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雙組合引起好多人幻想,部分人會寫寫同人文ff too much。看到有王曼昱fans不滿圓滿粉(ff林高遠和王曼昱cp的人)的同人文。作者把王曼昱寫成傷病多、成績差,還美化背刺鰻魚的肖戰。 她們很不滿弱化女方(王曼昱),寫成打不出成績的小將,男方寫成大滿貫的文章。而且,王曼昱在文中寫成傷病多,就是在詛咒她傷病,覺得非常惡毒。 她們認為,圓滿粉實際上是睾丸fans,寫圓滿cp文是把王曼昱當成替身,滿足自己ff睾丸的慾望。建議作者誠實面對自己,寫夢女文就好了,帶著睾丸一起走,遠離王曼昱。
尋日睇睇下某個直播乒乓球比賽嘅youtube頻道,無端端cut咗睇唔到。原來係個channel被ban咗。 原本個頻道只直播籃球比賽,後來直播乒乓球亞錦賽,好多人睇,好多訂閱,主播仲開通咗營利模式。主播食過返尋味,再直播乒乓球賽事,跟住被youtube ban咗一個星期冇得直播。 主播就開咗另一個channel,繼續直播WTT嘅比賽。播咗唔夠幾日,成個channel被youtube del咗。呢個新頻道只得幾百訂閱,盈利唔到,應該係俾人舉報得多,所以youtube動作咁快。 原本啲觀眾睇kiss kiss vs 台灣一哥嘅比賽好好哋,一時之間俾人cut鬼咗,唔知去邊度睇直播,去返最先個頻道嘅直播影片留言問主播。 今日主播再次復活,開新一個channel直播返WTT嘅比賽。
男單半決賽,中國kiss kiss vs 日本uda宇田,第一局kk打得好差,勁多失誤,就咁失咗一局。第二局打得ok,但第三局就唔掂。 好多人話uda遮擋發球,裁判多次示意重發。我看到他好似係頭部遮擋。不過kk都有裁判警告,評論區就話係魔法對轟。第四局kk好多發球得分呀。 第三局kk接球時仲撲到在地,我即刻笑咗出嚟,引得chat room啲人哄堂大笑。
有條友疑似係kk fans:「Holycrap LSD is like getting no rest from the Chinese team. Are they purposely trying to tire out Lin to make others look good? A german to take the crown this time? Rigged games here and there is not fun. I just want to see the best version of LSD (wowowo).」 一連追咗咁多站比賽,kk從不知名中國球員,連奪幾個冠軍收穫咗唔少英文人fans,追睇kk比賽。譬如尋日場男單,kk就嚟俾uda收皮,有唔少英文人安慰kk仲諗好輸球藉口。
承接前兩個乒乓球post,話題包括乒乓球文化、球員雜談、觀賽感想、粉絲現象等等。
文白夾雜,用書面語還是粵語看心情而定。
內容包括:
中國女運動員被外貌羞辱、造黃謠、傳緋聞的現象
分析中國乒壇的fans與hater,包括孫穎莎粉絲和王曼昱粉絲的類型
2000年《乒乓世界》文章摘錄
乒乓球是否小眾運動、比賽的觀賞性問題
WTT法國蒙彼利埃的賽事感想
WTT常規挑戰賽馬斯喀特的賽事感想
post·1
淋睾丸呢條友好撚廢,點做主力㗎?呢排佢同出軌肥佬啲比賽次次都輸咁濟。fans話咩好多比賽,傷病太多,所以輸咗。既然係咁,同出軌肥佬一齊原地退役啦,霸住個位,啲細嘅咪冇得出頭。
呢單決賽得百幾人睇,chat room絕大部分都係韓國人,真係神奇,之前亞錦賽、WTT商業賽好少見到韓國人。看來韓國人幾開心迎接到超新星嘅到來。
之後我喺微博search,原來張圖/短片出自2018年深圳大學俱樂部乒超粉絲見面會,其中一個活動,每個隊員都有發奶瓶。
呢張圖,左邊係王藝迪?中間係孫穎莎?右邊係邊個?我認人能力超差,不確定。
說到鄧亞萍,她有評論亞錦賽女單決賽兩位選手的表現。其中她說金琴英打法有一點點自己的影子。
鄧亞萍在這麼嚴重的重男輕女的中國乒壇,她算是有一點點微薄的女性意識。不管她是否做show,她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名氣,做一些女性榜樣的形象工程,呼籲兩性平等,推動一些惠及女性的公益活動,都對當地女性有實質的好處。
此舉引起許多網民逆反,大肆批評張怡寧的評分,一改以往的風評。他們說張怡寧也是京圈中人,是京圈的利益共同體,所以給太子打高分。而且,張怡寧之所以神話化,也是因為京圈傳媒的洗腦包,其實張怡寧不像人們想像中的無敵。再來就是說她是嬌妻、男寶媽,當年的叛逆女將,如今是庸俗的勢利小人,給太子這個分數不意外。
我猜測這一次,鰻魚可能是:
1.真的是受傷。據聞她已經從黑龍江老家回到北京訓練。可能訓練途中,觸發舊患,所以受傷了。
2.鰻魚狀態被家庭變故影響到,暫時沒那麼快恢復過來。基於人情,所以讓鰻魚退賽,好好調整心態,提交傷病報告令積分不會歸零。
3.據聞亞錦賽失利,教練組跟主力球員一起針對張本美和等強敵研究,制定對策和針對性訓練,所以孫穎莎、王曼昱一起閉關研究對手,以及更改打法。
更噁心的要了,簡直是變態等級的!張繼科拿著手機到廁所小便,全程直播小便的聲音給粉絲聽,超級惡俗,超級粗鄙,超級噁心!這件事有片為證。微博search「張繼科小便直播」,可見短片和當年的記錄。我看了影片,髒了我的眼睛啊!什麼是「魅粉」界GOAT?誰抵得上張繼科小便直播這個魅粉界GOAT?
有網民評:體育男就是這麼粗俗又自戀,估計要不是有直播,牠會連畫面一起直播呢!
又有網民嘲諷:牠怎麼不直播剪賓周呢?
