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月§


Hsin Tai Wu (@hsin_tai) on Threads

這兩天社群網站上因為一篇感嘆台灣去中國化,中菜沒落的文章引起很多討論,這篇不錯。

我不知道原本那個作者的貼文講的中菜是哪個菜系,不過純正江浙菜在台會褪流行跟蔣家政治勢力消退也有關係。
某月§
W.M.
其實我本來沒有很想說他,直到我發現他的著作有許多和飲食有關,可說是個飲食作家來著。談飲食、寫飲食,如果不是教人煮食(煮食這部份可大大小的地方太多了)而是人文化、文學化「飲食與文化」這個類型的人,卻對飲食與政治之間的直接關係敏感度如此低劣,是要怎麼讓人不想嘴個幾句(攤手)
某月§
W.M. : 竟然是飲食作家.........
某月§
Julia Man-chu Wu (@jujuliaju) on Threads

這篇提出實用的建議wwwww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我最近才在感嘆灣區的台灣便當店都是中國人,點個菜脯蛋都聽不懂呢。
所以他可能搞錯了,不在中國又要承繼大江南北中華美食的地方可能其實在加州吧🍵
某月§
Facebook

妹妹出來幫姊姊緩頰。
某月§
Facebook

王立也參戰wwwww
某月§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 她想要的大江南北是時空限定,第一代跟第二代移民還健在,做得動+消費客群也足夠的狀態=回不去的台灣戒嚴前後時代。
W.M.
那個妹妹出來說的比較接近人話,但他自己也是飲食作家欸,講出「無論當年國民黨高壓政權如何不公不義,飲食本身是無辜的」這種話,不是笨就是壞。(聳肩)
世上哪來「無辜」的飲食,去跟糖、跟咖啡、跟酒精、跟豬肉道歉完大家再來聊好嗎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王立寫得很好欸,哈哈哈哈
W.M.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 王立講得其實我覺得很客氣了,而且就事實嘛。其實如果那人不要藉此踩台灣踩本土政府(他那篇文不管再怎麼緩頰,事實上就是這個意思),我想台灣人不會那麼火大,在台灣最引戰的東西就是食物,你隨便都能戰了更何況是他這種挑起各種舊恨的戰法,他那個是不被戰才奇怪。其實就是他那個年代嫁接到台灣的「家鄉味」,落地的會長成他不認識/不承認的台灣模樣,沒落地或落不了地的就自然消失,一切都再自然不過XD
某月§
https://images.plurk.com/5aU2kybfkOuAduDyh6PWLx.png

Facebook

的確,「本土化」跟「去中國化」兩種說法的最大差異就是「共融」跟「排異」,後者的語言效果跟趙少康當年帶頭喊出的(只要國民黨沒當選就是)「中華民國要滅亡了」邏輯一樣,要激起特定族群的悲涼感達到共鳴(選舉時就是固票)的效果。
某月§
王學儒 (@ru_next_republic) on Threads

這篇詳細闡述呼應了我噗首說的:純正江浙菜在台灣褪流行主因是蔣家政治勢力的消退。

nagee (@nagee_taiwan) on Threads
這篇是感想,我同意能從當時開到現在的中餐廳都很強。
某月§
張茵惠專欄︱黑白大廚與莊祖宜姊妹:精緻餐飲論述的「湯匙問題」 – 思想坦克|Voicettank
若南韓的湯匙問題是金錢跟財閥,那麼台灣的湯匙問題可能還要加入族群跟黨國。與南韓人對階級與特權的冷嘲熱諷不同,台灣人傾向於以和為貴不討論湯匙問題。黨國湯匙壟斷文化話語權的方式,總是不絕如縷且狀似無辜。餐飲,本質上是文化論述的爭霸場,說台灣菜「只有小吃」,就等同於說台灣人「沒有自己的高級文化」;控訴中國菜怎可淪為便當料理,就是在說便當這種卑賤又平民的東西怎麼配得上泱泱大國的文化。

然而,如今我們不禁跟《黑白大廚》參賽者一樣,面面相覷地提出這個問題:

「為什麼他們站在高處,我們在這裡?到底是根據什麼決定湯匙顏色的啊?」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