是一板起兩板過,比賽不怎麼精彩。
鰻魚受訪時的反應很可愛,忘記了第二條問題問什麼,fans玩梗說魚的記憶只有七秒。
最後王藝迪win啦,贏得太艱難啦,睇到好緊張,依家已經開始唔記得比賽詳情係點,緊繃的情緒放鬆下來,腦裡近乎一片空白。
太高興了,大迪連敗日本隊後,終於贏到,成功復仇,戰勝自己的心魔。
大迪受訪時非常感謝馬琳,看來馬琳研究+坐鎮buff果然有用。
我挺喜歡看雙方互post真實黑料的環節,因為可以快速得知這個人是否光明磊落。黑料之所以黑料,定義不同,程度不一,但大致上是以違反圈子/社會主流的規則為主。
這些退賽算不算跑路、輸不起,我是不知道詳細情形的路人,本來看因傷退賽就覺得可能跟德國佬的情況一樣,或者跟孫穎莎的情況差不多。但既然退賽就跑跑,那麼一視同仁,退賽的全是跑跑吧。
我之前不知道搬山論是什麼東西,現在知道了。ban=英文禁止=普通話ban搬,山=無法越過的大山=馬龍。搬山論是在諷刺,肥豬的單打世界冠軍都是靠ban馬龍、禁止馬龍參加比賽所導致的。
我當下聽到覺得問題幾奇怪,但又覺得是翻譯問題,各自抓不住重點,所以那時沒有多留意。
fans稱讚鰻魚答得很好,沒中了問題設下的陷阱。還說鰻魚看起來很內向,但其實情商很高。
大迪win了美和後,下一場是vs王曼昱,微博有人回帶了茅台梗的出處。
上一年WTT法蘭克福頭的女單決賽,同樣是王藝迪vs王曼昱。鰻魚當時有傷,結果大迪win了,當晚就跟馬琳、遼寧教練去吃火鍋。火鍋店老闆發布的合照,王藝迪照片的背景有一瓶喝光的茅台。
於是,很多人推測,他們一行人為了贏過受傷隊友的勝利而喝茅台慶祝,很是沒品。更有甚者認為,馬琳是得到遼寧隊/大迪的好處(茅台),所以特別關照大迪。
這又令我想到豆瓣的乒乓球討論,有很多樊振東fans,也不乏孫穎莎的hater。我原本以為男隊跟女隊的單打不是同一賽道,沒有競爭關係,互不相干。樊粉平時hate馬龍和32隨便罵,罵得多狠多髒多惡毒也跟女隊無關。這次的事情串聯起我部分的疑問。這些群體可能有重疊,例如她們罵32時會連同孫穎莎一起罵,最典型是恥笑她是「女襪」,使用這麼物化女性的稱呼,女性意識為零。
這場內戰,鰻魚盡力就好,健康完賽。大迪有馬琳研究,而鰻魚冇馬琳壓力的debuff,打得更自在。
看了這麼多場比賽,現在我不敢把話說得太盡,免得開口中或被燈到。
下一場是kk vs瑞典二哥(或者已經升為一哥)的男單決賽,所以玩一玩梗。
看討論才知道瑞典仔教練是他親兄,兩個的樣貌一點也不相似,比起親兄更像他父親。
kk捱過前三板會比較順利,中遠台對拉硬實力還是有的,不過也有些失誤。第三局kk 10:9暫停,然後得分贏了這一局。
在瑞典仔的game point,超多現場觀眾為他打氣,唱歌又大叫,很有法國那一站的氣勢,勢必會為對手帶來一定壓力。如果頂不住觀眾帶來的壓力,很影響發揮。kk能否做到一哥,就看這一場比賽能否頂得住觀眾壓力了。
這些粉絲罵戰不重邏輯和事實,相反設法用盡一切手段攻擊對手,包括造謠、斷章取義、移花接木等等,目的是在口水戰勝過對手,不必認真看待。撇除虛假資訊,剩下的很多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
我挺同意,之前找到的肥豬黃色笑話圖的是在馬粉和樊粉對罵的留言區,那個討論沒多久就消失了。 下面這圖有些說法存疑,我一見到已和諧的那格就笑了,那圖是肥豬轉載和點評辱女又辱黨的黃色笑話。
肥豬過界到大球做舔狗/男僕,結果被一眾白鴿眼瞧不起乒乓球運動的足球迷、籃球迷、網球迷冷嘲熱諷。本來乒乓球運動就經常被大球迷歧視,肥豬不但沒有保持王者風範的以身作則,更來個急速跪舔,做得咁cheap,真係影衰曬乒乓球運動員在外界的形象,難怪常常被外人看不起了。
肥豬的隊內無cp宣言也是一款宣告單身、方便給夢女FF too much的人設。肥豬那個寫長文賣慘的fans,就是他的夢女(真的叫老公,我的天呀!)