我也覺得她心態崩了,忽發奇想,孫穎莎心態崩掉的原因,會不會真的是因為輸了升國旗的比賽,難以自容,愧對國家的栽培,所以一時之間走不出來呢?她常說胸前的國旗大於背後的姓名,所以更難接受中國隊的連勝紀錄葬送在自己手裡。這些官腔言論多的是門面話,未必是真心的,但以中國乒乓球隊的成員來看,是真的也不足為奇。
大約在九月底的時候,王楚欽某條微博下,他的粉絲(大多是太子媽)瘋狂辱罵、詆毀、蕩婦羞辱孫穎莎,罵了整整7000多層。有孫穎莎fans表示,其中一個罵孫穎莎罵得起勁的太子媽,是太子官方粉絲群的管理員。所以,她們認為太子默許自己的fans辱罵孫穎莎,因此非常憎恨太子和太子媽。
頒獎典禮,江蘇隊球員個個都唔敢捧獎盃,最後推咗俾教練捧盃。
kiss kiss呢啲勢利小人就快啲收皮啦!睇佢個款唔單止慊棄蒯曼,連混雙都唔想打,只想(男)單打為王。
據聞孫穎莎的微博被辱罵了幾萬條,是她一個人默默刪留言,只留下一句:「你憑什麼可以上奧運?」那時候沒有人為她說話,沒人發聲抵制飯圈文化。
至於孫穎莎獨自刪除留言,這個說法有點可疑。第一個疑問:運動員這麼得閒,不會封閉訓練嗎?花這麼多時間上網?刪了幾萬條留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我覺得這個粉絲說法,有賣慘的慊疑。
孫穎莎粉絲不滿外界把她們定義為「飯圈」,她們認為孫的fans是靠著她的成績一拍一拍贏回來的,不是營銷造假所得的。
她們嘲諷所謂球迷的雙重標準,怎麼孫穎莎以前在對丁寧,全場都是丁寧粉絲的喝彩聲、對孫穎莎的倒彩聲,那時候怎麼沒有理中客球迷責罵這種粉絲亂象?現在孫迷多了起來,這種所謂球迷、乒絲就潑孫迷髒水,一見到別人說不順意的說話就扣上孫迷的帽子。
這個所謂的球迷是理中客的典範,假裝是路人視角,實質上大有偏見,傲慢得很。他還說是在貼吧、虎撲等男性聚集地攞料,真是貽笑大方。不過啦,這篇膚淺的文章,倒是包含了一些男球迷的典型偏見。自以為自己是最清醒、最客觀、最理性的,實際上就是存在巨大偏見的人。
真的有追看亞錦賽的人,就知道這篇文章的偏頗和漏洞。即使沒看,也能從文本分析方面,如文章鋪排、行文語調等知道作者的立場和隱藏的觀點。
首先係異性戀配對文,我估到會有某皇族熱門cp,所以唔出奇。但竟然咩樊振東都炒埋一碟,唔係呀嘛,我心諗兩人仲有咩特別交集呀?仲要唔係冷門,有好多呢對cp嘅幻想文(有性沒性皆有)。
呢啲我冇點開嚟睇,算啦,雖然好唔明白點解幻想真人到咁嘅程度,非常離譜。跟住見到女女性緣同人文,海產姐妹,莎夢魚之類。睇咗少少,得海產同人文係正常啲,最正常係接受世乒賽訪問嗰篇。
嚇人的來了!見到有一篇文(後來發現係系列)非常離譜,大概係講夢裡頭係真,上頭炒莎頭cp,莎夢係炮友,跟住32見到莎夢現場。呢篇係惡搞文嚟?勁多乒圈梗,各種術語黑話,睇得出作者想噁心32,但用女同關係係噁心唔到一個男人。
退一萬步嚟講,就算要吃cp、ff情侶配對,起碼都要係真嘢,真實嘅情侶。如果唔係真嘅,就係造謠,冤枉人哋,有冇搞錯?
其次是「大賽黨」,每場大賽(奧運會為甚、其實世乒賽)都有忽然球迷,經歷一段時間後,大部分離開了,留下來的人轉化為fans。孫穎莎在巴黎奧運期間,收穫了幾百萬的忽然球迷(微博關注者),這些人或許是本來不看球的大眾,可能是路人球迷。)
再來就是一些媽媽/姐姐粉,現實可能是婚女/母親的角色,把孫穎莎當作自己女兒一樣,女兒的理想形象是孫穎莎。希望自己有一個類似孫穎莎的女兒。有不少婚女在奧運會入坑,突然迷上孫穎莎,不照顧家庭,瘋狂看孫穎莎的比賽,心情被孫的輸贏影響到,會預訂門票看現場比賽,引起婚男的吐嘈。
另外就是迷戀「完美」「神」形象的人,他們渴求精神寄託的神,把心中的理想形象投射在孫穎莎身上,希望她永不輸球,無堅不摧,永遠只能勝利。這些人最情緒化,最不理性,無腦護航,最不能接受輸球。因為這些人其實只想找個情緒宣洩的出口,找一個作為精神支柱的偶像,因此會四處挑起戰火,為罵而罵,發洩情緒。
孫穎莎長期受到惡意言論攻擊,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前輩粉絲的惡言,未打出名堂前各種輕蔑,有了人氣又多hater。而孫穎莎fans對於惡意言論這麼激動,迫不及待跳出來反駁,還以顏色,或許是出於保護偶像的心態。其中一種就是以牙還牙:你羞辱她,我以同樣的方式羞辱你的的偶像。孫迷想要阻止別人罵孫穎莎,就是以攻擊性手段,意圖令其他人住口。
全錦賽打出頭嘅都係國家隊,冇咩新人冒頭,青黃不接,梯隊建設稀爛。有個貼吧老哥隨便講咗一句,其中一個不知名小將徐瑛彬(綽號蜜蜂狗)親自回覆網友,你行你上!接著這個貼吧老哥認衰仔,玻璃心碎掉了:我打我也是輸掉。
這個男球員也是極品一個,親自叫網民打乒乓球,擺明諷刺他:你球技這麼爛,哪個省隊會要你呢?
這樣嘴炮網民,爽了是爽了,同時暴露了他這個小將不思進取。花這麼多時間上網,怠於訓練了嗎?
