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just need someone in my life to give it structure to handle all the selfish ways I spend my time without her you’re everything I want but I can’t deal with all your lovers you’re sayin’ I’m the one but it’s your actions that speak louder giving me your love when you are down and need another
I’m gonna pack my things and leave you behind this feeling’s old and I know that I’ve made up my mind I hope you feel what I felt when you shattered my soul ‘cuz you were cool and I’m a fool
不介意中國網站和簡體中文影評的可以看看。
人格這種東西是有定性的東西嗎?是沒有的,你做了什麼才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
想到前幾天看完的小丑,亞瑟和小丑,是天生的還是後天選擇的?天生生來怎麼樣相當於自己接受了宿命論。放棄了自由意志和主觀能動性,為自己找藉口,不去改變不去做事不去實踐。
人被異化的社會裡,怎麼樣活著才算是一個人?才是自由的一個人?
有哪一些東西是別人把一些觀念強加給我們讓我們覺得是必須的,每個人都應該思考這個問題,只有這樣子才知道我們自己需要什麼。
只憑著3、5分鐘就把他人的意見收歸己有,而放棄去提出自己的意見。
其實我也有這個毛病,經常不知道怎麼用語言文字賴敘述自己的想法,導致「語彙力不足、不知道怎麼誇獎自己喜歡的作品」
但這個也蠻好笑的,因為各種宗教對於神的解釋,不也是各自解讀?
就連一本聖經也會有對於內容產生不同的看法而分出流派。更別提西批之爭裡面同人女對角色的解釋差異。
人們對於未知的事物表現出來都是恐懼和排斥,有部分人則是好奇地追求「真相」,但人們是否真的想要知道這個「真相」,或是知道這個真相以後又要做什麼?能得到幸福嗎?又不確定。
就像Heimerdinger說到的,有些謎題不解為妙。也是所謂的無知就是幸福。
「你對於人物在劇情中的行動有什麼樣的看法?」
「如果你是裡面的某個角色會做出什麼選擇?」
「你喜歡裡面的哪個角色?為什麼?」
而且梳理自己的看法也能更了解自己是怎麼看待社會和自我,理解自己內部的想法。真的是利大於弊。
因為混亂對於生存其實存在風險。這也是為什麼多數人並不想要爭執、戰爭。但當你活在一個原本就混亂的環境,那麼這種情況就變成一種機會,為什麼不安於自己位置的人會試圖引發混亂?企鵝人、小指頭、席爾科這樣的人都是透過這種形式往上爬。
那是因為安定的狀態,幾乎就沒有機會見縫插針。活在別人的規則裡就永遠只能被人玩弄在其中,所以創造出自己的規則才可能造成階級的躍遷。實際上他們往上爬的時候也一直在建立自己的新規則並讓其他人來玩他們的規則。
因為公開自己的立場就代表可能會有相反立場的人來挑戰自己的價值觀,又或者來辯論想要說服、打贏自己。但其實立場這種東西本身就是浮動的,它可以堅定也可以產生變化,都是憑依自己當下所相信的事物而產生的。如果聽完別人的意見而動搖立場,或許該檢視的是自己是否對原本堅持的立場本身就存在質疑,如果不會動搖,那麼又何必在乎相反立場的人的意見?
對於反對立場的意見其實只要抱持著能理解但沒有要接受的態度就行了。但很多狀況都是會誤以為自己必須要接受不可,或是別人一定要接受不可,才會產生紛爭。
但其實忽視情緒最後的結局通常都會反噬自己,不管是人際關係的崩解又或者自我的毀滅。
現在回頭看自己寫的每一篇都有一種主題性還蠻有趣的(?)
我也是透過寫文在判斷我自己是什麼樣的觀念了(?)
to handle all the selfish ways I spend my time without her
you’re everything I want but I can’t deal with all your lovers
you’re sayin’ I’m the one but it’s your actions that speak louder
giving me your love when you are down and need another
this feeling’s old and I know that I’ve made up my mind
I hope you feel what I felt when you shattered my soul
‘cuz you were cool and I’m a fool
有了思想和思考辯論之後,必須得依靠行動才能達成真正的改變。知識需要積累,但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
認為努力就會進步,確實努力可以改變,但也可能有某種原因導致這種進步微乎其微甚至是努力錯方向等於無用的情形。問題在於我們要用什麼心態去面對,並且重新拾起再次起身的動力,這才是需要去思考和體會的。
要怎麼面對這個落差感帶來的衝擊,也是自我的課題吧。