忘了說肥豬跟肥佬連成一陣線的舊事。623事件就有肥豬的公開聲援:這一刻他無心戀戰,只因為想念您……肥佬復出重新掌權,立即興高采烈發文歡迎肥佬的回歸。
肥佬幾年前的風評良好,男隊的金牌教練,所以他無故被炒,引起外界許多質疑和反對聲音。現在肥佬的風評變差,樊粉就想給肥豬立個不站隊的人設,出淤泥而不染,既要肥佬站隊的好處,又要清高的聲譽,哪有這種好事?
看到足球迷對肥豬的嘲諷,其中有提及某個足球員辱華事件。看不懂足球圈的術語,搜尋一下足球圈辱華的新聞。
不久前就有的歐聯決賽皇馬球迷唱辱華又辱女的歌曲,羞辱中國女性。又增加了我對足球圈無處不辱女的印象了!
睇睇下呢個post,樓主突然del咗個post。唔太記得佢講咩,隱隱約約記得係:佢因為在奧運看到巴西hugo而開始看乒乓球比賽,但看了這麼久不覺得享受。中國隊保持95%以上的勝率太瘋狂,在其他運動是難以想像的。他能夠輕易估到冠軍是誰,比較少看女子比賽,但也估到出現都是中國人名字wang yidi, sun yingsha, wang manyu。
從下面嘅回覆大概都估到樓主講嘅嘢,十不離九。
孫穎莎想進國家隊的原因之一是想穿著有中國國旗、自己名字的衣服。這個原因實在是……太根正苗紅了?難怪粉絲常拿著衣服繡著國旗與名字來加以發揮。
賽場上喜怒不形於色是因為黃海誠教練的要求,要表現得成熟,特登不讓對方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孫穎莎的fans的加油打氣聲,過去這麼多年還是沒變。她比較喜歡fans正常一點,別太瘋狂也別太安靜。
生活跟誰都合得來,跟陳夢私下是好朋友,比較frd是孫銘陽。
「只打一項,怎麼會受傷?是不是怕輸,就選擇詐傷?」
「前四局都沒問題。比賽時沒有意外,為何第五局選擇退賽?」
「比起身體的傷,心態的傷更重吧?」
不知道前面互動的詳細情形,德班世乒賽真的是肥豬主動說出口的。有些孫粉說肥豬在微博到處碰雌女運動員炒cp。目的是否為炒cp不得而知,肥豬倒是一如既往碰雌女運動員,未炸微博前碰雌花滑女運動員,近年碰雌羽毛球女運動員。
眾所周知,肥豬的隊內無cp宣言深得夢女夢男的歡心,fans之中的夢x含量不少,還偷了他的內褲。別以為意淫肥豬的都是女性,gay可真不少呢!唔知post幾講過,不複述了。肥豬明知他的fans這麼瘋狂,不懂得避嫌,還老是碰雌女運動員添麻煩,真是劉國梁說的情商低呀(人頭豬腦emoji)。
這個也很搞笑。肥豬發布抵制「飯圈」的宣言,叫「球迷」不要用不尊重的黑稱,他自己看足球,稱呼某些男球員的黑稱不亦樂乎,雙重標準得很呢。
這張圖戳中我的笑點是豬的emoji從粉紅豬變成了野豬。野豬跟粉紅家豬不一樣,沒那麼多負面和貶抑含義,用野豬emoji算了抬舉了肥豬。
我搜尋了一下,第一次看到這些廣告圖,實在感到噁心,這些廣告圖拍得十分男凝。不單止是我這樣認為,一個女權博主也指出了這一點。
留言區說出這些廣告圖的問題:男攝影師要女冠軍擺出這種「嬌軟性感」(暫時未找到適合的字代替嬌)的姿勢,女運動員的形象被性化、弱化,變成白幼瘦。而且拍的圖片相當惡俗,沒有一點構圖和審美可言,只顧著把女運動員拍成白幼瘦的模樣,有一種看兒童色情的不適感,攝影師是個戀童癖嗎?造型師也十分可惡,乒乓球員為什麼穿長袖短褲花綠襪子,從策劃造型拍攝到定稿,都充斥男性凝視的意味。
一般人看到這些廣告圖,難以準確描述被男凝重創的噁心感,通常用「惡俗」「醜」「土」來形容這些男凝圖片。
孫穎莎免費代言拍襪子廣告,是男性凝視的受害者,還被國乒粉絲和噁男拿襪子廣告圖片來攻擊她,這些人真是太可惡了!