不但如此,邱貽可還去方博(前國家隊乒乓球員,現直播帶貨)的直播間帶貨,收割自己徒弟的流量。這樣的教練,心思都在直播帶貨,沒在教球練球上了。據聞,有一次邱貽可上方博直播帶貨,一晚營業額有幾百萬,純收益都有十幾至幾十萬。
有人說,老牌的孫穎莎fans覺得邱貽可帶廢了孫穎莎,建議她換教練,時不時批評邱貽可作為教練如何不行。孫穎莎就跟邱貽可合照、微博留言互動,維護邱貽可。
不知上述所言是否真實,但我也覺得這段時間孫穎莎跟邱貽可的微博互動多了點,而且覺得她不想換教練。邱貽可雖然廢,但做場外情緒價值給到足,主動提行李、搬東西,而且能夠動不動就對教練呼呼喝喝的。至於戰術什麼的,隨便吧~
另外,有提到她剛進入國家一隊,被隊友笑是「土莎」。
噗浪圖片解像度太差,上傳至Imgur。
雖然是幾年前的情況,但說不定現在也沒有改變,現在肉眼可見邱貽可管不住孫穎莎。
難怪有球迷批評邱貽可:孫穎莎巴奧輸掉了女單,還無動於衷,不督促她之餘,還精神勝利說奧運金牌不過是多了五環,如此不思進取,還上直播帶貨,不務正業,真是枉為國家隊教練。這樣的教練,難怪有這樣的弟子。
這些球迷說話中有恨鐵不成鋼的意思,不要浪費了這麼好的苗子,現在的孫穎莎需要一個嚴厲教練,好好督促管教,糾正她現在的心態。
2017年全運會,舉辦過職業vs業餘的乒乓球比賽,業餘人士被國家隊非主力球員零封5:0。乒乓球吧的人常說高手在民間,這下子狠狠打臉了。業餘的連剛進國家隊一隊的小將都打不過。
找到孫穎莎請求陳夢加微博的舊圖。當時孫穎莎剛加入國家隊,到處R人follow,跟師姐們互動。她目的很明顯想跟每個人打好關係。陳夢的態度,呃,自行評價。
從另一方面來看,孫穎莎熱臉貼冷屁股,個個周圍hi,周圍話係frd,外向型性格,到哪裡的人際關係都不會差到哪裡去。所以,國家隊員、外國選手對她為人的評價,(加入客套話)都是正面讚賞居多。
巴黎奧運的女子單打名單一出,王曼昱fans對此非常不滿,認為是陳夢和背後的勢力(女主教練馬琳、山東體育局)黑掉了王曼昱的名額,而且對選拔制度有異議,感到非常不公平,竟然在時代廣場多次投下廣告。比較兩人的成績就算了,這一段疑似造謠馬琳和陳夢有不正當關係,還配上英文。造黃謠多麼惡劣和歹毒,毀壞女運動員聲譽,損害中國乒乓球隊的國際形象。
我覺得,偶像能夠吸引各類型的粉絲,偶像與粉絲質素不掛鉤;而粉絲選擇什麼樣的偶像,則一定程度反映他們是怎麼樣的人,偶像本人質素影響到粉絲質素。比如說,明知某運動員是性罪犯,仍然選擇迷上他的人,多多少少有點問題。
有人說不喜歡孫穎莎的原因,性別是一種處境,覺得她是社會男人。
「那個動圖」不知是什麼。我猜測是巴奧國乒得五金合照後,孫穎莎第一個主動把金牌掛在劉國梁脖子的動圖。許多人看了後覺得孫穎莎很懂得官場文化,討好領導,拍領導馬屁的同時,周圍的隊友/同事就遭殃了。
「性別是一種處境」很有漏洞,gender是處境,但sex不是,並不能對等,也不能對標。任憑女人多麼聰明能幹,坐上高位,但還是會受到女性身份的限制;無論一個生理女性表現得多麼像社會期望的「陽剛男人」,她還是會受到生理性別的限制,不被視為一個男人。
一個人(疑似是孫穎莎fans)分析,為什麼某些王曼昱fans這麼憎恨孫穎莎。
首先,她所取的樣本太少了,然後擴大至群體,不見得有說服力。單從她朋友的情況,似是將自己的現實狀況投射到鰻魚身上,找一個偶像來慰籍自己的心靈。但是,她忽略了,王曼昱不是平庸之輩,能上國家一隊的都是天才。
作者說魚絲很陰暗,可能真的是;也可能是作者本人想法陰暗,所以以為所有人都有這種陰暗心理?
我第一次看到類似見不得人好的心理,感到有點驚訝,竟然對某運動員懷有這麼大的恨意?面對才能、物質、際遇、環境比自己好的人,多多少少有羨慕愱𢗼的心理,但通常都是一閃而過,短期的,不是這樣長期的恨意。我反而覺得,罵孫穎莎的人沒想那麼多,粉絲對罵累積的怨氣,加上想找個發洩不滿情緒的出氣筒。
接續上面兩張圖,孫穎莎的粉絲如此回應。她們認為,孫穎莎不但沒有社會男人同樣的待遇,而且一開始在國家隊的待遇還比王曼昱差。
有一點說得很對,孫穎莎沒有男人同樣的待遇,否則不會常常被造黃謠,謠傳跟男領導、男教練的不正當關係。這一點可以說明性別並非處境,人們要羞辱一個強大的女性,首當其衝是拿著她的女性身份來大做文章。
王曼昱一開始在隊裡似乎過得不錯,其中一個原因是,主管教練是大滿貫教練肖戰。肖戰很關照鰻魚,常被隊友fans揶揄是王曼昱的私人教練。看之前的微博發文,鰻魚挺依賴這個男教練,稱呼他是「肖爸」。
很多人從網上發文、真人互動,從細微之處推測,覺得國乒內部很黑暗,隊員之間各種不和、陰陽怪氣。
巴奧乒乓女單決賽引人非議,國家隊的孫銘陽發微博祝賀中國乒乓球隊奪五金,有網民質疑她為什麼沒發女單冠軍,覺得國乒內部很黑暗。
孫銘陽反串這個網民,說他內心陰暗,所以把她們想得太陰暗。
我也覺得,很多人捕風捉影,小事化大,無中生有,自行揣測,所以把隊友們的關係想得很複雜、很陰暗。實際上看她們平時的相處,隊友們關係不錯的樣子。
下午劉丁碩(巴奧男單跟32一起偷笑的男人)宣布退役,留言的舊隊友有「好兄弟」王楚欽,還有陳夢等人,引起了公眾討論,連帶「夢裡頭」一起上了熱搜。
有人反駁,現在熱衷夢裡頭的人絕大部分是孫穎莎fans,因為她們反感莎頭cp,所以要把廢太子轉到另一個人身上,於是捏造出夢裡頭,轉移公眾的注意力。
當然也有人再反駁,夢裡頭簽了營銷公司,孫穎莎人氣高流量大,所以團隊捆綁莎頭一起炒cp,吸cp粉的流量。否則以32的成績,是不會有這麼多粉絲。每當夢裡頭上熱搜,就有打手說是孫粉造謠。
以上傳聞,孰真孰假,自行判斷。
首先,戀愛關係的傳聞不一定涉及性,這類謠言並非一定是造黃謠。如果只是捏造兩人是情侶,雖然是謠言,但不是造黃謠。
誹謗的重點是對當事人造成負面影響,包括毀壞她人聲譽,對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聲譽是基於目前社會規範,也就是能否符合男權社會的道德標準。例如,傳播兩個同年齡層異性單身者的戀愛關係,儘管令當事人感到困擾,但是沒有毀壞她人聲譽,所以大多置之不理,一笑置之。如果存在上下關係,上司下屬,教練球員,教師學生等等,就引來非議。如果是破壞了異性戀婚戀關係,例如謠傳某人出軌、做第三者,也是嚴重的指控。如果謠傳某人是同性戀,則視乎情況而定,看社會接納同性戀的程度。
基本上,國乒的現役主力球員都有流傳過兩兩相對的異性戀愛傳聞。什麼cp大雜燴,是cp粉的茶餘飯後的話題。這些人真情實感認為他們幻想出來的cp是「真的」,會在球員們的社交媒體互動、賽場上的肢體接觸、肢體語言,極力找出一些他們認為是情侶的蛛絲馬跡,甚至移花接木、斷章取義、偽造證據,證明他們喜歡的cp是一對真情侶。
回到夢裡頭是否屬於造黃謠的話題。支持者羅列的各種證據,其中一項有什麼海天大酒店,沒有明說他們在酒店發生什麼,只是證明兩人都在同一間酒店房間。這有點灰色地帶,兩人去酒店不一定會發生性行為。傳聞沒有明確涉及性行為,例如「上床」、「戴套」、之類的關鍵字眼。可能有性,也可能沒有性。所以,夢裡頭是否造黃謠,是處於比較含糊的灰色地帶。
呢場有法國人上陣,現場都叫多人,但唔係full現場都勁撚嘈。啲法國人睇乒乓球竟然吹喇叭,係咪痴線㗎,邊撚個諗到咁on9嘅嘢,睇一場比賽都嘈到拆天咁,好撚滋擾啊!但又吹佢唔漲wor,咁唯有希望法國選手快啲收皮啦!
