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tcpatw
Fri, Nov 1, 2024 8:56 AM
4
2
🍃公會主辦講座精彩回顧🍃
為何孩子會以自我傷害的方式來解決自己的情緒呢?😢
講座主題:成長之傷,說不出的痛:走一回青少年自殺及自傷者的心世界
內文修訂:陳佳敬 諮商心理師
主講人:陳佳敬 諮商心理師
線上講座
-內文下收-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tcpatw
Fri, Nov 1, 2024 8:57 AM
你還記得青少年時期的自己是什麼模樣嗎?
也許是乖乖的、很安靜又聽話;也許是覺得自己不被理解、特別封閉、迷惘和壓抑,大人們同樣經歷過青春期的跌跌撞撞,被學業、家庭及同儕壓力追趕,嘗試在一次次失敗中學習成長……。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tcpatw
Fri, Nov 1, 2024 8:57 AM
💗青少年的大腦發展
為了簡單說明青少年的大腦發展,佳敬心理師介紹大腦的「邊緣系統」及「前額葉」兩個部份,並以拳頭來模擬大腦:前額葉等於整片指面、邊緣系統則位於大拇指的位置。
邊緣系統是大腦的情緒中心,能夠產生各種本能的情緒反應,在青少年時期會特別活躍,因此青少年往往行事較情緒化,容易受外在因素影響;
前額葉負責理性思考,能進行規劃並解決問題,是控制情緒的煞車裝置,然而前額葉的發展歷程時間較長,平均約在25-30歲才漸趨成熟。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tcpatw
Fri, Nov 1, 2024 8:57 AM
以生理發展的角度而言,青少年的狀態就好比爆衝如高鐵般的引擎,搭載的卻是腳踏車的煞車系統,在前額葉與邊緣系統連結低落的情況下,常常無法克制衝動,自我管理能力較差。
明白這樣的生理機制之後,就不難理解青少年為何總是表現得特別我行我素。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tcpatw
Fri, Nov 1, 2024 8:57 AM
🩸關於青少年自傷
青少年的壓力來源可能包含人際關係、感情、課業、家庭以及對自我定位感到迷茫,當壓力過大不知如何紓解,孩子又無法面對強烈情緒反應引起的痛苦,就可能出現極端的解決方式。
自傷所產生的痛覺會促使體內釋放腦內啡,迅速達到舒緩及減痛的效果,這種快感能夠轉移情緒造成的痛苦,若造成負面情緒的根本原因沒有被處理,自傷者會慢慢依賴這種方式,遇到困境就持續以自傷行為來獲得慰藉。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tcpatw
Fri, Nov 1, 2024 8:57 AM
💗傾聽,是最好的照顧及陪伴
對於青少年的發展有初步認知後,老師鼓勵大家在面對青少年「失控」的狀態時,可以對孩子多一點包容及理解,以傾聽的方式陪伴、以引導的方式來訓練孩子的前額葉;成長永遠都不嫌晚。
若觀察到孩子有自傷行為,大人可以先以試探的方式詢問:「怎麼會這麼做呢?」、「嘗試自傷是什麼感覺?」
瞭解他的感受及處境後,再進一步與孩子一起探究取代自傷的其他紓壓方式:「你有沒有想過……」、「我們要不要試試看……」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tcpatw
Fri, Nov 1, 2024 8:58 AM
改變通常需要很長的時間,可能稍微好轉之後又回到原本的狀態,是一段起伏不定的歷程,若急於求成容易造成反效果。
大人能做到的陪伴方式就是不批判、不評價他的觀點及行為,使孩子感受到被在乎、被關心;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顆種子,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價值。
💕讓我們一起用不同的視角看待青少年,共同打造一個對孩子更友善的環境。💕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tcpatw
Fri, Nov 1, 2024 8:58 AM
✨想看更多心理相關文章,歡迎發摟陳佳敬心理師的粉專及部落格唷✨
👉
傾聽存在,陳佳敬心理師FB粉專
👉
部落格
載入新的回覆
為何孩子會以自我傷害的方式來解決自己的情緒呢?😢
講座主題:成長之傷,說不出的痛:走一回青少年自殺及自傷者的心世界
內文修訂:陳佳敬 諮商心理師
主講人:陳佳敬 諮商心理師
線上講座
-內文下收-
也許是乖乖的、很安靜又聽話;也許是覺得自己不被理解、特別封閉、迷惘和壓抑,大人們同樣經歷過青春期的跌跌撞撞,被學業、家庭及同儕壓力追趕,嘗試在一次次失敗中學習成長……。
為了簡單說明青少年的大腦發展,佳敬心理師介紹大腦的「邊緣系統」及「前額葉」兩個部份,並以拳頭來模擬大腦:前額葉等於整片指面、邊緣系統則位於大拇指的位置。
邊緣系統是大腦的情緒中心,能夠產生各種本能的情緒反應,在青少年時期會特別活躍,因此青少年往往行事較情緒化,容易受外在因素影響;
前額葉負責理性思考,能進行規劃並解決問題,是控制情緒的煞車裝置,然而前額葉的發展歷程時間較長,平均約在25-30歲才漸趨成熟。
明白這樣的生理機制之後,就不難理解青少年為何總是表現得特別我行我素。
青少年的壓力來源可能包含人際關係、感情、課業、家庭以及對自我定位感到迷茫,當壓力過大不知如何紓解,孩子又無法面對強烈情緒反應引起的痛苦,就可能出現極端的解決方式。
自傷所產生的痛覺會促使體內釋放腦內啡,迅速達到舒緩及減痛的效果,這種快感能夠轉移情緒造成的痛苦,若造成負面情緒的根本原因沒有被處理,自傷者會慢慢依賴這種方式,遇到困境就持續以自傷行為來獲得慰藉。
對於青少年的發展有初步認知後,老師鼓勵大家在面對青少年「失控」的狀態時,可以對孩子多一點包容及理解,以傾聽的方式陪伴、以引導的方式來訓練孩子的前額葉;成長永遠都不嫌晚。
若觀察到孩子有自傷行為,大人可以先以試探的方式詢問:「怎麼會這麼做呢?」、「嘗試自傷是什麼感覺?」
瞭解他的感受及處境後,再進一步與孩子一起探究取代自傷的其他紓壓方式:「你有沒有想過……」、「我們要不要試試看……」
大人能做到的陪伴方式就是不批判、不評價他的觀點及行為,使孩子感受到被在乎、被關心;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顆種子,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價值。
💕讓我們一起用不同的視角看待青少年,共同打造一個對孩子更友善的環境。💕
👉傾聽存在,陳佳敬心理師FB粉專
👉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