自從肖戰轉教王32+升官做混雙組長之後,肖戰在王曼昱fans口中沒什麼好評價。有的覺得5年師徒情很可惜,幻想肖戰仍念舊情。有的討厭肖戰背棄王曼昱,在鰻魚的球員關鍵時期搞這樣一套背叛,還好鰻魚撐過來了。有的覺得肖戰教的32成32,根本就張xx和王曼昱是天才所致,而非肖戰的功勞。有的覺得肖戰的訓練理念落後,練廢了王曼昱的身體,以致她現在傷病較多。
https://www.ctta.cn/...
2016年的報告,原來乒乓球運動員虛假年齡現象是公開的秘密,難怪許多中國網民都是不遮不掩討論這件事,完全不怕被告誹謗。
這個好笑了。這篇報導的王曼昱篇幅佔超過七成,報導kk決賽只有最後一段。中國隊真的重視kk嗎?比起國內外網民對kk的關注(遮擋發球/連續奪冠),這篇報導的冷淡態度真是鮮明對比。
https://www.ctta.cn/...
呢篇2015年的報導,台下的cp粉好痴線,當眾傳緋聞。馬龍更痴線,主動炒cp。原來國乒炒cp有咁長歷史,炒咗咁多年。
我覺得啦,社交媒體ac跟人互相follow不代表什麼,那些異性戀愛腦發作才會特別關注這些異性素人,ff是有什麼特別關係,就不能是普通朋友嗎?觀乎散佈這個傳聞的人,都是不懷好意,拿來嘲諷居多,還給鰻魚P成長髮圖,這麼惡意又厭女,目的不言而喻。
一玩之下,真是不得了,難怪這麼多負評了。這乒乓球遊戲非常坑,課金位超多,動不動彈出引誘玩家課金的選項/頁面。還有廣告很多,每贏一兩局,就來一次廣告,大約10秒左右的廣告。遊戲有移動廣告的選項,盛惠53港元。
先說心態,我在競技時的心態可謂差距,典型的心理質素差,當感到壓力便會不知所措,空白一片,我少有因為比分感到急躁,而是被玩家的表情符合emoji氣到,每次玩家show出emoji,總會吸引我的注意,分散我的注意力,令我不能專注比賽。所以,我傾向不會show表情的玩家。我自己也不會show emoji,要令玩家覺得我是AI,他們就不會常show表情了。
賽場上的技巧就是那幾類型,例如發球多是旋轉發球,少有削球發球,可惜的是,沒有練習旋轉發球的練習場,只得跟玩家對戰時以賽代練了。會變化落點側旋球是比較多玩家採用的技巧,需要懂得如何接住對面的側旋球。高球的話,不用擔心,訓練場有專門訓練,學習如何接高球,到訓練場學習一下就行了。另外就是刁鑽落點的來球,讓人防不勝防,由於球速太快,一不注意就會讓對方得分。
另外就是戰略,熟悉對方的打法,有什麼弱點,例如發球用不用旋轉發球,還是普通發球。抓住對方弱點的來調整自己的打球策略。
基本上我的打法非常被動,以穩陣為主,少有高級發球,努力接好每一下來求,等待對方的失誤(出界、特殊發球失誤),是一種非常保守的打球策略。原因是我的技巧好不熟練,或許是心理壓力,明明在訓練場做得到,可是實戰就不行了,非常容易失誤,所以我不常有特殊發球。這是無可奈何的方法呀。還有就是給玩家覺得我是一個只會接發球的AI,不會當作玩家,就不會貿貿然show emoji影響對面心態了。
說一下賽制,一局五分制,首先得到五分者勝出,如果4:4進入平局就要先得兩分者勝利,如果7:7就進入一球決勝負,不能再拖了。這跟現實中一局11分制完全不一樣,或許基於遊戲時間的考慮,5分制適合做殺時間的小遊戲。不知道後面的競技場會否變成11分制。這遊戲過於競爭,不適合快樂乒乓,需要全神貫注玩遊戲,也不適合搭車時玩。
預設的主控形象,女性的體驗凸顯胸部,過於刻意,跟男性體型一對比,當中的男性凝視無所遁形。