個法國仔球品好差,唔睇對手準備好未就發球,仲要唔止一次。法國觀眾仲噓葡萄牙佬,激到對手紮紮跳。
起初帕瓦德一輪猛攻打到兩句,後來可能累了,抵不住削球,被追回一局。還好,第四局奮力出擊,3:1贏了比賽,送走了削球。
法國個滿面鬍鬚嘅大叔,原來先得嗰29歲,唔知仲以為係40歲老男人。
法國小屁孩疑似有過度活躍症,成日跳跳下。佢喺歐錦賽掟球拍,掟中咗計分牌,被罰取消單打成績。
法國主場,全場都係法國觀眾,法國觀眾有幾痴線大家都知,全場唱歌喇叭仲打鼓,領教過佢哋嘅威力。全場冇一個人係支持中國/向鵬,咁嘅情況,等同獨身一人對抗法國大軍。咁嘅環境,心理壓力一定好大,能否撐得過去,就係大將嘅表現,有冇做主力球員嘅潛質。但向鵬喺呢場嘅表現,好明顯係冇嘅。
向鵬一開波就勁多失誤,個樣冇嚟自信,勁驚青咁嘅屎樣,接唔到發球、前三板都打唔到,真係被人撳住嚟打咁。佢喺第二局贏一分就大叫,俾啲自信自己,但越叫越顯得佢壓力有幾大。向鵬被法國小屁孩屌打咗兩局之後,到咗屁孩心急,躁到紮紮跳,送分俾對面。就算贏一局,向鵬都冇調整好狀態,俾對面嚇窒,抵唔住壓力,心理質素太差喇!輸咗都好正常。
阿杜先win兩局,第三局開咗好頭5:1,但俾韓國追分,相持打唔過對手,加上又心急,結果輸咗一局。
唔係又讓二追三呀嘛?不過係港隊2韓國3。
幾日前,方博直播連線一個女網友。該名女網民呼籲不要蕩婦羞辱陳夢,矛頭直指孫穎莎fans。
莎莎fans感到被冒犯,認為現役女運動員都曾被蕩婦羞辱、造黃謠,而且運動員的fans都有理性和不理性的,覺得這女網民不能把髒水潑到某一方的球迷。如果網民真要做教育家的話,首先要擺正立場和三觀,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運動員。而孫穎莎fans認為,理中客是譴責所有蕩婦羞辱、造黃謠女運動員的言論,而非偏向某一方。這女網民只為陳夢說話,沒理會其她女球員被蕩婦羞辱,疑似是陳夢fans。
另有的孫迷認為,單獨提及某一方fans辱罵另一方運動員,就是辱罵那一方fans。
許多孫迷覺得,孫穎莎hater太多,包括各大運動員fans,不知就裡的路人,厭女男球迷。孫穎莎遭受了太多hater的攻擊、抹黑、謾罵、侮辱,只有孫迷站出來維護孫穎莎。換言之,如果這個時候孫迷不站出來,就沒有人來維護莎莎了。
就方博這件事,既然直播帶貨,就應該懂得顧客是上帝的道理,盡可能不要得罪自己的顧客。可是,很多孫穎莎fans在方博這裡買了很多貨,消費一定金額,她們作為消費者,就有資格炎上方博,表達自己的不滿。方博利用孫穎莎的流量,吸引這麼多孫迷買貨,竟然在直播間縱容網民罵孫迷。孫迷被罵是方博間接促成的,所以,他遭到反撲也是意料中事。
微博流傳方博跟連線女網民是認識的、一夥的,這次連線直播是他們自編自導自演,提前安排好的劇本。方博否認了此事,他跟女網民並不認識,並且會採取法律行動,追究造謠者責任。
在滿是封建餘孽和男權份子的大環境下,女運動員遭到無數辱女厭女的言論。真心想要改善這個環境,首先是言行一致,抵制厭女言論,自己不說辱女厭女言論,還要呼籲別人不要辱女、造黃謠。
如果只是單方面說某方造黃謠、侮辱女運動員,那麼這個人:一是無知,不知道有名有姓的女球員都被辱罵過;二是動機不純,利用這一說法來攻擊特定群體,達成自己的目的,其實根本就不關注厭女言論這個問題。
業餘乒乓球人士非常討厭遮球,因為他們平常打乒乓球吃了對面遮球輸掉,累積很多怨氣,所以特別憎恨遮球。還有就是,遮球會敗壞乒乓球界的風氣,王32開啟了遮球時代,搞得很多球員都走捷徑,練習遮球,違反規則之餘,令沒多少觀賞性的乒乓球比賽的觀賞性雪上加霜。因此,他們在比賽一見球員遮球的可能性,就大肆批評。
乒乓球人士認為,裁判沒判不代表球員沒遮擋發球,可能判定的標準寬鬆,可能裁判不夠專業,可能是裁判角度不足完全以看清楚發球位置。他們拿出比賽片段,自行鑑遮,這樣也能無視證據,證明球員粉絲是沒腦子的。
裁判有不專業的可能性,是不是亂判也有爭議。還有就是觀眾能否看得懂裁判手勢、聽的懂裁判說話,現場發生什麼狀況,也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
業餘人士鑑遮可信性有多高,可能是基於現實經驗,但是他們又沒有跟頂尖球手對決過的經驗,半桶水的知識和經驗沒有什麼說服力。看了不少人甩出來的「證據」(發球動作圖片/影片),除非是多角度證明真的有遮擋,很多只是單一角度,很難鑑定是否遮擋。原因是,很多人缺乏3D空間的構想能力。以前我沉迷動畫時,發現許多動畫師很難憑空想像3D場景並繪製出來,需要有東西參考,否則很容易變形。也就是,從單一角度的畫面看到的東西,可能從另一角度來看就不是那一回事。所以,最好是要有多種角度的畫面參考,互相補足,拼湊成一個完整的場景。
之前孫穎莎fans和王曼昱fans因為遮擋發球的問題吵了起來,雙方都認為自家偶像球員發球沒問題,對面遮擋發球。要不然就是承認偶像有遮球問題,但是你家球員也有,這是乒壇司空見慣的現象,既然球員們一起共沉淪,為什麼單獨拿我家球員一人來指責呢?要指責,應該先要罵你家球員。
其中有一個非常離譜的例子。王曼昱fans指控,孫穎莎利用自己胸部大的特點,發球時用胸部遮擋。孫穎莎fans反過來指控王曼昱遮擋發球,而且胸部小。
從截圖可見,這批孫穎莎fans既以「鼠頭」羞辱王曼昱的外貌,又以胸小羞辱她的身材,言論非常厭女。他們的目的是透過侮辱王曼昱來打擊她的粉絲(一直跟他們對罵的人、憎恨的群體成員)。本來是fans之間的互罵,最後卻由球員們來承受fans之間的積怨和仇恨情緒。
可能因為他們太過投入與追隨偶像的狂熱狀態,每天只關注偶像的一舉一動,所以花了大量時間在偶像身上,情緒都被孫穎莎及其相關的言論影響到。同時,當遇到hater時,便會想盡辦法為孫穎莎辯護,不計較手段,只重視結果。也有可能是,他們本來就是沒有性別意識,所以沿著男權社會的羞辱女性的邏輯來羞辱對家運動員。
最下面那個「實驗室科研人員」更發出對孫穎莎的意淫言論,非常過分。這一點令我想到,不少孫粉鍾情於孫穎莎的外表形象,拍下許多她的照片,明確表達受到她外在的吸引力。我懷疑,拍下那些照片,該不會真的拿來幻想FF吧?
打到刁時,最後是張本win了。看兩人的實力,結果不意外,過程看起來瑞典也有希望就是了。
chat room竟然造謠美和和日本某乒乓球手拍拖,有冇搞錯呀?美和先16歲,都未成年,乜有人信咩。難怪有人吐嘈,睇打乒乓球就FF混雙兩人有路。
華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現代性罪行法律更全面,一般人會避忌異性之間嘅肢體接觸,但係賽場上肢體接觸好常見,打破咗呢個限制,引起好多人幻想,佢地肢體接觸嘅進一步關係。
有啲人就覺得,身體接觸咁多,表現咁親密,情侶先會咁,所以ff佢哋係情侶。有啲人覺得,運動員性慾大,成日肢體接觸,容易擦槍走火。總之,好多人覺得混雙拍檔之間有性/愛關係。打過混雙嘅拍檔好容易被傳緋聞,而好多人信到十足十就係咁解。
她們很不滿弱化女方(王曼昱),寫成打不出成績的小將,男方寫成大滿貫的文章。而且,王曼昱在文中寫成傷病多,就是在詛咒她傷病,覺得非常惡毒。
她們認為,圓滿粉實際上是睾丸fans,寫圓滿cp文是把王曼昱當成替身,滿足自己ff睾丸的慾望。建議作者誠實面對自己,寫夢女文就好了,帶著睾丸一起走,遠離王曼昱。
有人嘲諷,粉絲怎麼知道他的尺寸?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留言回覆:買最小的就行了,哈哈哈!
整個留言區笑成一片,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這些真人二次創作,開宗明義用真人名字寫故事,哪怕聲明是虛構的同人文,就是在踩界,傳播途中影響真人形象,有可能毀壞她人聲譽。這類創作引起fans不滿,被罵也是正常的。如果真人舉報這類創作,實屬抵死。
如果是涉及性描寫的同人文,把真人當成性幻想對象,有機會令真人感到不適、冒犯。如果真的想滿足慾望,好歹用假名、花名、同音字,不要用真人名字。如果用假名,那麼就有走盞的空間,辯說這是原創的虛構角色,跟真人無關。
老實說,我見到這些熟悉的名字出現在同人文,第一個反應就是覺得很搞笑。
我在某著名同人文網站,搜尋孫穎莎和王曼昱的二次創作,不出意外是異性戀創作居多,也有一些女同性戀的創作。而夢女的創作,王曼昱所佔的比例較多。
這跟現實fans成分差不多,孫穎莎fans多,成分複雜,狂熱fans之中有不少是媽媽粉。而王曼昱fans的夢女成分較高,還在鰻魚比賽時大喊「王曼昱老公姐」這個在fans群裡是廣為接受的稱呼。
這類女同情慾書寫,不像男性凝視般理所當然物化性化女人,視為一種洩慾工具。她們描寫的女性身體,是慾望的客體,投射出作者的幻想,但不見得有貶抑意味。書寫的女性身體,是現實與幻想的結合。首先有了現實中感受到性魅力的表情動作,激發起作者的想像,開啟了情慾的互動場景。
我看這類同人,最驚訝的是fans平常分享的球員活動照片、影片,竟然是性幻想的源頭。例如鰻魚在訓練/賽場上喝水吐舌頭舔嘴唇,當時少不了fans常稱讚的大長腿。這類照片的視角不男凝,沒有男凝性客體的意味,不作切割身體部分的物化。一般人見到可能就覺得可愛、帥氣而已,而在夢女fans眼中很有性吸引力。
第一局朱雨玲狀態一般,時常接唔到發球,而且剛開始有點跟不上對手的球速,結果輸掉了。
第二局開始入局,朱雨玲打得越來越好,有不少精彩球,打了個11:1完結這一局。
原本個頻道只直播籃球比賽,後來直播乒乓球亞錦賽,好多人睇,好多訂閱,主播仲開通咗營利模式。主播食過返尋味,再直播乒乓球賽事,跟住被youtube ban咗一個星期冇得直播。
主播就開咗另一個channel,繼續直播WTT嘅比賽。播咗唔夠幾日,成個channel被youtube del咗。呢個新頻道只得幾百訂閱,盈利唔到,應該係俾人舉報得多,所以youtube動作咁快。
原本啲觀眾睇kiss kiss vs 台灣一哥嘅比賽好好哋,一時之間俾人cut鬼咗,唔知去邊度睇直播,去返最先個頻道嘅直播影片留言問主播。
今日主播再次復活,開新一個channel直播返WTT嘅比賽。
chat room有人說遮擋發球。到了決勝局,鄭怡靜看起來表情很痛苦,很疲累的樣子,狀態太糟糕了。最後大藤以11:5贏了比賽。
鏡頭常捕捉鄭怡靜的表情,有的表情挺可愛的,但大部分都是痛苦表情,可能是沒體力了,所以顯得很辛苦的樣子。
反正現在中國隊常常輸球,教練組就不要執著勝利,要派出主力球員。現在女乒青黃不接得很,派多一些小將新人打比賽,得到大賽經驗和鍛煉心態。
中國嘅旁述好激動,非常情緒化,好撐的中國隊,但有越講越衰嘅苗頭。chat room啲人都想旁述收聲,唔好亂吹水,亂捧自己人。
看微博,有人說法國觀眾做的慶祝動作是波茲南舞,足球用來嘲諷對手那一套,法國觀眾跳起這種舞,意圖很明顯是嘲諷中國隊/kiss kiss。
女單準決賽,chat room有人針對女球員嘅外貌,話錢天一可以打比賽是因為樣貌,所以教練組一直給機會。這番說法真的十分厭女,其邏輯就跟馬龍之前發表的厭女言論(球迷看錢天一比賽只為樣貌)如出一轍,都是瞧不起該女球員的能力,貶低她的實力。
說到厭女、辱女言論,我自亞錦賽直播開始就比較少見這些言論。原因一方面是我之前在看WTT商業賽block咗幾個常說厭女言論的人,眼不見為淨,另一方面會追看乒乓球直播的通常是關注乒乓球運動和比賽的人,女球員外貌是否符合男凝審美,就不是吸引粉絲的重點。