引誘課金的內購項目很多,而且一樣是賭錢對決,輸掉會失去賭注。廣告跳得太多,比起《激烈乒乓球》還要多。操作所需技巧不多,最影響擊球的是裝備,會直接改變所發的球。想當然爾,不課金的新手玩家,常常在pvp中做沙包。很容易被旋球+殺球的玩家秒。跟機械臂練習,每次需付5元。
我不怎麼在意這件事,唯一比較驚訝的是,有說法認為,當年女隊隊長丁寧,表明不參與這次事件,保護女隊全部隊員,以免捲進政治鬥爭的漩渦之中。可以看出,丁寧有很高的政治敏感性。
結果,被我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福利:在公共圖書館電子資源網頁,登入圖書館帳號可以用到中國知網來下載論文,包括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實在太好了!
這篇論文探討了明星效應對中國乒乓球運動發展的影響。首先,概述明星效應的定義及其在社會中的影響力。然後,分析乒乓球明星效應現狀,包括乒乓球明星在社交媒體上的影響力、賽事收視率、商業價值及參與人數的增加。結論得出明星效能夠激勵青少年投身乒乓球運動,提升乒乓球的影響力和普及度,並帶動乒乓球產業的發展。
這篇論文很吹水,沒有數據和實例支撐乒乓球明星真的能激勵人們打乒乓球,帶動乒乓球器材市場的發展。看起來是為寫而寫的論文。
結語提到的「過分重視個體英雄而忽視團隊合作」以及「過度商業化」的負面影響只是一句帶過,沒作深入討論。通篇都是正面影響,非常一邊倒。
出自上面篇論文的截圖。馬龍和許昕的fans真多。許昕的「高考加油」笑了,其他人都是跟比賽有關,只得他的最高讚是無關乒乓球運動。
WTT福岡總決賽的男子合照和女子合照。這兩張圖片一拍埋嚟,對比非常明顯,特別有意思。
先說男子合照,首先留意到「男性開腿」,C位的kk坐到成個大爺咁,擠壓了隔離的白毛。32雖然坐在邊緣,但仍堅持男性開腿,腿張得超開,正如本人囂張臭串的性格,明明沒有實力硬要充當大頭鬼(一語雙關了呢)。白毛和出軌肥佬被隔離兩人擠壓得合腿,一臉無奈的樣子。公眾形象是性格內斂、軟弱的淋睾丸和台林,沒放過這個大好機會,腿倒是張得很快。張腿幅度沒那麼大的是張本智和,表情也是一臉拘束。
另外,前面坐著的是亞洲男性,後面是西方男性。可能是以實力來決定,也有可能是亞洲小黃男不夠西方白男高,所以要坐在前排。
另外,只得孫穎莎一人坐著開腿,跟她平常的坐姿一樣,但跟男子比起來,還未去到男性開腿的程度。其她人都是雙腿合攏,跟男子到處開腿迥然不同,可見社會規訓的痕跡。
跟男子整齊劃一有秩序的排列不同,女子合照是零零舍舍沒有規律參差不齊的感覺。Polcanova的身高確實是鶴立雞群,非常形象化表現這一點。
種族分野不大,兩行都有東西方人,顯得多元共融。
結果只有2007年的期數,乒乓球真的是少人關注的運動,其它的足球、籃球、棒球倒是挺齊全。
2007年已經有人想乒乓球運動員偶像化,不,應該是現在進行式,作者羨慕起偶像球員帶來的經濟效應和推動作用。看到現在國乒搞起乒乓球員偶像化,搞得有聲有色,這麼多人支持,這麼多人如此狂熱,想必很高興吧。
2007年的丁寧,當時還是未來可期的小將,形象跟登頂世一、退役後的造型迥然不同。
2007年教練組覺得王皓不夠「壞」。十幾二十年後,做了教練的王皓看豆瓣句號小組的post,在粉絲群吐嘈:現在的人太壞了!