我睇得最多是發布乒乓球賽事資訊嘅「草莓牛奶特別甜」下方嘅留言,這裡的留言比較正常,較多重點資訊,沒太多廢話。原因一方面是這裡是非官方帳號,粉絲為球員維權沒有用處,沒必要特意洗版。另一方面這裡聚集了都是乒乓球粉絲,長期關注乒乓球比賽的情況,在即時比分和賽果下面的留言和反應,沒有那麼公式化、含有人物操控的成分(例如刻意控評),大多是個人觀賞的感想,參考性比較高。
有的說起女單的法國內戰,法國觀眾只支持「純血」法國選手,不支持歸化的法國球員(原本是中國人)。而在男單的法國內戰,兩個都是純血法國人,就沒有出現這種情況,觀眾反應相當一致。
針對中國選手的種族歧視事件,在2021年世乒賽也曾發生過,出軌肥佬被白皮豬男叫囂「yellow banana」。這次中國乒協就出到聲,國際乒聯有動作,起碼做下樣,叫人唔好種族歧視。
體育競爭充斥了無數的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對於中國隊的乒乓球統治地位,結合了傳統的種族歧視和仇中心理,很多外國人都想要推倒這座壁壘。本來隱隱約約的仇恨和愱𢗼情緒,在中國隊在近期接二連三的失利,看到了推翻的希望,便爆發出原本只埋在心底裡的劇烈的渴望。
這個人的言論很典型:每個非中國人都想結束中國乒乓球隊的統治。他的說話很偏頗,但沒去到很露骨,因為這是在討論區發表的,跟直播觀賽那種排山倒海的狂熱情緒不一樣,算是比較含蓄了。
這些流傳已久的說話,深究一下不攻自破,因為中國隊的統治地位是二十年來的事情。特別是男隊之前贏得很吃力。歐洲強隊不少,明星球員也有,曾經稱霸了球壇。
弟弟、男團贏得奧運銅牌,而弟弟又打敗了眾多乒乓球好手,在家鄉贏得WTT冠軍,IG帖文獲得法國總統的稱讚。有人說,這次法國兄弟冒起,帶動了法國的乒乓球運動風氣,人們更關注乒乓球,乒乓球運動地位上升。
主要想了解當時嘅有咩乒乓球勁旅,當年嘅乒乓雜誌係點嘅,乒乓風氣、球迷輿論係點樣嘅。一睇之下不得了,雜誌又真係好專業,就算係差唔多二十年前,咁詳盡嘅乒乓球資訊、乒乓球技術嘅講解,真係KO曬網上絕大部分人,可以一睇就知道邊個係9up,冇料扮有料。
踏入二十一世紀,中國乒乓球隊首先感謝廣大球迷朋友嘅支持,仲開設咗球迷專欄。這麼討好fans,用依家嘅話語就係「魅粉」「寵粉」,官方帶頭「飯圈化」。
王楠的專訪。封閉訓練時違規偷看《鐵達尼號》電影。還有,她當年對愛情婚姻看法,對比一下她後來的選擇,自行判斷。
很有趣的一則軼聞。王楠上網扮係自己fans,問網民對自己的評價。
國家二隊的報導,二隊運動員全是18歲以下。
二隊紀律嚴明,最有趣是看看哪些行為是違規、不准許的。
喺基地打遊戲原來係嚴重違規。嚴重浪費糧食係比較輕度。遲到一兩分鐘都叫記名。
中國球員是保姆式管理,自我管理能力差,需要人督促管教。可能現在也差不多,運動員依賴教練的提醒才會做事。
談談如何改革乒乓球,變得更受大眾歡迎。發球要位於身體的前面,跟電視轉播相關,希望提高乒乓球比賽的觀賞性。
當年的球迷專欄。有讀者感謝雜誌刊登她/他的小文章,引起了當地球壇的轟動,足見《乒乓世界》雜誌的影響力。
有一個專欄,球迷可以向指定球員發問,球員親自回覆。以前的球迷人數,乒壇都把球迷當是寶,現在球迷多了,就是草。
是否有假球,呢篇笑咗出嚟。有評論希望乒乓球比賽有假球,這樣有話題性,新聞報導多了,自然吸引更多人關注乒乓球比賽。
支持呢種「暗黑商法」嘅人覺得,冇人氣、冇人關注係最慘嘅,依家乒乓球咁小眾,球迷咁少,冇咩人留意乒乓球比賽。與其係咁,不如炒作一啲負面新聞,引起外界關注,咁樣多咗人留意,點都會有人留低,轉化成fans。
當年討論更改發球規則,結論是:最基本的要求是,球在被擊出的瞬間,接發球方應該能夠看清楚球。
2000年好多鄧亞萍的報導,教練常舉她作例子,受到中國乒壇的追捧。
球員文化程度低,品格低落,自身質素也差。曾有不給球迷簽名,還罵球迷,就被教練批評了。
當年競爭大,中國隊還未站穩陣腳,所以老是想著改革。
當年剛有網絡,沒那麼多人上網,網民也比較淳樸。乒乓球還是冷門運動,不容易得到資訊,乒乓球迷一見到有乒乓情報的網站,立即開心share了。
球星專輯是孔令輝。孔令輝當年有好多fans,最早有球迷網站應該係佢。
發球規則係2000年版。業餘選手大部分發球都犯規,沒有專人教路,自行摸索,好容易走歪路。這也難怪很多發球標準的業餘乒乓球迷,這麼討厭違規發球的球員。
文中右下角的篇幅,批評某個前國家球員沾汗發球得分。
中國vs臺北,特意加入符合官方意識形態的話語,中國要統一,兩岸是姐妹,這麼政治化。
改用40mm(大球),棄用小球,是當年的一大改革,所以出現許多討論,許多聲音。
這人認為,小球太快,球員也想速戰速決,最好一板過,搞到比賽很沒觀賞性。
當年已經講緊市場化、商業化,吸引更多人觀看乒乓球比賽。很多聲音覺得,改用打球能夠增加比賽的觀賞性。
這裡有一個球迷並不認同,大球不能帶來觀賞性,而且認為乒乓球是一項競技運動,不需要特別重視觀賞性的問題。
鄧亞萍比較願意做婦女工作、婦女公益活動,性別意識是女性權益是人權的一環。
使用「雄踞」一詞來表達傑出女性的成就,當年不意外,現在好像也是這樣,一樣低落的性別意識。
新任國際乒聯主席認為,鄧亞萍是國際乒聯史上的最偉大的球員。
這個男的是個鹹濕佬,之後提議讓女球員穿裙子打比賽,提高所謂的觀賞性,有意吸引同類淫蟲弄得乒壇更烏煙瘴氣。
網民談起這部電視劇,除了著名球員出鏡之外,就在秦志戩(現男隊教練)和劉偉(退役世界冠軍)飾演的情侶。網民紛紛吐嘈演員們的演技太過生硬,太過糟糕,很是搞笑。
李富榮做教練,男隊在世乒賽失利,放下狠話:下屆拿不回來就下臺!