這文章的用詞太噁心了!張怡寧、郭躍實在是慘,無端被99%是生理男性的編輯這樣形容她們。或許,這是中國乒壇的問題,上上下下都是這樣看待女性,哪怕她們取得了多麼好的成績,獲得多少無上的光榮。
沒有最糟糕,還有更糟糕、更鹹濕、更猥瑣的文章,好戲在後頭。
看到有的女人不甩男性凝視,不穿第二性服裝,穿著舒適方便像個第一性,這(男)人就氣得咬牙切齒,迫不及待想要把這些女人套進男凝的模具裡。於是掏出陰莖摩擦地面沙子寫出這樣一篇狗屁不通的廢話文章。
口說保守不好,自由男權意圖把私人的轉咗公用的,給男人們一起來看看。既要凝視女性的快感,又想不勞而獲,不付出任何代價便輕易享受性凝視的快感。不如問問,為什麼男人打比賽時不用穿裙子?
一字之差,意思可以差好遠。在比較女男運動員的人品德行時,「女運動員較多這些東西」錯得離譜,正確是「較少」這些東西。多少、有無等字義相反的字搞錯了,意思相距甚遠,可造成極大誤會。
可是,噗浪的留言不能編輯(要付費),太不方便了。
忘了說國乒粉絲群嘲的霉味蛋糕事件。孫穎莎生日,kk在法蘭克福打比賽,不忘在抖音祝福莎莎生日,言辭非常浮誇露骨,令人側目。
特別是那句「發霉了也沒事我回北京吃」,引發眾多網民的吐嘈:kk人設一如以往、國乒第一美食家、國乒未來擔大旗竟是這種人。
kk做狗公做到晒面,擺明想搏上位。如果真心祝福,私信當事人便可,不必發到公開場合(網絡也是公開場合),讓每個人都見到,擺明實在做show。在孫穎莎這麼大人氣的情況,所有互動都被放大檢視,kk的狗公行為目的何在?不就是想炒cp上位吸流量。
有人找到澳門賽後kk跟孫穎莎的互動,認為他非常機心,多次在社交媒體跟莎莎互動,顯然早早就想炒cp了。
2021年乒乓球世青賽,蒯曼奪得女單冠軍,跟向鵬組的混雙輸給了日本隊。向鵬得男單冠軍,kk什麼也不是。
向鵬留言的「賴」可能是拖後腿的意思,說他在混雙拖累了蒯曼。之後,這組混雙就拆了,女左的蒯曼配kk有不錯的成績。
kk留言非常油膩,諂諛程度至今不變,變的是諂諛的對象。所有很多球迷嘲諷kk為人非常勢利,見高擺,見低踩。
孫穎莎生日當天,有cp粉自發慶祝活動,戴著cp對象的面具kiss,這行為過於瘋狂,過於噁心,完全毫不尊重運動員,特別引起了孫穎莎fans的反感,再加上黑天鵝蛋糕一事,她們跟cp粉罵戰。
孫穎莎fans認為這些所謂莎頭粉、cp粉,根本就是男方的fans,而且是夢女,看她們不會在男方生日搞這一套,只在女方生日「騎臉」,就是看準了女人好欺負!簡直是欺人太甚!
我覺得孫穎莎fans戰鬥力太弱,對內罵不過cp粉和32fans,趕不跑這堆人的糾纏,搞到路人覺得cp粉=孫穎莎fans,爭奪話語權方面太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