記者還提起年輕時的稱呼,吹捧了一下他的外貌。
球員流血發燒也要上場打比賽,現在來看很不人道。而且,這種嚴厲的管理模式在這個時代也不適用了吧。現在球員們有了龐大粉絲群,人氣高的球員有「粉絲護體」,在網上不斷大罵教練,動不動就攻擊教練。
明明在說男球員,轉過頭特意踩女球員一腳,這個李富榮很厭女,瞧不起女人。
很多球迷也覺得王楠不夠兇狠,沒有氣勢。球迷們比較喜歡球風快、狠、準的球員。這個時期張怡寧還是小將,有「沉默殺手」之稱,剛輸了比賽,處於低谷期。
發球規則之所以更改和嚴格執行,一方面是因為身體遮擋令對手容易吃發球,另一方面是為了提高乒乓球比賽的觀賞性,營造緊張刺激的場面。
王楠眼中的張怡寧(2000年版)。王楠說很多女孩子有虛榮心,喜歡攀比物質,而張怡寧不是這樣的。
這個說法是典型的男權社會規訓,哪有人不愛錢的呢?男人可以光明正大追逐金錢,攀比物質生活,為什麼女人就不行了?論貪錢的程度,男人更貪錢。
所謂的虛榮是什麼呢?運動員爭第一,對社會經濟毫無建樹(梁振英言),冠軍頭銜不就是虛榮嗎?那麼,為什麼貪錢和攀比物質就是虛榮了?
王楠用這套規訓檢視女性,稱讚張怡寧是不貪錢的「好女人」。對比兩人退役後的擇偶和生活,都是「嫁」給年紀大得可以做老豆的有錢佬,打了自己的臉。
由於電視轉播的出現並普及化,所以提高乒乓球比賽觀賞性、吸引更多觀眾就成了當年乒壇的熱門話題。
有的球迷之所以成為球迷,只專注於乒乓球運動,是因為乒乓球有跟別的球類運動不一樣的魅力,並認為這類魅力是獨一無二的,應該好好發展這種魅力,而非要減弱,不能為了普及化而削弱這種魅力。
向鵬單打,打個不知名外國選手都咁吃力,冇乜氣勢,點升到做主力。之後個男雙打得算順利。
黃油係一款京圈太子,低配版32。睇佢比賽,啲動作姿態又幾似32,特別係輸波失分時嘅暴躁表情動作,成個巨嬰咁。
呢場個裁判認唔到人,搞錯晒比分,有冇搞錯?一啲專業性都冇,點做裁判㗎?唔止呢一次,WTT嘅裁判就係咁質素?
兩條友啲波好屎,一板起兩板止,打得勁難睇,就算決勝局打到刁時都唔覺得緊張刺激,只想快啲完咗佢,唔想睇屎波囉好冇?chat room有人叫佢哋退役啦。
蒯曼自從亞錦賽之後狀態唔錯,依然女隊咁青黃不接,有危就有機,睇下打唔打到出嚟。蒯曼速度慢,減肥增肌後練下步法,補足短板啦。
奧運看起來男乒岌岌可危,青黃不接,但隨後kk就爆出來,改變了這一局面。
而亞錦賽女隊失利,更凸顯到女隊更加後繼無人,更加沒有人才,一舉扭轉了輿論,以及中國女乒更具統治力的大眾印象。
到了這一站中國隊派出來的小將,男乒晉級的人數比起女乒多,女乒不再是穩定的代名詞。
王皓看豆瓣,在自己的粉絲群post豆瓣句號組的乒乓球討論。討論首先貼出王皓說明天有驚喜,那天國慶節32就被不知名丹麥球員打敗,又再次爆冷出局。王皓說:「現在的人的已經壞透了。」
豆瓣的句號組(踩組)是出了名的厭女,明知大家都是生理女性還互稱「哥哥」,經常嘲諷女權等等。
豆瓣的「哥哥」得知此事後,說沒你乒壞,王皓真愛32,並且回帶王皓的黑料,包括醉酒打保安。
這件事大概是在微博爆出來的,上面的link就是粉絲群的留言記錄影片。有人分享更多截圖,王皓在粉絲群還諷刺起小輩球員。不少人覺得,王皓身為男隊主教練,背後跟粉絲對著小輩陰陽怪氣的,難怪國乒的氛圍這麼陰暗了。
順便嘲諷王皓這個男隊主教練,這麼有空跟粉絲討論豆瓣小組的發言,不需要管理運動員嗎?天天就上網看輿論,心都不在乒乓球上。
我對王皓樊振東的關係不感興趣,假的話就嘲諷一番,真的就不過爾爾。
這截圖不知是何時。NBA球迷在微博罵沒人想看乒乓球比賽,電視台直播世乒賽弄得他沒得看NBA。王皓轉載此人發言,破口大罵:不願意看你可以跳樓呀。
真係笑撚咗出嚟。一個公眾人物,前國家運動員,現役國家隊教練,完全不顧國家和自己的形象,大罵不知名網民,質素堪憂,非常低下。想想看也是,男運動員沒讀過什麼書,沒點文化,自身質素也低劣,所以常做出丟人現眼的事。
咁有人發現咗,要求刪除不正確且帶有攻擊性的暱稱。又有人覺得暱稱太多(包括粉絲起的愛稱),del埋fans改嘅花名,只收錄奧運官網上寫嘅暱稱。
唔單咁,好多人對女運動員外表品頭論足(日本男咁猥瑣,當然也包括在內),十分噁心。疑似港男也很噁心,針對港隊女球員的中國女性身份來說事,使用「北姑」這詞來貶低侮辱她們。
英文人看有吳xx嗰比賽,都話佢係touch OH。之前亞錦賽跟32那場比賽的擦邊球爭議很大,有人認為有擦邊,吳xx沒說謊。有人認為沒擦邊,吳xx說謊喊擦邊來拿一分,破壞規矩,是一場不公平的競賽。
今日T1個女解說聲音很飄、很浮,唔夠實淨,冇啲氣勢,聽到想瞓覺。
我比較希望石洵瑤win,因為如果對上大藤沙月,勝率會比較高。下一次女單係蒯曼vs大藤,但我覺得蒯曼勝率不高,冇咩信心贏到。
好多人話uda遮擋發球,裁判多次示意重發。我看到他好似係頭部遮擋。不過kk都有裁判警告,評論區就話係魔法對轟。第四局kk好多發球得分呀。
第三局kk接球時仲撲到在地,我即刻笑咗出嚟,引得chat room啲人哄堂大笑。
我search一下,揾到2000年轉載報導:「此前有日媒爆料稱宇田幸矢與女隊希望之星長崎美柚早戀疑似導致其懷孕,兩人雙雙被冷凍了一段時間。」
呢啲未經證實又證據不足嘅緋聞就不予置評了。反而幾驚訝日本乒協喺背後做咁多嘢,都幾關注球員發展。
我以為留言係諷刺台灣傳媒唔寫哈薩克個大名(因為親中),睇多兩睇,原來佢哋係諷刺騰訊網(中國傳媒)避咗親中國家嘅名。但我去騰訊網睇亞錦賽相關新聞,都有寫明係「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啵,邊個有避,一目了然啦。
一連追咗咁多站比賽,kk從不知名中國球員,連奪幾個冠軍收穫咗唔少英文人fans,追睇kk比賽。譬如尋日場男單,kk就嚟俾uda收皮,有唔少英文人安慰kk仲諗好輸球藉口。
男單決賽嗰個不知名中國男球員溫瑞博(疑似改過年齡,傳聞在直播自爆改細四歲,03改07),剛進國家二隊,就嘴女前輩的外貌。
事情是這樣的:劉煒珊(國家一隊球員)發了一張自拍,溫瑞博(國家二隊球員)叫省隊男性朋友一起來劉煒珊下面的留言區,審判劉煒珊的外貌「長得醜」。被網民追擊之後,短暫道歉但又刪除了道歉文。男運動員的質素就是這麼低劣,這麼厚顏無恥。
這個溫瑞博曾經嘴過林高遠:「林高遠太水了。」男人的愱𢗼心真強烈。不知道林的fans衝了他沒有呢?
有乒乓球迷想要平反「乒乓球在國際上是小眾運動」的刻板印象,點知奧委會認證的GOAT馬龍發表的頒獎感言,就話乒乓球運動在國際體育界不是一個很大的項目。
豆瓣網民立即吐嘈起馬龍,連帶之前在WTT中國大滿貫(北京)貶低女球迷的不當言論一起批評。
馬龍有為乒乓球運動發展做過咩貢獻?喺乒乓球公益活動用下體打球嗎?
講起體育賽事,香港嘅話,最hit就係足球,其它都唔夠入流,籃球、排球、羽毛球算係多人關注。乒乓球比賽係冷門,冇咩人慣常追看。
台灣日本好hit嘅棒球,喺香港就好冷門。美國好hit嘅美式足球,除咗美國,其他國家都唔點hit。
之所以形成咁嘅現象,原因之一係運動比賽的話題不是女性圈子的主流,就算自己看也不會說出來,說了也不會得到共鳴和回應。
反而,男性圈子很熱衷足球,除了日常踢足球,玩足球遊戲,還觀看足球比賽,圈子裡接觸過足球的人太多了。有些男人對足球沒有興趣,但是為了埋堆、有話題,所以都學習看足球比賽、認識男性足球運動員。
足球比賽在香港這個男權社會佔據主流,之前美斯缺陣香港表演賽事件,就連政府高官都出來出聲譴責。不說經濟方面的影響,香港的球迷(男的)非常關注美斯的態度和反應,真的是愛之深,責之切,恨不得去含撚和肛交的程度。嗰時日報夜報,勁撚煩膠。我心諗,關我咩事先。
以上可見,看比賽和做運動,不一定會掛鉤。熱衷看足球比賽的人,不一定會踢足球。喜歡打羽毛球的人,不一定喜歡看羽毛球比賽。
本來中文人和日本人不交集,你有你講,我有我講,話題不相關。
中文人講起睡粉男跟陳幸同的緋聞,這個謠言還傳到去日本(也就是chat room的日本人,翻譯了中文留言),真是離譜。
錢天一給的機會多,但是沒能出多少好成績,在同期人之中落後了。而蒯曼跟錢天一一樣是青年賽冠軍,在巴黎週期的成人賽也沒出什麼成績,比較穩定就是跟kk的混雙。我比較支持蒯曼跑出,一來混雙可能繼續跟kk組隊衝擊洛杉磯,二來年齡較小有接班希望。
雙方的比分咬得好緊,你一分我一分得來不易,打得吃力。關鍵是的第三局,蒯曼一口氣扭轉了劣勢,化危為機,11:10打出精彩球。拿下這一局後,信心滿滿再拿一局。錢天一力挽狂瀾,扳回一局,但最後還是輸了。蒯曼4:2贏了比賽。
聊天室超多人對女運動員品頭論足的噁心厭女言論,不僅限正在比賽的兩位女球員,還有中國隊的其她主力球員,如王曼昱、孫穎莎等等。他們看女人就是看有沒有第二性打扮,是否賢妻良母。當自己是皇帝,開始選妃咁,審判女運動員是不是「女人」,是否符合男凝「美」。甚至有意淫噁男,開啟擇偶凝視,慊棄女球員不美,做不了他的妻子。哈哈,真是搞笑,有女人會看上這些臭不可聞的噁男嗎?
kk同個嘴哥(溫xx,因為常嘴隊友,所以被微博網民賜名嘴哥)打得難看,嘴哥成個雜魚咁,kk一認真就毫無還擊之力。chat room罵戰嘅激烈程度仲勁過比賽。
跟住有人講起陳夢巴奧女單冠軍得位不正,「偷了」曼昱的名額。有人為孫穎莎護航。呢個貼吧老哥機器人,話咩孫穎莎痴埋去飯圈,真係一眼看穿是什麼成分。這個話術在孫穎莎hater很常見,而事實上,孫穎莎冇點理過fans。而且運動員係冇義務規管fans言行,將fans言行(hater口中嘅飯圈)歸入運動員身上是唔恰當且非理性的做法。
我覺得孫穎莎技不如陳夢,需要好好磨練,拿不到女單金牌係好可惜,希望佢繼續努力啦。至於曼昱同陳夢個名額之爭,只能說有黑暗和不公平的情況,但事已至此,也沒法挽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